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八届高官会议于11月12日在越南河内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为期一周的APEC会议就此正式拉开帷幕。17日至19日,备受瞩目的APEC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河内行动计划》。APEC从1989年成立历经17个春秋,又向前迈出坚实的一步。2005年在釜山举行APEC会议以来,亚太地区经贸合作日益加强,且次区域合作进程加速,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止,亚太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且传统安全问题在部分地区也有升温之势,在此背景下召开的APEC会议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足见各方对会议的重视程度。会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议题。其一是如何帮助推动恢复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以推进全球贸易进程。在15日的APEC高官会议上,参会各成员部长就增强多边贸易体系展开讨论,支持将多哈发展议程继续作为APEC最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与会高官一致呼吁尽快重启多哈回合谈判,并建议APEC  相似文献   

2.
唐鑫 《瞭望》2001,(47)
经过六天紧张、艰苦的磋商, 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 级会议于11月14日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闭幕。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并通过中国和中国台北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启动新的多边贸易谈判。由于接受新的世贸组织成员只是在会上履行手续,因而启动谈判成了会议的重头戏。在与会者共同努力下,会议最终作出了启动新的多边贸易谈判的决定。与西雅图会议相比,这次会议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多。用世贸组织总于事穆尔的话说,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部长  相似文献   

3.
M型战略的提出,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东盟合作的内容多哈回合谈判进入“休眠期”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同时,双边合作和区域内贸易也得到了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内贸易与投资合作,正在成为“后多哈时代”全球经济合作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4.
入世5周年来,中国的变化有目共睹:贸易规模、资本流入和双顺差持续增长,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提升,出口商品国内增值率提高……,但最深刻的变化也许是中国人面对世贸组织的心态正在发生微妙的改变,对世贸组织正在从仰视转向平视。这种改变外在的表现,就是近两年社会对世贸组织相关事务关注程度降温,其降温迹象之明显,以至于早在去年多哈回合香港会议即将开幕、中国入世将满4周年之际,早已把自己的名字与中国入世联系在一起的龙永图就情不自禁大发感叹——“我看中国人离WTO是越来越远了!”他感叹道,人们过去对中国加入WTO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但是,现在他们不再关心WTO在谈什么内容了。几年前,人们还知道多哈谈判,但是现在人们已经不知道香港WTO部长级会议了。”  相似文献   

5.
杨元华 《党政论坛》2006,(10):12-14
经历了近5年反复的激烈较量,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由于各方分歧严重难于弥合,于7月24日晚宣告“无限期”中止。这对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是一个重大挫折。尽管有关各方对多哈回合的夭折表示失望,并称之为是一场“灾难”,是国际贸易史上的一个“悲剧”,给今后多边贸易体制投入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是总体来说,市场并未引起轩然大波,反应也不十分强烈。主要谈判方都表示要尽力挽救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正如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所说,多哈回合谈判破裂后,所有成员没有赢家与输家之分,都是输家。但是实际上最大的输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  相似文献   

6.
多哈回合谈判究竟是峰回路转再度前行,还是关山难越停 滞不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会议的结果。 贸易规则的变动会带来相应的 利益调整,从这一视角看,牵涉世 界众多国家利益的多哈回合谈判遭 遇非议不足为奇。重要的是,WTO 各成员方能否本着权利和义务平衡 的原则,在考虑自身发展的同时, 兼顾多边贸易自由化这一更大利 益。  相似文献   

7.
经过6天紧张的折冲樽俎,世贸组织第六届 部长级会议在香港落下了惟幕。人们的关注多数 投向此次会议本身成绩几何,笔者更关注的却是 此次会议乃至整个多哈回合谈判所显示的中国财 经外交走向。中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的行为表 明,中国的财经外交终于突破了单一的“与国际 惯例接轨”的窠臼,开始审慎而又坚定地力图推 动国际经贸规则的演化方向。 其实,我国的“财经外交”早在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8.
王力 《瞭望》2007,(38)
如果世贸组织成员无法在妥协方案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多哈回合谈判将面临被长期冻结的危险今年以来,多哈回合谈判逐渐走出"休眠"。从9月3日开始,世贸组织成员在日内瓦再次展开谈判;10月中旬的谈判结果可能将决定谈判能否顺利进入"收官"阶段,并且较快达成最终协议。  相似文献   

9.
潘燕 《瞭望》2001,(50)
12月11日是我国在多哈会议上签署的世贸协议正式生效日。也就是说, 从这一天起,中国真正成为了世贸大家庭的一员,我国15年艰辛谈判所达成的各项权利与承诺,也将以这一天为履行的始点。 与一个月前多哈给予中国人的欢乐相比,这些已然生效的文件,会不会更多地让我们想到“危机”两个字? 近来发生的两件事,让我们多少体会了WTO“冷峻”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无论现实如何残酷,中国都只能正视,不能盲目追求一个自我设定的时间期限而放弃原则立场许多人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虽然去年香港会议达成的《“多哈工作计划”部长宣言》明文表示,在多哈回合最关键的农业谈判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NAMA)问题上,各成员方“决心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3,(52)
合作方能多赢 今年9月中旬在墨西哥小城坎昆召开的世贸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其初衷是对始于2001年的“多哈回合”谈判进行中期评估,并确定下一步谈判方向,但会议失败,使得2005年1月前结束“多哈回合”谈判的时间表变得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多哈回合谈判悲就悲在最后没能成功,壮就壮在这是探索全球经贸新秩序的一次勇敢、伟大的尝试长达9天的马拉松式谈判一波三折,一度似乎成功在望,最后又功亏一篑。在不少观察家的眼中,多哈回合谈判在农业问题上的再次挫败,无疑是对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又一次重大打击。7月21日上午,世贸组织贸易谈判委员会召开非正式会议,35个出席小型部长级会议的成员以及其他成员的共80余位贸易部长出席。会议就多项议题达成  相似文献   

13.
吴宇  陆斌 《瞭望》2001,(25)
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近日在上海圆满结束。这次会议虽然只有短短的6月7日、8日两天时间,但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大会主席、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总结说,会议进一步推动了亚太经合组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活动的开展,从而为今年10月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在此次会议上,中美双方己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多边谈判遗留问题达成全面共识,为本月底在日内瓦举行的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6次会议,加快结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实质性谈判创造了重要条件;会议重申了亚太经合组织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强烈呼吁世界贸易组织在2001年启动新一轮贸易谈  相似文献   

14.
入世后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11月 11日当地时间 19时 2 0分 ,卡塔尔首都多哈 ,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代表中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 ,中国将于 2 0 0 1年12月 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至此 ,历经 15年的中国入世谈判画上了圆满句号。加入 WTO,将使中国置身于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中 ,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源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社会丰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 ,全球竞争的重中之重是对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已经到达白热…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1,(47)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入世的决定。一个月后,中国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国谈了15年,回答了4万多个问题,用朱镕基总理的话说,是“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这样的执着,究竟为什么?概括起来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自身需要,是我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涉及“一种产品、两个对手、三年期限”的中美纺织品协议比作一道菜, 那么涉及千百种产品和服务、148个成员、谈成后实施期会有10年甚至更长的WTO “多哈发展议程”多边贸易谈判则是一次“满汉全席”。世贸组织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部长级会议,定于今年12月13日~18 日在香港举行第6次会议,审议两年来WTO的各项工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议题是“多哈发展议程”谈判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上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谈了7年才达成协议7月23日和24日,世贸组织6个关键成员为打破多哈回合谈判僵局而进行的最后努力以失败告终,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于是宣布多哈回合谈判全面中止,而且不为复谈设定任何时间表,这意味着持续  相似文献   

18.
国际社会企盼年内结束多哈回合,这个愿望也许将再次落空 7月1日,世贸组织多哈回合日内瓦小型部长会议因各方僵持不下提前一天结束,“一如既往”卡在农业谈判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上。从卡塔尔多哈到墨西哥坎昆,从中国香港再到瑞士日内瓦,5 年来多哈回合一路风雨飘摇。面对屡屡错过的时间表,面对愤而提前离席的印度代表,一向乐观的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也不得不承认,谈判真正“陷入了危机”。  相似文献   

19.
陈一洪 《侨园》2001,(2):12-15
对于中国来说,2001年以及未来的一个时期,没有比加入WTO之后的形势更令人关注的了。就在最近,WTO的脚步声似乎越来越近——欧盟负责贸易的官员拉米2月19日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谈判有望在3月份举行的会议上结束,各方都有尽快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志和决心,只要有关各方作出让步和妥协,最后的障碍将会消除。这样,中国可以在夏季到来之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天之后,世贸组织未来领导人帕尼齐帕克迪在新加坡一个论坛上说,必须在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于5月份有效期届满前,让中国加入世贸。他说:“如果中国不能在那个时间框架前进入世贸,那么他们就得再要求美国国会予以另一个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协议。”观察家认为,虽然中国入世尚无具体期限,但在这个大势所趋下,具体哪个月份入世已经不重要了。就在这时,WTO倒象是真的快来了!  相似文献   

20.
1999年 11月 15日 ,中国与美国经过了 13年“拉锯”式的艰苦谈判 ,终于达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以下简称“入世”)的双边协议。这标志着中国“入世”的最大障碍已经扫除。“入世”将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纺织品的进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我国纺织品的影响及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一、“入世”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入世”后 ,对中国国有企业来说 ,可能是喜忧参半 ,而对纺织业来说可以概括两句话 :一是商机 ,一是危机。如何把握商机 ,摆脱危机 ,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