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拟对近年来亚太经济合作进展的动向、背景以及东盟国家的态度进行一些分析。一近年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亚太地区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的呼声不断提高,有关亚太经济合作的各种“经济圈”的设想纷纷出笼,如日本提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东亚经济圈”、“太平洋经济文化合作论坛”以及美国提出的建立新“环太平洋论坛”等。引人注目的是1989年以来,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自六十年代以来,亚太经济合作一  相似文献   

2.
战后,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从60年代民间组织机构提出的关于太平洋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诸多建议,到70年代官方抛出的“环太平洋联合设想”,再到80年代炮制的“东亚经济圈”和“局部经济圈”构想,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日趋具体化,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阶段性、层次性和现实性。在90年代,日本将侧重与东亚各国和地区开展贸易、投资、金融“三位一体”的经济合作,努力培植以自己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圈”,促进“雁行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前言人们已经认识到,要实现太平洋地区的合作,东盟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大约五年前,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曾经说过:“如果东盟国家对太平洋联盟的设想不太感兴趣的话,那么太平洋地区的合作就不可能实现。”最近,日本首相中曾根也曾表明了与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形势的急剧变化,各种力量的不断消长,曾受到冷落10年之久的“太平洋经济合作”问题,如今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许多国家官方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更引人瞩目的是,为给这类“合作”制造声势和提供理论依据,来自日本、美国及西欧有关“太平洋在崛起”、“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转移”、“世界未来属于太平洋世纪”的文章,论著大量涌出。目前,国际上要求建立“太平洋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5.
亚太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亚太各种次区域经济合作十分活跃,发展势头很快。从我国东北沿海南下到西南,正在形成与我国直接有关的多种形式的合作,主要有: (1)“东北亚经济圈”。80年代末,日本的一些学者提出建立“环日本海经济圈”的设想,主要是想推进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和日本西海岸地区的经济合作。后来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东北亚经济圈”的设想,把原苏联的远东地区也包括在内。今年10月12日叶利钦访日期间也曾呼吁有关各方加快开发“环日本海经济圈”地区。区域内人口近3亿,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6.
在《展望2000年亚太地区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学术讨论会上,日本学者宣读了8篇论文,并与中国学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坦率的讨论。他们的论文和发言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对于诸如“对亚太经济圈发展前景的展望”,“环太平洋国家与地区合作关系”,“日本产业发展过程及今后与亚太地区的产业技术合作”,“发展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由于美国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摩擦日趋激化等原因,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出现了某些新变化。日本在对东盟国家增加投资的同时,又提出“回流资金”等援助措施;东盟国家对日出口不仅总额有所增长,且制成品比重也在上升。根据目前双方经济上互有需要,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双边经济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6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各种亚太经济合作设想来推动区域内的国际分工和经济合作。进入90年代后,亚太经济合作更是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本文拟阐述亚太经济合作的现状,探讨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一、亚太经济合作的近况1980年9月在堪培拉召开的太平洋地区研讨会,宣告了“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a-cificEconomicCoperationconference,简称PECC)的成立,此乃太平洋经济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但由于PECC不具任何官方约束力,因此,其功能的发挥亦受到相当的限制。目前PECC组织结构发展较倾向于解…  相似文献   

9.
评日本东盟特别首脑会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3年 1 2月 1 1— 1 2日 ,日本东盟特别首脑会议在日本召开 ,东盟 1 0国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经济官员齐聚东京 ,就加强日本与东盟政治、经济、文化及非传统安全合作等议题展开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会谈 ,并形成了诸多成果 :日方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成为继中、印之后第三个与东盟国家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地区外国家 ;东盟原则上同意就日方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加强磋商 ,共同向最终实现东亚地区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发表旨在加强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合作的《东京宣言》 ,并签署了落实该宣言的行动计划。通过此次会议日本东盟加…  相似文献   

10.
被迫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曾被誉为“经济增长中心”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东南亚国家最近的经济状况也陷于相当严峻的状态。初级产品市场的萎缩和石油价格的下跌说明包围着东盟国家的国际经济环境并不佳、东盟国家在其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遭遇到这种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日本与其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或多或少在所难免。本文拟根据近期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探讨东盟国家(文莱除外)的中长期经济展望。  相似文献   

11.
论战后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及其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从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如“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构想。进入新世纪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快 ,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也进行了调整 ,面临着几种选择 :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韩组成东亚区域合作体、与东亚各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但无论哪种选择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顺利实现区域合作重心的转移、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及改变不合理的分工体制。  相似文献   

12.
邢瑞利 《和平与发展》2023,(6):105-133+158
东盟在美国“印太经济框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美国开展对华战略竞争重点争取和拉拢的对象之一。东盟国家对“印太经济框架”总体上持积极认知,并采用了“借力”与“平衡”的双重应对策略,东盟与美国在该框架下围绕数字经济、供应链韧性、清洁能源等核心议题领域的合作呈明显升温态势。美国“印太经济框架”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形成了分化双方关系的压力,但由于该框架与东盟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在本质上存在竞争,因此也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鉴于此,中国应理性看待东盟国家与美国的经济合作,通过加强战略对接和提升制度合作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尽可能降低“印太经济框架”对中国—东盟关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前言在2003年6月举行的日本和东盟外长会议上,日本发表了“加强东盟一体化的川口建议”,表明了支援湄公河流域开发和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等意向。这一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日本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同时提高东盟的市场魅力。川口建议作为有助于缩小东盟区域内差距的提案,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好评。但是,这是一个有着很大障碍的课题。因为现实上以往“先发的东盟国家”和“后发的东盟国家”这两者长期并存,并有进一步两极分化的可能性。这样,东盟的向心力便会减弱,很有可  相似文献   

14.
前言使亚洲太平洋经济成为一个“经济圈”的政治和经济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加以论述。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亚洲太平洋经济圈的设想依然没有使人感到它的真实存在。但是,在围绕太平洋的各个地区当中,包含有日本、中国、亚洲中进国家、东盟各国、美国西海岸、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充满经济活力与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而且这些国家确实正在通过比较自由的国际贸易加强相互之间的市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日本积极推动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形成了较系统的政策框架.日本在互联的功能定位、地理布局、内涵构成上有清晰的政策设想,其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以湄公河次区域为重点推动东盟跨区域以及与区域外的互联建设,以雅加达等城市为重点推动区域内大城市群互联与相关市政建设,以建设基础设施、制度、民众互联以及塑造有利于互联的外部环境为重点推动多元融合互联互通,以“有质量的基础设施伙伴计划”吸引东盟国家加强互联合作等.日本积极推动互联有深刻的动因,着眼于经济与地缘战略利益的实现,势必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应妥善加以应对,既有针对性,又着眼于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从安倍晋三二度当选首相到菅义伟执政的近十年间,日本将加强海洋安全合作作为深化同东盟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内容,并通过采取分门别类的方式和积极主动的举措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这既反映了它谋取地区海洋利益实现海洋国家目标的内在战略需求,也是遏制中国崛起及其日益增强的海洋影响力这一"外部因素"驱动的结果,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印太战略设想进一步提升了东盟国家战略地位这一地缘层面的考量。由于受到自身"大国平衡战略"的制约、"选边站位困境"及中国新安全观的影响,东盟国家在实践中并没有对日本的相关举措表现出一味迎合的态度,这也使得未来双方在海洋安全领域的合作进程必定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7.
自日本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以来,东盟国家成为日本建立印太地区秩序的切入点。日本与东盟国家在维护自由开放的地区秩序、"高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经济圈、海洋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合作。但由于其"印太战略"尚处于理念先行阶段,日本难以将东盟国家引导至其所希望的轨道。东盟通过开展大国平衡外交,维持与各大国的稳定关系,希望通过与日本的合作维持东盟在印太地区秩序的中心性,继而实现印太地区形势的动态平衡,这将对印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与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建立太平洋区城组织外国资本与亚洲经济增长东亚与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亚洲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政策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对太平洋时代的影响九十年代的东盟与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的东南亚移民第2期第l期第1期第l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4期东盟地区东盟:未来的方向············……’·”二‘’.”’‘”‘”’‘”’‘’.”””‘多种族多语言的东盟国家的民族语言政策和学校教育问题东盟与日本的关系迎来了新阶段—以经济关系为中心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变化(上)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变…  相似文献   

19.
一、序言太平洋西岸地区在二十一世纪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据点,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很大。日本已经作为一个先进国家在世界经济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亚洲地区中进国家在长时期内持续保持了高速经济增长并摆脱了发展中世界,赶上与接近了先进国家水平,而东盟国家也在追赶亚洲地区的中进国家。中国实施开放政策加深了对外依存程  相似文献   

20.
东盟是1967年8月在泰国曼谷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成员国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印尼,1984年,文莱也加入该组织。东盟成立20多年来,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全世界有影响的地区性合作组织之一。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今天,许多观察家预言世界将进入一个“太平洋世纪”,东南亚的“经济之龙”亦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对新中国成立后,东盟国家对华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作个回顾,对今后发展趋势,作个探讨,将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