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來,一些從事近代史研究的學者撰寫、編選的研究孫中山思想和革命業績的專著、論文集和文獻資料,在各出版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預計下列各書可在今年十一月孫中山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前後陸續出版。《孫中山全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和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合編,收錄孫中山的著作、函電等八千餘件,是迄今收錄最齊、考訂最精的孫中山全集,全集十二卷,現已出版七卷。《孫中山書信手迹選》 劉大年主編,收入孫中山親筆書札七十四件,其中有百分之七十六的手迹爲第一次發表。《孫中山藏檔選編——辛亥革命前後》 黃彥、李伯新編,選錄廣東孫中山故居保存的孫中山生前收藏的一部份檔案材料,共五百零八件。主要內容爲一九二一年前後孫中山、黃興、胡漢民、蔡元培等人的來往函電以及其他文書原件、原抄件,大多數未曾公開刊佈。《孫中山先生畫册》全國政協、中國革命博物館合編,收編記錄孫中山生平及革命活動的照片七百六十多帧,鄧小平題寫書名並題詞,香港印刷。《回顧舆展望——國內外孫中山研究述評》 孫中山研究學會編,這是一九八五年該會主辦的‘孫中山研究述評國際學術討論會’的論文集,收錄國內外  相似文献   

2.
我國航海界一位老前輩最近作《自勉》詩,其中兩句是:‘揮戈能返日,白髮不知翁。’詩如其人,這鏗鏘有力,氣勢磅礴的詩句,正道出了作者戎馬倥偬的不凡經歷。他,就是當年護衛過孫中山先生的原永豐艦二副,現年八十九歲高齡的廣州港務局退休高級工程師、廣東省政協委員胡應球。在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前夕,筆者訪問了這位老人。胡老雖年逾古稀,但思維敏捷,精神矍鑠。筆者說明來意之後,他的話匣子很快被打開了。胡老出生於廣州市番禺縣一個普通的醫生家庭。一九一○年考入前清國立水師學堂(辛亥革命後改名廣東海軍學校),一九一七年畢業,被分配到北洋護法艦隊,先後任實習生、學員、三副、二副等職。陳炯明叛變胡老踏上社會工作之日,正是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風起雲湧之時。胡老說,一九二○年夏,孫先生根據當時國內革命形勢的發展,命令粵軍由閩西南回師廣東,討伐盤據在粵的桂  相似文献   

3.
我是個中學教師,廣東台山人,今年四十四歲。我出生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一九六○年回國定居。一九六四年從廣東汕頭華僑補習學校高中畢業,同年九月考入廣州暨南大學。大學畢業後,一九七○年八月,我被分配到離台山縣城五六十里地的一所偏僻的農村中學教書,直到現在。我剛來到學校時,看到這裹許多農家的孩子都不上學,文化很落後。我就經常利用家訪的機會,動員他們讓孩子去讀書。  相似文献   

4.
孫中山是個貧苦農民的兒子,於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在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父親孫達成是位佃農,全家住在村邊一間小屋里,家境十分貧困,常年以番薯為主要糧食。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清王室腐朽沒落,帝國主義侵略日劇的苦難時代。不平凡的青少年時代 孫中山從六歲起就參加農業勞動,生活艱苦,直至十歲,他才進村塾讀書。他喜歡聽老人講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一八五一——一八六四年)的故事,加之目睹人民的種種痛苦,漸漸在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革命思想的種子。一八七八年,孫中山剛過十二歲,隨母親  相似文献   

5.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屆時在北京將召開有首都各界人士和羣眾一萬人參加的紀念大會;上海、南京、廣州、武漢和孫中山先生故鄉中山市,亦將由當地政協主持召開紀念會,並分別舉行參謁中山陵、中山故居等儀式。全國政協將邀請在國內外的孫中山部份親屬、同孫中山革命事業有關的人士,以及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中的代表人物參加各項紀念活動。 銅像揭幕北京市將在中山公園建立一座孫中山先生銅像,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首都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顧問曾竹韶負責銅像的雕塑造型,預定在孫中山先生誕生紀念日前落成揭幕。原北京鐵獅子胡同‘孫中山逝世紀念室’,在紀念活動期間將向海內外人士開放。展覽 民革中央、中國革命博物館將聯合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展覽’;同時,中國革命博物館將發行孫中山生平主要事迹展覽圖片一套。民革中央還將舉辦紀念孫中山書畫展覽。上海、南京、廣州、武漢等地亦將同時舉辦孫中山生平事迹展覽。各地有關孫中山的文物和紀念堂等將充實陳列內  相似文献   

6.
座落在廣州風景秀麗的越秀山下的宮殿式建築——中山紀念堂,是半個世紀以前,廣州市人民和海外華僑爲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募捐集資興建的。最近經過修葺,更加金碧輝煌、莊嚴美麗,懸掛在重檐下的孫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爲公’四個大字,更顯得遒勁挺秀。 紀念堂是一九二九年前後,我國一位年僅三十二歲的青年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参加當年建設的顧問建築師和以後歷次主持修繕工作的建築專家林克明告訴我,一九二一年,呂彥直從國外留學囘來,幾年後,他在設計南京中山陵時榮獲第一名。他大胆吸取  相似文献   

7.
醫生村     
廣東省海南島瓊海縣萬泉河畔的長口村平均一點三戶就有一人行醫,因此被稱為‘醫生村’。 據六十三歲的老人張齊文說,他年輕時本村常常遭受洪水颱風的災害,隨後,天花、霍亂、瘧疾等許多病症蔓延、流行,有時全村只有少數人幸免,染病的村民因缺醫少藥而喪命的為數甚多。當時村裏有位名叫張家樂的青年,目睹這一慘狀,立志學醫,為民除病。他經過勤奮努力,考上了中山醫學院。他畢業後,回到家鄉,為民治病,受到鄉親們的敬重。如今這位村裏第一名醫生已是八十五歲高齡。  相似文献   

8.
歷史上國共有過兩次合作,也有過兩次分裂,我都親眼看到。合作時,國家就進步,人民就齊心,就幸福;分裂時,國家就隨着而分裂,人民就遭受痛苦。這是歷史給我們做出的結論。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一九二二年六月,正當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北閥軍佔領贛州城,决定繼續進擊北洋軍閥時,陳炯明背叛革命,在廣州炮擊觀音山,圍攻總統府,孫中山先生被迫離粤赴滬。爲了驅逐陳炯明,恢復革命據點,中山先生派鄒魯爲大元帥駐香港辦事處特派員,我奉命参加了這個辦事處的工作。不久,我受鄒魯的派遣,帶着中山先生的密件,從香港潛囘廣州,策動粤軍聯合滇、桂軍共同驅逐陳炯明。我秘密會見了粤軍第一師参謀長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廣東省中山市的一個民辦刊物——《中山僑刊》收到日本友人、‘日中朋友會會長淺井計彌先生一封信,說在去年該刊第七期上,讀到孫中山夫人宋慶齡爲《中山僑刊》題寫刊名的故事,又獲知孫中山先生的故鄉近年發生了喜人變化,十分感動,特揮毫致意,並匯來日幣一萬元贊助該刊。 孫夫人爲僑刊題寫刊名有什麼故事呢?這得從頭說起。 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初名香山縣,已有八百餘年歷史。一九二五年三月因紀念孫  相似文献   

10.
從廣州驅車出發,南行約八十六公里,便到了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現在市區石岐鎮的新建築鱗次櫛比,井井有條。馬路雖不算很多,但紀念孫中山的路名却不少,如横貫市區的東西交通要道、全長近三公里的孫文路,環抱半個市區的新型大道——中山路,還有以三民主義命名的民族路、民權路和民生路。這充分反映出中山市人民對孫中山先生懷有的特殊感情。 孫中山紀念堂 孫中山紀念堂坐落在孫文中路一個公園內,是香港同胞郭得勝捐資興建的。一九八三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元旦前夕,我們來到北京東郊,看望了首都醫科大學教授、朝陽醫院婦產科主任林榮東。 為了救人而立志學醫 林老祖籍福建晉江,祖父輩即移居台灣,父親是個普通職員,薪俸微薄,而家中人口眾多,他自幼過着清苦的生活。在他十四歲那年,因不滿當時日本佔領者在台灣的奴化教育,毅然回到故鄉尋根訪祖。在大哥的幫助下,他進入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中學讀書。由於他的勤學苦讀,初中畢業考試名列第一,遂而獲得高中階段的獎學金待遇。高中畢業後,他考入上海滬江大學,因生物課成績優異,獲得了中山文化基金第一屆第一名生物獎。生物系主任勸他去美國學習生物專業。但自幼在困境中成長的林榮東,深知窮人缺醫少藥的艱難和痛苦,他謝絕了老師的好意,還是堅定的選擇了學醫的道路。‘在醫學上為什麼獨獨選擇了婦產科這門學科呢?’我們好奇的提出了這個問題。林老說:‘我當初立志學醫就是為了“救人”,而婦產科又是與廣大婦女、嬰兒的命運緊密相連  相似文献   

12.
“這張攝的是我校高級班同學在表演,這張攝的是我校參加香港電台神奇樂穿梭的一羣小朋友。”陳寶珠女士拿着一些彩照自豪地說。她長得嬌小美麗,交談中不時插入幾句英語或廣東話,彷彿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陳女士十二歲開始學習舞蹈。那時候她以爲跳舞就不用讀書了,以後才慢慢體會到其中的甘  相似文献   

13.
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偉大歷史功績,是我幼年時代從父母的教誨中記取在心頭的。隨着年歲的增長,我對先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對先生的革命思想尤為景仰。當影片《孫中山》的導演丁蔭楠選中我扮演孫中山時,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我從小就崇拜的革命偉人,現在由我來扮演,並有機會去研究、探索先生的理論,把先生的光輝形象儘可能真實地、藝術地重現在銀幕上,真是三生有幸!憂的是,先生是世界偉人中的佼佼者,是後  相似文献   

14.
金陵刻經處     
在南京中山東路一片樓叢中,藏有一所寧靜、典雅的院落,矮牆迂迴,曲徑通幽,宛如一座放大了的盆景,這就是已有一百二十年歷史的金陵刻經處,也是我國目前唯一刻印流通木版佛經的場所。創始人楊仁山金陵刻經處的創始人是清末著名佛學家楊仁山居士(一八三七——一九一一年)。他是安徽石埭人,自幼聰慧過人,十四歲即能詩善文,二十七歲時得佛經《大乘起信論》,遂屬薏佛學。上世紀中葉,楊居士舉家移居南京。他搜求佛典,飽覽經史,立志於佛學研究。由於當時時局混亂,許多佛敎典籍毀於兵火,無經書流通,楊居士乃邀集王梅叔等人發動募捐,於一八六六年創辦“金陵刻經處”。  相似文献   

15.
廣東省政協副主席李潔之先生,現年八十六歲。他在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四年孫中山先生任非常大總統和大元帥時期,曾任大本營警衛團的排長和粤军第一師步兵第三團的連長,擔任中山先生的拱衛工作。今年是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二十週年,本刊記者羅淵祥、劉臣特意在廣州訪問了李潔之先生。李先生就祖國統一問題談了自己的意見。現將談話記錄整理如下,以饗读者。  相似文献   

16.
在美麗的南京大學校園内,有一座二層小樓,這便是南京大學出版社的所在地。在一排排陈列書櫃裏,有一本装幀精美的書法專著《中國書法三千年》。這是已故印度尼西亚華僑、著名書法家凌雲超先生生前數十年書法研究的結晶。這本書法巨著系統地評述了我國三千多年來百家書法渊源及演變,内容豐富,文筆生動,多有独到見解。 時惠榮社長介紹說,随着海峡兩岸交往的增加,南大出版社把目光引向兩岸文化學術交流,目前,我國第一部全面研究著名台灣籍作家許地山的專著《許地山研究集》已經發排。這本書滙集了大陸、台灣、香港和海外華人學  相似文献   

17.
書訊     
《龍騰虎躍中山城》反映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故鄉——廣東中山市改革開放十餘年來發展狀况的《龍騰虎躍中山城》一書於去年十月出版發行。近十餘年來,中山市的工農業生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一九九○年工農業生產值達七十五億一千萬元,比改革開放前翻了三番。中山市也跨入了全國三十六個先進城市的行列。《龍腾虎躍中山城》一書以報告文學的形式,生動、翔實描述了中山市三十個企業和單位的嶄新形象。讀者從中可以窺見中山市工業的整個面貌和發展歷程。此書將增進  相似文献   

18.
罗浮山麓*,白鹤樓裹,夜風吹拂,花影浮動。在東頭的客房裹,我們拜訪了在影片《孫中山》中飾演孫中山的劉文治。他的面孔曬黑了,那是在拍攝《孫中山》時南國陽光的親吻留下的痕迹。他的頭髮很奇特,額頂上的短得很,後腦上的却長出寸許。‘你們感到好笑吧?原來腦後的頭髮正長呢,幾天前我才請人給剪短了些。我前些日子扮演清王朝時期的孫中山,那時人們的腦袋是前邊光,後頭拖根長辮子的。’他一雙笑眼盯着我說。那眼睛炯炯有神,令人一看便覺得有九分像孫中山。  相似文献   

19.
孫中山先生是我國一位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是一位卓越的不屈不撓的革命實踐者。孫中山先生偉大之處,不僅在於他是中國革命民主派的一面旗幟,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結束了我國幾千年來封建帝制的統治;還在於他從事四  相似文献   

20.
被稱為“中山硅谷”的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坐落在三年前還是一片荒僻田野的中山港大道旁。它是一九九○年三月由國家科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人民政府三方商定籌建起來的。一年多來,開發區在進行基礎建設的同時開發科研生產項目。到目前為止,該開發區已與國內有關科研院校簽訂聯合開發項目的合同十六個。區內開辦投產的高技術企業三個。一九九一年實現產值八千萬元,稅利八百萬元以上。根據國家“火炬計劃”,廣東省政府提出了發展高技術產業的构想:在廣州、中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