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明确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并对广东省的经济空间结构作了静态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19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特征及其问题,回顾和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与行政区划之间的耦合演进过程,并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态势、产业空间相结合,提出了城市规划与行政区划的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自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聚集不断扩展,聚集了一个依托交通干线融合、集散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区域经济综合体.其经济聚集的机理在于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人脉优势和市场体制优势等,呈现出产业集群的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局面.但随着经济的聚集,环境资源问题凸显,经济转型的困难和压力大等问题,因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改革进程,推进珠江三角洲经济聚集效应的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战略的思路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建设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考虑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高科技农业思路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能就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谈珠江三角州经济区,而应该积极地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科技农业的发展放在全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中去考虑,放到整个广东的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中去考虑。据此,笔者认为:90年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总体目标归纳为根据比较利益原则,主动地把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纳入到国际经济系统中,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实现有限的农业资源…  相似文献   

5.
30年发展,平谷的大桃生产在北京市乃至全国独领风骚:上个世纪70年代试验示范,80年代形成区域种植,90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2000年以后形成产业化格局。  相似文献   

6.
鹤林 《两岸关系》2003,(10):57-59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大批台商来到深圳、东莞、广州等地开拓创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成功乐章。 十几年过去了。今天的珠三角是否风采依然?是否仍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吸引着台商投资?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角度区分,市场经济有三种基本结构,即运行结构,分工结构和空间结构。其空间结构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网络经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发展区域经济不能不研究网络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网络经济内涵和形成基础 不同的经济有不同的空间结构。自然经济是封闭经济。计划经济一方面是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又是条块分割的经济,本质是封闭的结构。而商品、市场经济则是网络经济,即以交通通讯为枢纽形成内外开放、联系紧密、分层展开、循环运行的商品流通、产业分工的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商流、物  相似文献   

8.
阎逸 《今日浙江》2021,(10):34-35
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区域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城市群、都市区综合实力之间的比拼.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浙江应积极优化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大中小城市协同共荣的空间布局,通过更大空间尺度整合优化配置资源,加快形成"一湾引领、两翼拓展、四极辐射、全域美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台资的喜与忧陈恩喜:引进台资发展迅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台资无论是投资项目还是投资金额均居全国领先地位。大量台商涌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弥补资金不足,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就业水...  相似文献   

10.
泛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地理格局与区域发展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探讨了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基础、区域发展格局与未来走向;在分析泛珠三角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人口与劳动力等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泛珠三角各省区的产业空间结构、城市体系特征,以及区域间人流、物流联系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泛珠三角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