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一大时党的创建者们就确定了"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的目标。经过28年浴血奋斗,中共中央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谋划了"重建国家"、建设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举行的一次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毛泽东在会议的结论中高度评价了会议的历史地位:"这次二中会会,按其性质来说,就是一次党的代表会议。"独具鲜明政治特色的会议主题,使七届二中全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上最精美的扉页。回顾这次会议重大决策,对纪念全会召开60周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战略要求。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蕴含着促使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锻造优良作风、增强过硬本领、培养战略思维、培育群众观念的"营养剂",充分运用其"营养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七届二中全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由于其特定的主题和召开的特定时机,对新国家的建立和建设具有奠基和导航的价值。它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进程,筹划了新中国建设的干部队伍,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为全党同志如何承担起新中国建设的重任提供了永远的精神支撑,在宏观上构建了新中国的建国方略。  相似文献   

4.
①毛泽东在九月会议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明确回答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问题,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创立。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建国的政治纲领。②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决议》等决议,是扩大党内民主开创各级党的民主建设新局面的里程碑。③创建新中国是一项伟大系统工程。新中国的国家体制的设计和经济结构的性质的确立及两项政治准备起于西柏坡。建立新中国起步或奠基在西柏坡。④继党的七大从作风层面概括了立党的三大作风之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概括了以立党、执政、创业为宗旨建设新世界的两个“务必”新作风。这个理论创新,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5.
1949年3月5日至13日,柏坡岭上松柏吐绿,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胜利召开,在这次民主革命时期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上,中共中央紧紧围绕“如何建设新中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今天,在七届二中全会召开60周年之际,我们查阅了大量史料和当事人回忆,力求全景式展现那次春天的盛会,是为纪念。  相似文献   

6.
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是我党为建立新中国而举行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安排,有三支部队参加了这次会议的警卫工作,他们为保卫七届二中全会的顺利举行做出了突出贡献,笔者查询考证了大量资料,现将此文奉献给广大读者,以纪念七届二中全会召开60周年。  相似文献   

7.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当时,中国革命处于胜利的前夜,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将由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转向掌握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国家,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向城市。面对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高瞻远瞩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似文献   

8.
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和总结讲话,是西柏坡精神的基本文献载体和历史见证,集中反映了西柏坡精神的精髓和核心内涵:(一)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的学习精神;(二)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三)"第一步"和"新起点"意识;(四)对中国兴盛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五)"两个务必"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直至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中央多次倡导弘扬西柏坡精神,不断推动它在党的事业中延续和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9.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对当时国内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主要矛盾是恢复生产的分析是正确的,它决定了我国未来的社会是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文章对有人认为七届二中全会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看作基本矛盾是暗含了不顾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把消灭资本主义作为第一位任务的危险和革命的发展就是从打倒某一个阶级转为打倒另一个阶级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理论界有些同志以解放思想为名,把党和毛泽东犯左的错误时间愈往前移,分量提得愈重,这是一种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新的形势,东北行政委员会于1949年4月21日发布命令,重新规划东北行政区,决定撤销辽北、辽西省建制,重新组建新的辽西省.新辽西省委于5月15日在锦州正式办公,郭峰任书记.当时,东北及全国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工作面临一个大转变.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西柏坡举行,毛泽东的报告和全会决议都提出:在全面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相似文献   

11.
1949年9月27日.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定都的问题,早在这年3月.中共中央经反复斟酌和征求意见,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提议.采取投票表决方式,作出了新中国定都北平的决定。3月25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至北平。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北平市200万人民。在市委、  相似文献   

12.
正1948年5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来到西柏坡,中国革命的步伐在这个太行山东麓的小山村作了短暂的驻足,然而,正是这次短暂的驻足把中国革命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这里开展了建立和执行党的规矩、制度建设,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两个务必党执政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党的队伍自身都将有深刻变化。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从而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第二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次工作重心的转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建华 《实事求是》2004,1(4):33-36
中国共产党在即将夺取政权时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在这次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以"两个务必"思想为核心的执政党的政治构建问题,告诫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这是我党首次形成执政党意识,对建国初期政治文明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它在革命的转变关头,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这次会议,标志着适合中国国情的毛泽东开辟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将走完,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此开始。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预见性地  相似文献   

16.
王克群 《实践》2008,(5):28-28,29
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七届二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走向全国执政地位的标志,开始了从破坏旧世界的革命党向建设新世界执政党的转变.应充分估计这一转变的艰巨性、复杂性.在党从西柏坡出发的"赶考"道路上,学习执政,始终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性课题.21世纪对中国执政党来说,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时代概念和政治概念.在新的执政环境中,学习执政,体现了党的高度社会历史责任感、理论和体制的创新勇气和科学精神.要形成全党浓厚的学习风气和学习型政党的有效机制,把学习执政作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8.
付闪 《湘潮》2013,(9):4-8
在1949年3月初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为了迎接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毛泽东向全党首次宣布了外交政策.并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的任何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这让新中国牢牢地掌握了外交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拟定了新中国建设的“赶考”考题,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赶考”要求,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赶考”的序幕。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受执政考验,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两个务必”则是“赶考”取得好成绩的奥秘所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党面临着新环境、新任务、新考题,我们只有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两个务必”,才能在新的“赶考”中考出人民更加满意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20.
曙光在前     
马誉炜 《新湘评论》2014,(16):21-22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作家阎海涛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的一句名言。的确,她的意义不仅仅是指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前的最后一个战略指挥中心,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小山村扭转大乾坤,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上演了指挥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活剧,出台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召开了全国土地改革会议和著名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