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改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当舆论对此争议时,也要想到,倘若不删“规范灰色收入”,也令人忧虑。这是因为“灰色收入”一旦规范,就“认可”、就“合法”.久而久之难免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2.
“灰色收入”应删,“涉权收入”必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吸纳人大代表的意见,把原文“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修改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应当说是顺应民意的。“规范灰色收入”虽然具有良好的初衷,但在实践中根本没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改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当舆论对此争议时,也要想到,倘若不删"规范灰色收入",也令人忧虑一这是因为"灰色收入"一旦规范,就"认可"、就"合法",久而久之难免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4.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第24页,在阐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举措时,写明“规范灰色收入”。委员张抗抗对此提出质疑,“不知要如何规范?”张抗抗和其他委员共同建议:政府工作报告能否删去“灰色收入”?  相似文献   

5.
肖华 《检察风云》2010,(8):62-63
所谓灰色收入。是区别于“白色收入、黑色收入”,介于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之间的各种收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灰色收入已经呈现出多样性.如稿酬,兼职收入.红包、奖金、专利转让费等。这些收入中很多和贪污受贿等黑色收入有很大的不同。如果都说成是不合法,恐怕也不正确。  相似文献   

6.
丰西 《政府法制》2005,(14):4-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日趋活跃,人们的收入也逐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色彩。人们习惯于把合法收入称之为“白色收入”,非法收入称之为“黑色收入”。“灰色收入”介于白色收入和黑色收入之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而这种现象又确确实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从来自政府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规范灰色收入”,而该提法之后又被正式删除,“一入一删”引起了人们对“灰色收入”的关注与热议。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指出了科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主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当前居民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目前问题的途径,即通过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及综合运用税收、财政等手段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和完善公民(及家庭)收入信息系统,科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何谓“灰色收入”震惊全国的哈尔滨“国贸城”大案,牵出了该市常务副市长朱胜文。朱在接受审讯时写了一篇《关于我的灰色收入》,文中写道:“当时问我家里抄出来的东西从哪儿来的,我就说这些都是类似开业典礼、我生病、过年过节,别人给的礼金等等,这不属于工资里的收入,不属于正常收入,也不是说完全都是违法的。社会上就是这么一种情况,只能叫做‘灰色收入’”。无独有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披露:浙江省平阳县委原组织部长董根顺,月收入不过800元,但不到4年竟聚敛起170余万元家财。令人遗憾的是,贪婪敛财者的170…  相似文献   

10.
灰色收入危害极大:有违政府本质,有损政府形象,有害干部队伍稳定,助推干部堕落……治理之道,先治政府部门,能起“导”和“警”的作用;缩小政府权力,堵截寻租渠道;从制设建设高度,组建一个治理机构,专心工作,一抓到底。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规范灰色收入,而该提法之后又被正式删除,一入一删引起了人们对灰色收入的关注与热议。  相似文献   

12.
南辰  王飞  邹伟  傅勇涛 《政府法制》2013,(10):13-13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政府改革”。5年来,“政府改革”这一关键词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相似文献   

13.
陈莹莹 《法制与社会》2011,(36):148-149
我国目前房地产调控效果不佳的失灵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地方政府在作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措施执行者角色时,出于抓住“土地财政”不放和政绩考核取巧的动机对中央的调控举措执行不力的“执行失灵”所致。克服的思路是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权和征收房产税,为地方政府在现行收入体系中增加替代的稳定收入来源,削弱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财源依赖以及从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人性把握角度着手,将房地产数据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建立问责制,形成制度的组合拳。  相似文献   

14.
在西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西安市市长孙清云,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预会代表中产生了很大的振动,孙市长的“报告”鼓舞人心,代表们个个精神振奋,尤其是孙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重要的位置和较大的篇幅,对我市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做了深入细致说明,这也充分的反应了市委、市政府对于我市“城中村”改造的力度和决心,因此受到了人大代表们的高度好评,特别是来自农村代表们的盛赞。我市“城中村”的改造直接关系着我市的经济建设发展,和城市地位的提升,“城中村”改造,如何解决好村民的安置问题和村民的收入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南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将“网络民意”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做法,时下各地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鼓掌喝彩的,有质疑反对的。笔者认为,将网络民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16.
秦石 《中国律师》2011,(4):21-22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官员财产报告制度由去年的“坚决执行”定为落实“定期报告制度”,再次引发代表、委员的热议。他们认为,将官员财产报告制度明确为“定期报告制度”.是我国加快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标志.同时更有部分法律界的代表、委员表示,制定一部专门法律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法制与社会》2011,(3):23-25
早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国务院于同年8月27日召开的“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又在作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政府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全国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省、市、自治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相继出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依法行政”依然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关键词之外,各地政府对于“依法行政”又增添了一些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19.
我们必须看到,在我国存在着各种非法收入,以致造成社会严重分配不公。所谓非法收入主要指违反按劳分配原则,不是以诚实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或合法收入(如利息、奖金)获得钱款及物品,而是依各种非法手段牟取的暴利收入。各种违法或犯罪行为是非法收人的唯一途径。据有关报刊披露,我国存在的各种非法收入大致有:(一)以盗窃、投机倒把、偷税漏税、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获得的非法的暴利收入。例如有些人利用工厂、商店或企事业单位领导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行为,钻制度和管理不严的空子,大肆盗窃公共财物,然后转手倒卖,…  相似文献   

20.
荆剑 《政府法制》2009,(18):4-5
2009年4月29日,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小金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鼓励自查自纠、严惩顶风违纪和鼓励举报是这次“小金库”治理工作在政策上的三个突出特点。目前,财政部下发文件,决心用3年时间实现“小金库”“削藩”。所谓“小金库”,其实就是政府自由支配的“私房钱”,它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