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20多年了,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我们深切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周总理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歌颂的一生。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忘我工作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有幸在周总理身边工作20多年,受到周总理的言传身教,很多事情使我终身难忘。这里我介绍一部分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周总理的生活是很简朴的。他考虑到我们国…  相似文献   

2.
难忘周副主席的教诲慕丰韵1998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思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周总理虽然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2年了,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作为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我对总理给予我的教诲终生难忘。一、初识周副主席1947年3月1...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4,(1)
我是1964年9月从临朐一中入伍的。到部队后,经过短期的新兵集训,分到中央警卫团(八三四一部队)驻北戴河连队。1965年12月底,调入中南海干部大队。从此,我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身边整整工作了10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后,我又在邓大姐身边工作了两年多,直至1978年4月转业到临朐县公安局工作。敬爱的周总理虽然离开我们已经18年了,但每当看到周总理同我们警卫战士的合影照片时,我就禁不住热泪涌流,仿佛周总理还和我们在一起,指挥我们唱歌,同我们谈心;他那日理万机、忘我工作的拼命精神,他那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又呈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4.
“文革”中周恩来处理广西问题追忆(广东)焦红光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0周年了。每当回忆起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殚精竭虑处理复杂问题的难忘情景,总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赞佩不已。从1967年11月起到1973年,我有幸多次和周总理接触,他的思想、风貌...  相似文献   

5.
这是童小鹏同志(时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1961年9月在庐山为我拍摄的相片,四十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因为它记载着我曾见到敬爱的周总理并聆听他谆谆教导的幸福回忆。  相似文献   

6.
近日重温了毛主席 1937年 1月在延安祝贺徐特立 60岁生日的信。毛主席在信中称赞徐老在 1927年白色恐怖中,以十分积极的态度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做到了“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由徐老的“三个第一”,我首先想到了敬爱的周总理。在十年浩劫中,面对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周总理曾对人讲过: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跳苦海谁跳苦海;我不下地狱谁能拯救那些身陷地狱的人呢 ?这种常人不堪承受的“三不”,周总理披肝沥胆地说了,尽心竭力地做了。他以危病之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任劳…  相似文献   

7.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无私奉献了一生。虽然他离开我们已整整22个年头,但人们至今怀念他,尤其在遇到问题时,更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人民的好总理。 周总理那种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于部关心爱护,严格要求的作风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并激励我们前进。我有幸多次担任周总理和日本外宾谈话的翻译,特别是在中日建交的前前后后。在这里把一直旋绕在我脑际中的几件事记录下来,以表达对周总理的怀念和敬仰。  相似文献   

8.
伟大寓于平凡平凡愈见伟大──深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农工党中央名誉副主席方荣欣今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更加激发了我对这位世纪伟人的深切怀念。我最初见到总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5月毛泽东主席写了《论...  相似文献   

9.
幸福的时刻──回忆周总理接见的情景周昌维今年是我们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20周年,我怀着元限怀念无比敬仰的心情,回忆周总理接见我们河南大学中文系师生的情景。1959年,我正在大学三年级读书。当时学校为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我们河南大...  相似文献   

10.
5月的巴黎,阳光灿烂。春暖花开,在这美好的季节,巴黎人民喜迎周恩来总理蜡像的到来。我以周总理蜡像作者和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率北京蜡像馆代表团护送周总理蜡像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班,于1995年5月15日下午5点钟,抵达巴黎戴高乐机场,受到了巴黎格雷万蜡像馆馆长托马斯等人的热烈欢迎。当周总理蜡像出现在机场卫星厅入口时,全场沸腾了,在人群中响起了“周恩来”、“周先生”的欢呼声。与真人等高的周总理蜡像身着他生前常穿的深灰色中山装,脸色红润,面带微笑,双目炯炯有神,右臂微弯靠在腰间,敬爱的“周总理”仿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到一篇谈周总理批评艺术的文章,不由得更加崇敬和怀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同时联想到当今在批评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于是写此短文,但愿能给处干各个不同领导和管理岗位上的同志一点启发。周总理对下属一贯是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即使在批评方面,也如春风化雨,令被批评者心悦诚服。周总理批评同志,概括起来一是入情入理,循循善诱。抗日战争时期,周总理在重庆经常利用郭沫若的寓所会晤政治上支持同情共产党的友人。一天他拟了一份名单,叫助手发请柬,结果聚会时一位客人没来,一查发现是请柬发漏了。周总理说,一人向隅…  相似文献   

12.
敬爱的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先后离开了我们,可是他们那熟悉的身影,慈祥的面孔,却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他们好像仍然在办公桌上批阅文件,在会客室接待国际朋友,仍然和我们一起谈工作,谈学习,仍然和我们一起在红岩山下散步,一起逗引叶挺将军的女儿叶杨眉和荣高棠同志的儿子小乐天……每当我从梦中醒来,心中就无限惆怅,不得不面对现实,周总理和邓大姐永远回不来了。但是,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也永远活在孩子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3.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1个年头了。但全国人民对他非常思念。记得一位诗人写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周总理虽已逝去,但他却真正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周总理为何有如此人格魅力?这是由于他和毛主席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一起为缔造人民共和国、为杜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他一生清正廉洁,严于律己。这里且不说他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工作精神,就从他的日常衣着、吃饭这类具体事情上即可以看到周总理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41周年.在他生前,我曾有幸几次见到周总理,最后一次见到周总理是在1974年1月25日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家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我目睹了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元帅等中央领导同志不卑不亢应对江青等人的场面. “批林批孔”动员大会的召开 1973年年底、1974年年初,全国掀起了一场“批林批孔”的政治运动.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批不起来,也批不下去,甚至遭到抵制.这次“批林批孔”目的之一是批周总理;“评法批儒”批党内的“大儒”;“评《水浒》”批“投降派”,等等,矛头所指,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相似文献   

15.
微人微言     
迎风、背水及其他□湖北胡成宏电视专题片《百年恩来》里有一个镜头:河北邢台发生地震后,余震未息,周总理就赶到灾区看望群众,视察灾情。有一天,他站在一片废墟上向群众讲话。那天风大,人们迎风而立,讲话者面向群众,自然是背风了。周总理到现场发觉这一情况后,立...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车向忱,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辽宁民进的创始人。他在不平凡的一生中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多次相遇,周总理对他由一个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不屈不挠的共产主义战士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相识中的几件事,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深厚革命情谊,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个小缩影。  相似文献   

17.
敬爱的周总理在中国革命历史的紧急关头和长期斗争中,无限忠于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中国革命的每一个战斗历程,都凝聚着周总理的心血。周总理的光辉名字是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抗召战争的艰苦年代,周总理深入虎穴,在国民党特务重重包围下的重庆、南京  相似文献   

18.
大无大有周恩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无大有周恩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梁衡今年是周恩来百年诞辰。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但是他的身影却时时在我们身边。陆放翁诗:“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是什么办法化作总理身千亿,人人面前有总理呢?难道世界上真的有什么灵魂的...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六年一月九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病重的消息在暗自流递。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面临着严重的关头。震惊中外的“四、五”运动爆发了。这是时代的狂飙,炸顶的惊雷。首都人民,为了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抬着挽幛,捧着花圈,汇聚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成了痛悼周总理的会场,成了向“四人帮””搏斗的战场。《天安门诗抄》就是这场伟大革命壮举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人民心中,他是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周总理生前曾多次来云南,对云南工作做了许多重要指示。他平易近人,关心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在云南各族人反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把我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写出来,以表达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我认为,周总理的这些感人事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我1955年初来云南,在省委分管边疆民族工作。五十年代,周总理因中缅勘界、出访,多次来云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