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欧佩克屡试不爽的“限产保价”,竟然没有对去年年末疲软的世界石油市场造成很大刺激,这让欧佩克轮值主席哈利勒大为失望。他曾对去年年初回升至每桶20~21美元的油价表示满意,并希望油价在下半年能够回升到每桶25美元。而现在看来,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阴霾之下,石油市场短期内是很难见到晴空了。  相似文献   

2.
江红 《瞭望》1987,(14)
今年第一季度,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保卫石油宫价的斗争旗开得胜。世界石油市场已开始从捉摸不定走向基本稳定,欧佩克的官价已被广泛承认。除2月中旬到3月初油价一度下浮外,第一季度大部分时间,世界主要现货油价在每桶18美元以上。美国石油垄断公司的股票价格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3.
日内瓦专电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87届部长级会议经过两天的磋商,7月27日在日内瓦重申了限产促价战略,并决定在今后5个月里提高石油官价,调整产油限额。 进入80年代以来,欧佩克有过两次重大战略改变。80年代初,欧佩克奉行的是限产保价战略,油价接近甚至超过每桶30美元的水平。1985年,欧佩克为夺回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份额,改为推行增产保额战略,结果引起油价暴跌。1986年,欧佩克再次改变战略,恢复限产保价。14年来,尽管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时有起伏,但总的来说形势是不错的。今年年初,欧佩克确定的原油参考价格(即官价)每桶18美元得到顺利实现,油价最高时一度达到每桶21美元。  相似文献   

4.
油价大起大落过山车,折射出世界经济宏观形势正变得日益复杂、不确定和不均衡 7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一改凌厉升势,开始掉头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基准原油期货价格近日一度跌至每桶110美元的水平,与今年7月11日创下的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纪录相比,跌幅近1/4。与此同时,伦敦市场油价和欧佩克油价也持续回落。  相似文献   

5.
世界石油市场一直未曾安静过,价格暴涨暴跌。两年前通过增产或减产来控制石油价格的欧佩克(OPEC)如今也有些力不从心,始终难以让油价稳定在他们理想的25~28美元/桶的“价格带”范围内。2000年一度高升至37美元的油价,到今年初又回跌到十几美元。  相似文献   

6.
江红 《瞭望》1992,(10)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3国石油部长参加的市场监视委员会会议2月15日在日内瓦达成协议,决定今年第二季度把日产量从当前的7420万桶减少到2298万桶,并为各成员国规定了具体配额。伊拉克石油虽然尚未上市,协议也为它在第二季度恢复出口保留了余地。由于当前油价处于跌势,会议决定新协议自通过之日起立即生效。 这次会议是在欧佩克原油最低参考价(每桶平均21美元)在近三个月来跌至17美元以下、各成员国担心第二季度油价可能进一步跌落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达成的协议表明,欧佩克已经停止执行自海湾危机爆发后一直奉行的“各自为政,  相似文献   

7.
李钢 《瞭望》2001,(49)
美国“9·11”事件虽然一度 导致石油价格波动,但并 未出现人们所担心的油价持续上涨,相反,世界石油价格在短暂上扬后,便开始呈现持续下落的趋势。今年11月纽约原油市场价格降到每桶18美元左右,同一年前相比,世界原油价格下降了50%。从“9·11”到11月,原油价格每桶也下降了12美元。如果今后一段时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在原油限产问题上达成协议,原油价格有可能逐步回升,保持在每桶20-25美元的水平。 供需失衡导致 油价下跌 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失衡。从需求方面看,“9·11”事件沉重地打击了美国投资  相似文献   

8.
钱慰曾 《民主》2004,(7):47-48
伦敦石油交易所布伦特原油价格5月4日一度蹿升到每桶35.52美元,为13年以来的最高价。而前一天,纽约石油市场上的原油已经飙升至每桶38.21美元,创下1990年10月16日以来的最高纪录。国际石油价格高位震荡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如果分析造成近期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原因,人们不难得出结论,当前世界还不会出现石油危机。  相似文献   

9.
<正>11月27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在维也纳欧佩克总部举行,经过一番争议,最终以沙特为首的海湾石油输出国在与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伊戈尔·谢钦协商后决定不减产。次日,国际油价再次跳水。谁要减产谁丢市场对于是否减产,欧佩克内部存在意见分歧。沙特、卡塔尔、阿联酋和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不赞成减产,认为目前油价下跌还不构成危机,随着油价下降,一些高成本石油会退出市场,石油市场将会自我稳定。它们认为  相似文献   

10.
伦敦专电圣诞节前半个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日内瓦会议宣布改变其原有的以限产减产办法确保油价的方针,今后要维护它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公平份额。消息传出,当天就发生油价波动,英镑汇价也立即下跌。英国北海标准原油从每桶二十八美元猛跌到二十一美元这个六年来的最低点,石油市场为之惊愕茫然,交易一度几乎陷于停顿。与此同时,十二月初汇价曾接近一点五美元的英镑,也跌到将近一点四美元,本来疲软的美元一下子蹿了上来。  相似文献   

11.
华盛顿专电 今年8月2日爆发的海湾危机,对于本来就已很疲软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是加剧了通货膨胀,二是增大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海湾危机使国际市场油价飞涨,曾一度突破每桶40美元大关(8月2日前的油价为每桶17美元),目前仍在每桶30美元至35美元之间徘徊。这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引起美国负责经济的官员和经济学家们的关注,成为美国经济界的热门话题。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中央银行)主席艾伦  相似文献   

12.
江红 《瞭望》1986,(52)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八十届部长级会议经过十天的讨论和通宵达旦紧张协商,于十二月二十日凌晨在日内瓦达成协议:从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恢复过去长期实行、今年被“油价战”冲垮的固定价格制,确定每桶标准油价为十八美元。这一决定符合各成员国的利益,为各成员国一致接受,协议虽称这  相似文献   

13.
江红 《瞭望》1990,(25)
进入1990年以来,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点是油价以较大幅度先涨后落。5月初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减产。油价大幅跌势虽随之止住,但回升无力,升中有降。预计今年下半年油价有可能比上半年稳定、坚挺。 新年伊始,美国、英国和欧佩克的标准油价出人意料地直线上扬。到2月初,对世界油价走势具有重  相似文献   

14.
正2月11日,纽约油价一度跌至每桶26.21美元,如今,油价已逼近50美元。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国际油价反弹了百分之七八十,这样的"V"型反弹出乎大家的意料。美国减产是重要信号本轮国际油价反弹起始于产油国提出的限产协议。今年伊始国际油价持续深跌,到2月一度跌至12年低点。面对深跌不止的油价,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集体发声托市,提出限产倡议,提振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15.
1988年是世界石油市场大动荡的一年,石油价格在大量过剩石油的冲击下连续下跌,主要原油价格平均降至14.69美元一桶,与1987年相比,下跌了近20%,成为世界石油市场波动较大的一年。 世界油价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自我约束机制失灵,市场供应严重过剩。各成员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不惜抛弃行之有效的“限产保价”政策,竞相超配额生产,致使1988年欧佩克平均日产量达1950万桶,比1987年多200万桶,创下7年以来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6.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18个月,而且至今未有见顶的迹象。 两年前,油价曾长时期陷于低谷,徘徊于10美元上下,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连续三次减产,方才遏止住跌势。从去年3月起,原油价格开始缓慢回升。有跌有升,这本来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进入2000年后,油价一路攀上每桶30美元的高台阶,在将近六个月的时间内居高不下。尽管欧洲人围住加油站抗议示威,尽管美国总统威胁要动用战略储备平抑油价,尽管欧佩克半年期间连续三次增产,那泊价却不降反升,且“坐三望四”,大有拿下40美元一桶新高的势头。 国内一…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市场的石 油价格在每桶30美元的高 位上下浮动,除产油国外的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石油涨价的冲击。这次冲击波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石油涨价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产油国、跨国石油公司和国际投机资本是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中的三个重要环节,从这几个因素综合来看,短期内油价还会维持在高位。 这次国际市场上油价的变动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周期特征。东亚金融危机后,为了防止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欧佩克国家曾经三次增加产量,加之陷入危机的发展中国家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国际石油市场剧烈波动,出现了令人注目的转折性变化,从1999年4月份以前供过于求的疲态行情转为需求大于供应的紧张局面,油价节节飚升,美国轻质原油价格一度窜到每桶37美元以上。油价剧烈波动对经济必然产生影响,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为明显。据美国政府官员说,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第二年的消费物价指数就要上升1个百分点。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今年9月说,如果每桶原油价格上升10美元并持续1年,那么世界经济增长率会减少0.5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会减少0.7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受油价波动影…  相似文献   

19.
新闻回放 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升、暴涨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3月2日油价升至每桶32.48美元后,到10月22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上升到每桶55.17美元,国际油价创下了20年来新高。  相似文献   

20.
10月22日,纽约市场油价当天收于每桶66.75美元,创出16个月以来最低交易价格。对比今年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国际油价已经累计下跌55%。近期国际油价的暴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机资金的大规模撤离,挤压出几年来油价中的巨大泡沫成分。有资料显示,目前国际商品期货投机资本多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