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两课"教学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及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新态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两课"教学应适应形势的变化,主动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2.
略论国际意识与高校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鸿鹏 《桂海论丛》2004,20(5):94-96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升国际意识是弘扬和培育高校民族精神中的时代要求,强化国际意识是弘扬和培育高校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因此,高校必须将国际意识的内涵渗透到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中去,没有国际意识的民族精神是狭隘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有了国际意识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开放、充满生机的,也是强大不可战胜的。  相似文献   

3.
张安 《新东方》2014,(2):46-49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直接构成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改善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在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具有战略重点的全局地位。当前面对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文化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魏红 《思想战线》2012,38(3):147-148
在经济全球化演进日渐加剧、文化多元交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语言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深化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加快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浪潮下,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逐渐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已经确立了文化霸权地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影响力,在全球化语境中处于边缘位置.为此,我们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化自主创新与文化输出等战略,大幅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的影响与话语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而且致力于创建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新全球化.  相似文献   

6.
吴晓亮 《前沿》2007,(6):99-100
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的教育环境下,应突出爱国主义、创新精神教育等内容,并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主题的转换而不断地丰富、发展。深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大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以及拓展高校德育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世丽 《理论月刊》2003,(7):111-112
民族精神是民族魂,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一贯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民族精神,中国的复兴和崛起也离不开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宪萍 《湖湘论坛》2005,18(5):95-96
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神圣职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实质及其重要作用,理解民族精神的历史性、时代性,不断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要突出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内容,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任务 ,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高校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是这项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全球化背景下,要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33.  相似文献   

11.
受全球化语境下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今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政治理论教学中把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解析西方社会思潮,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建设,是培育与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张爱民 《前沿》2006,(1):72-74
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形势下,能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命运。本文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指出树立共同理想、加强教育工作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这些丰富的论述 ,是新时期研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的理论基石 ,也是我们齐心协力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相比国内积极关注质量提升的硬实力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提升中国的文化力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   

15.
刘敏 《群众》2006,(12)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文化全球化趋势增强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民族的、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培育共同价值观、增强对外竞争的“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拟以吴地文化为例,就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育进行相关探讨。文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无所不在的“环境”,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教化功能。文化影响人的行为规范,培养人的身份认同,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文化还给人以经验、知识和技能,具有陶冶情操、修养道德、摆脱庸俗、提高…  相似文献   

16.
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逐渐成为衡量一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和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西方"和平演变"的威胁和"文化霸权主义"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腐朽、消极的价值观沉渣泛起,这些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竞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袁美静 《传承》2012,(2):52-53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有着很大影响。因此,高校应切实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提出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了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与研究价值。国学及国学教育振兴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唤起国人的文化自觉,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