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李磊 《党的文献》2012,(2):41-46
从现已公开的文献资料看,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中,任弼时最早使用"执政党"概念,并将之作为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定位;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先明确使用"执政的党"概念;邓小平对"执政党"概念的阐述最为集中也比较深刻;刘少奇在1962年全党反思"大跃进"错误的关键时刻两次使用"执政党"概念,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朱德、陈云虽未直接使用"执政党"概念,但都有着明确的执政党意识;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执政党"概念,但对此采取了既不明确肯定也不否定的默许态度。对"执政党"概念的认识和使用,本质上是如何看待"革命党"和"执政党"的关系问题。建设一个永葆革命本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应当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党会不会犯错误,执政党及领导人为什么会犯错误?应该从中接受什么经验教训?邓小平在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思考和正确总结后,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制度建设问题。执政党的制度建设成为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效率与公平是当今任何社会、任何执政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把握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一个政党持久执政的关键.在这方面,国外一些执政党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4.
巩固和加强执政党的阶级基础问题,始终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深刻认识新时期巩固和加强执政党阶级基础的重大意义第一,只有坚持以工人阶级为党的阶  相似文献   

5.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 ,敏锐地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总结党成立以来 ,尤其是执政 5 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 ,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 ,和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极大地丰富、发展和创新了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成为新世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 ,推进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理论武器。一、对执政党的性质作出了新概括 ,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执政党的性质是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6.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执政党建设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提出的新课题。为此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认真研究经济问题和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执政党利益整合视角的社会管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贯穿于社会管理之中。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进入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执政党社会管理遇到了许多不适应问题。执政党只有调适整合功能,改进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才能实现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实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赵耀 《唯实》2011,(5):14-17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贯穿于社会管理之中。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进入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执政党社会管理遇到了许多不适应问题。执政党只有调适整合功能,改进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才能实现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实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执政党建设的"伟大工程"。执政党建设的伟大工程,含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和哲学意蕴。首先,执政党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体现为唯物史观的哲学意蕴和对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化用;其次,对坚定理想信念的强调和严于律己的道德要求,具有深刻的道德哲学意蕴;再次,对崇高事业和高尚人格的要求,则表达了人生哲学的意蕴。  相似文献   

10.
朱修国 《新视野》2003,2(3):39-40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努力探索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道路的阶段、拨乱反正和开辟执政党建设正确道路的阶段、执政党建设问题被提到突出地位的阶段。通过对执政党建设理论发展历史的梳理,我们对这一理论不断发展创新的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关于围绕经济建设抓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理论问题尚未有过全面的探讨,因此本文就邓小平在这方面的有关论述试作初探.一、执政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邓小平从多方面深刻地论述了执政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的思想.(一)执政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邓小平针对我们党曾在相当一个时期把阶级斗争当作执政党的中心任务的做法指出:“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的中心任务已经不同于过去”.邓小平从社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刘益飞副教授所著的《党员主体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它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涉及了许多过去很难涉及的一些问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政党建  相似文献   

13.
借鉴国外执政党经验教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概念。我国改革和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面临着公平与发展问题,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建好执政党等重大问题。它还深刻分析了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和实现执政党建设的根本目标,并全面部署了新世纪新阶段执政党建设的新任务,特别强调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纲要》紧紧围绕执政党建设这个主题,反复强调:“一定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  相似文献   

15.
执政党时刻都与执政环境发生和保持着有机的联系,执政环境对执政党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执政党的方针政策也深刻地影响着执政环境。本文通过对执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构成要素的系统分析,在阐释执政环境与执政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新变化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根据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党所处的环境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重大变化,在深刻总结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规律进行新探索的结晶,它把我们党对执政使命、执政宗旨、执政方式、执政资格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执政使命提升到新的时代高度。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肩负起富民强国的使命,这是党执政的首要问题。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党作为执政党在国家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党的执政使命从根本上说就…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党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四中全会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所处地位的判断更加准确,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执政使命的担当更加自觉。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执政条件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总结和梳理执政党建设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运用这些经验解决执政党建设面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共产党内较早提出"执政党"概念的领导人,任弼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许多思想并作了诸多探索。主要包括执政党中心任务的转移、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转变、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和修养等方面。这些思想深刻而独特,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有现实启迪。研究这些思想,对于新时期加强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麻秀荣 《奋斗》2010,(3):42-44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这是在科学把握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和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作出的战略部署,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