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指导制度是一项既不同于大陆法系的判例,也不同于英美法系的判例法,但又与之存在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也是我国传统司法实践工作的历史经验总结。而刑事判决对公民权益影响之巨,决定了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具有不同寻常的价值。鉴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强大羁束力和平衡正义、促进司法统一的内在要求,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又有其特殊性。如何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建构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对于推动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管制性征收"这一名词来源于英美法系国家.与我国的征收法律制度相比,英美法系国家的征收理论更为完备,制度建设也更为先进,管制性征收便是其在司法过程中逐步创制出来的概念.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对保护公民的土地权利,完善相关的立法及司法制度,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学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学教育模式。其核心在于突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师生互动,把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不顾我国法律是制定法而照搬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模式,或把案例教学仅仅理解为案例分析,皆是对案例教学模式的误识。中国法学教育借鉴案例教学模式,应当考虑大陆法与普通法的不同的法律基础,把握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模式的区别和互补关系,解决教学激励机制、学生素质、师生比例等有关问题,不断创造可行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世界,最原始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概念已不复存在。在司法活动中,大陆法系国家在坚守成文法阵地的同时,已允许判例占有一定的地盘;英美法系国家虽然仍格守“遵循先例”的传统,但同时也越来越表露出对成文法的重视。既适用成文法又采纳判例,已成为世界各国法制发展的共同趋势P我国作为具有悠久的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判例虽然在历史上曾经十分引人注目,但在当代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却销声匿迹了。于是,人们呼唤判例,期待着在我国建立判例制度,这不仅仅是对世界趋势的呼应,也是对历史的反思。因此,加强对判例问题的研究,为建…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中的种种现状表明,法官司法能力亟须通过培训加以补强。然而,传统单向性的法官培训方式难以有效提高法官司法能力,改革现有法官培训模式及教学方法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借鉴英美法系国家案例教学法来创新我国法官培训方式,已成为法学界较为认同的一种思路。针对西方案例教学法移植到中国本土的融合问题,应改造与完善教学案例的选择标准,结合我国法官实际进行细分;通过远程教学方式压缩课前课后环节所占培训时间、教师参加并引导固定的小组讨论以及变通课堂分析与讨论环节以提高法官培训效率;加强受训学员的同质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英美法系国家,法院在法律发展过程中通过解释、区别、推翻和创造等方式发挥着造法的功能,通过分析司法造法的过程,也可为我国创新法律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看不方便法院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行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不方便法院原则,对于解决国际民事管辖权冲突、方便当事人诉讼、减轻法院负担及促进国际合作与礼让具有重要意义.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是美国法院依据不方便法院原则中止诉讼的最著名的判例.通过这一判例可以看到,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引入"不方便法院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品格证据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并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审理中。一般情况下,品格证据不具有相关性,仅在法定例外情况下才能成为定案依据和质证对象,未成年人犯罪的审理就是品格证据规则主要适用领域。尽管品格证据在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客观存在,但是与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一样,品格证据没有形成规范的法律制度体系。研究介绍品格证据规则,需要结合未成年人立法司法实践,才能推动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9.
判例与案例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判例无论在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法的实现形式,表现了法的个性,并可补充成文法的缺陷。我国虽无判例制度,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和人民法院案例选中的案例,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培养实务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法律本科和法律硕士教学中,贯彻案例教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法学思维和法治观念的养成,有利于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教学环节的开展,有利于司法考试的通过。  相似文献   

10.
庭前认罪协商程序是法国立足自身刑事诉讼实践之现实需求和主动移植英美法系国家辩诉交易制度后建立的新型诉讼程序,具有案件管理精细化、庭前认罪程序推进程式化、专业化以及监督机制严密化等优点,但也存在司法参与单一化、程序引导被动化以及程序推进载体不足等弊端。我国应积极借鉴法国庭前认罪协商程序的实践经验,从刑事诉讼司法观念更新转变、刑事诉讼制度整合对接以及刑事司法模式转型升级等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相似文献   

11.
侵犯特定财产权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在理论上具有正当性.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对侵犯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持普遍限制的态度.在此问题上我国的司法实践做法不一.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在侵犯财产权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上有所突破,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当对客体的判断标准进行重新界定,加入客观性的标准,即社会一般人公认该特定物具有情感寄托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剥离刑事诉讼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是一种民事诉讼 ,与刑事案件合并审理 ,不符合现代诉讼理念。英美法系国家分立刑事和民事诉讼 ,以及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萎缩 ,均说明最佳选择是将其从刑事诉讼中剥离出去 ,归并到民事诉讼中。  相似文献   

13.
在大多数国家的民事诉讼制度中都有关于审前准备程序的规定,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都有待改进和完善。要改变我国民事诉讼中绝对以庭审为中心的认识,发挥审前程序的作用,在立法上赋予其程序上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搜查证明标准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对搜查证的签发设立证明标准是法治国家的通行做法.但我国搜查证明标准整体而言处于缺位状态,应当在立法理念和司法实践中加以完善,比如要体现比例原则、搜查证签发的证明标准明确化.  相似文献   

15.
警察能否出庭作证?对此,在英美法系国家,警察出庭作证比较普遍,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在我国不管是从借鉴国外经验出发,还是从诉讼法理分析,抑或从司法实践考查,警察也应当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但是警察毕竟不同于其他证人,这就决定了警察作证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应依循警察出庭作证存在的可能障碍,提出创建警察证人制度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在党校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和MBA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党校主体班教学要实现“由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的培训”转变,应把案例教学作为提高学员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论惩罚性赔偿金额的上下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性赔偿作为英美法系一项重要的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而日益完善,并影响到包括大陆法系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司法实践。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文件中也开始确立这一制度,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规范作用。但是任何制度都应与一国的国情相适应。建立合理的惩罚性赔偿金额的上下限额,是在我国建立这一制度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合理的惩罚性赔偿限额可以指导法官的裁判、发挥制度的功能以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惩罚性赔偿金额的限额,应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社会经济文化并比较参考其它国家已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检察官司法独立意识养成的几点思考张培田检察官的司法职能,不管是在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没有多大歧义。即使在把检察机关列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中国,检察官的法律监督,亦是通过大量的司法活动表现出来。没有检察官的司法活动,法律监督就成了一句空...  相似文献   

19.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证据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证据规则。它是采取刑事诉讼对抗制模式和陪审团制度的产物,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复杂化,传闻证据规则例外的情形也变得繁多和复杂,传闻证据规则运用的空间变小了。引进传闻证据规则意味着否定我国的传来证据规则,同时,英美的传闻证据规则与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背号和诉讼模式不相适应,所以,我国不宜引进英美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20.
英美法系国家的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符合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反映了刑事诉讼目标,体现了刑事诉讼价值,契合了人权保障的理念,其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背景、诉讼传统模式、司法体制等与英美法系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在移植和借鉴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时应当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