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一萍 《法制与社会》2012,(20):295-296
近些年社会各方机构对艺术普及的推动使得大众艺术鉴赏热情不断升温,除了价值连城的收藏品之外,“造型艺术和工业产品相结合”的实用艺术品由于其同时满足了大众的实用性需求和审美享受,越来越广泛的受到大众的青睐.从我国已有的法律规定看,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中:实用成分与艺术成分可以分离的实用艺术品中的艺术成分可以得到著作权法保护,而对实用成分与艺术成分不可分的实用艺术品的法律保护,则出现了“真空”.这种“真空”又导致了我国国民的实用艺术作品与外国国民(伯尔尼成员国国民)的实用艺术作品保护不时等的状况.本文期冀通过介绍国内司法实践案例,重点分析总结与“实用性和艺术性不可分的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有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思维科学研究的发展,文学研究引进了新的方法论,对文学鉴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水。对此,文学鉴赏应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帮助人们正确地展开鉴赏,从而提高鉴赏水准。形成这个体系的诸方面是个完整的有机体,它从审美活动的过程到方法,展现了一条科学的审美活动的途径,使鉴赏活动更为自觉,方法更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市场日渐红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艺术品投资是一种回报颇高的投资理财方式.如去年年底举行的第10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它的主题就非常鲜明:"投资艺术就是储蓄未来."它给了人们一个信息,一个"另类储蓄"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对于实用艺术的著作权保护,形成了艺术统一和艺术分离两种理论,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认定实用艺术品著作权保护资格的三种基本标准:艺术统一、可分离或高阶层.相较而言,高阶层标准与工业艺术发展的时代相背离,有逐渐被放弃的趋势;可分离标准存在模糊不清和不确定性的较大缺陷;而艺术统一标准简洁明确,更符合工业艺术发展的潮流,更尊重智力劳动成果,实践也证明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实用艺术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著作权立法中对于实用艺术品的保护不明确;司法实践也比较混乱,形成了公众认知标准、可分离标准、美学意义的创作统一标准等标准;理论界更多主张采用可分离标准,但是缺乏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我国目前已成为制造业大国,正向创新型经济转型,这即为实用艺术的著作权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又提出了保护的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著作权法修订适宜选择艺术统一标准,对于具有原创性的实用艺术品予以著作权保护;同时向可分离和高阶层标准妥协,对于一般的实用艺术品给予较短的25年保护期限,对于艺术程度较高的实用艺术品给予等同纯艺术品的保护期限;对于艺术特征完全或者极致地受实用功能支配的实用艺术品不给予著作权保护.  相似文献   

5.
黄海 《检察风云》2008,(3):76-77
时近冬至,鉴赏家专栏的编辑约我写一篇与鼠艺术品有关的鉴赏文章,因为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按照民间习俗排列是"鼠"年.鼠年自然写鼠,但写什么好呢?因为用鼠作艺术品的摆件是很少的.……  相似文献   

6.
追续权是艺术家及其继承人就其艺术品原件的再次销售获取一定比例收益的权利。这一制度源于法国,是艺术创作国家赞助体系衰弱的产物。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在于鼓励创作,以及作者名声的提高导致艺术品的增值。追续权制度具有鼓励艺术创作、丰富艺术市场的生产性功能,也具有对艺术商所获得的转售艺术品原件的收益进行分流的结构性功能。客体、主体、计算基础及比例、适用的场合构成了追续权制度的内部法律构造;知情权与集体管理制度构成了追续权制度的外部法律构造。比较法上的实证数据表明,追续权制度不会对艺术品拍卖市场造成扭曲。目前世界上80多个国家规定追续权制度。从我国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前景看,我国著作权法实有引进该制度之必要。  相似文献   

7.
李雨峰 《法律科学》2014,(1):126-136
追续权是艺术家及其继承人就其艺术品原件的再次销售获取一定比例收益的权利。这一制度源于法国,是艺术创作国家赞助体系衰弱的产物。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在于鼓励创作,以及作者名声的提高导致艺术品的增值。追续权制度具有鼓励艺术创作、丰富艺术市场的生产性功能,也具有对艺术商所获得的转售艺术品原件的收益进行分流的结构性功能。客体、主体、计算基础及比例、适用的场合构成了追续权制度的内部法律构造;知情权与集体管理制度构成了追续权制度的外部法律构造。比较法上的实证数据表明,追续权制度不会对艺术品拍卖市场造成扭曲。目前世界上80多个国家规定追续权制度。从我国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前景看,我国著作权法实有引进该制度之必要。  相似文献   

8.
追续权诞生于大陆法系国家,旨在对艺术家生活困境进行补偿与慰藉。近年来,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昌盛,再加上《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稿的出台,追续权入法的趋势似乎已成必然。然而,追续权从诞生伊始,其内容和本质就和知识产权体系有着固有的矛盾和冲突。艺术品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艺术家创造了艺术价值,但艺术品的天价厚利则源于市场化因素的博弈和妥协,艺术价值与艺术价格没有必然的联系。既如此,风险自担的市场又何必要为作者独辟殊隅,故而,追续权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没有存在和入法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会展     
《法人》2005,(8)
第12届中国艺术博览会8月北京开幕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发起并主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简称:艺博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在中国文化界、文化产业颇具影响力,已发展成为国内参展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水准最高的国家级艺术盛会,是媒体注意力聚集的焦点,每年都吸引着十万以上的观众和艺术品收藏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新增了追续权条款,引发了艺术市场从业人员的普遍反对,其认为追续权将损害艺术市场.围绕追续权是否损害艺术市场的争议由来已久,国内外正反双方曾对此展开激烈的争论.从欧盟、法国、英国的立法实践上看,追续权尚无损害艺术市场的先例.从影响市场的因素上看,追续权只是卖家在选择交易市场时所考量的众多因素之一,追续金对艺术市场的影响甚微.总的来看,追续权制度的创设不会损害艺术品市场,现有反对者所秉持的观点实际上忽略了艺术品与普通商品之间的区别,并且,评判追续权制度的创设与否不应以其对艺术市场的影响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酒店业到典当业,再延伸到艺术品拍卖和连锁画廊,十年前,海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海南拍卖行业协会会长、海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海南海外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沈桂林以商业大鳄的姿态杀入艺术圈变身“艺术大鳄”,把生意从海南做到北京再做到上海,然而,叱咤风云后接下来的却是突然的“消失”,留下高达8亿元的债务关系和一片惊愕。  相似文献   

12.
美术作为人们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媒介。从艺术心理的角度分析美术创造与教学中的张力,可以更好地探究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完成审美素养培养的可能性。通过个案研究发现,现实中美术教学与儿童的创作存在目的性、逻辑性与功能性三个层面的张力。因此,需要美术教师通过美术教学向儿童传达审美与艺术教育,按照艺术心理的发展特点,提高儿童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美术教师与儿童进行意义建构与社会互动,由此促进儿童身体与心理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文化部市场司发布的《2O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名列世界第一,年增长率24%。其中,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为975亿元,画廊、艺术经纪和艺术品博览会的交易额为351亿元,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12亿元,艺术品出口额为30亿元。艺术品交易品种逐年扩大,交易主体更加多元化,艺术品市场及相关产业已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也直接刺激了我国文化艺术品的创作与市场交易,而在文化艺术品的市场交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临摹品。本文从著作权法的作品和独创性的要求出发,分析临摹品的特殊之处,指出某些临摹品的属性为演绎作品,应当享有一定的著作权保护。  相似文献   

15.
略论实用艺术品独创性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丽瑛 《法学评论》2005,23(3):16-19
实用艺术品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其受著作权保护的实质性条件是符合艺术上的独创性。就实用艺术品独创性的认定而言,独立完成是产生独创性的基础;个性特征是构成独创性的必要内容。实用艺术品的艺术创作受到产品实用性的限制,这决定了实用艺术品独创性的创作高度应当适当低于纯美术作品。并且,实用艺术品独创性的判断应当有利于以著作权法鼓励产品创新和市场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涉足艺术品市场的人数与日俱增,艺术品市场也由原来的边缘逐渐走入市场的焦点,其作用和地位正日益凸现。但是我国艺术品市场目前还不成熟,还需要更完善的中介机构及其保障机制来促进它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以画廊为视角着重介绍了我国艺术品市场中介机构——画廊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最后从法律的角度阐述了我国艺术品市场中介机构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月27日,因涉嫌集资诈骗罪,沈桂林被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从酒店业到典当业,再延伸到艺术品拍卖和连锁画廊,十年前,沈桂林以商业大鳄的姿态杀入艺术圈变身为"艺术大鳄",把生意从海南做到北京和上海。叱咤风云后他却突然消失,留下高达8亿元的债务和众人的错愕……  相似文献   

18.
萧妍 《法人》2014,(1):80-82
正艺术品进口税的高额壁垒,令海外的艺术品难以进入中国。现行的法规令迅猛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艰难境地。站在推动中国艺术繁荣复兴,并提升其世界影响的立足点上,我国现行法律,亟须根据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宏观和长远的思考与改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艺术品交易市场迅速升温、火爆异常,但与之相应的是作伪活动的猖獗,涉及艺术品的案件逐年上升。艺术品市场的大规模兴起和我国相关法律不健全的现状,使传统的书画鉴定陷入很尴尬的境地。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到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甚至导致人们对于检察司法系统的可信度和权威性的质疑。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具有法律权威的艺术品鉴定体系和方法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涉足艺术品市场的人数与日俱增,艺术品市场也由原来的边缘逐渐走入市场的焦点,其作用和地位正日益凸现。但是我国艺术品市场目前还不成熟,还需要更完善的中介机构及其保障机制来促进它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以画廊为视角着重介绍了我国艺术品市场中介机构——画廊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最后从法律的角度阐述了我国艺术品市场中介机构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