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黄利剑 《传承》2007,(6):58-5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含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方法,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建堂 《青年论坛》2006,(5):134-136
媒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创新报道形式,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就如何报道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将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纳入了“十一五”规划。凸显了乡风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乡风文明是变革农村生活方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如果说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那么乡风文明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和思想道德基础.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持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重大部署,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如火如荼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喜人。为配合做好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本期特刊发自治区主席陆兵2月27日在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发展壮大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统一战线也产生了新的要求.统一战线要在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机构完善等方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近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我们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定位,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和深刻内涵,从地方人大工作的实际出发,立足本职,努力发挥地方人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华 《当代广西》2006,(8):15-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在八桂大地上越来越响!2月2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南宁召开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动员大会,公布了试点地区新农村建设蓝图。此举标志着我区新农村建设拉开帷幕,步入正式实施阶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建设好我区广大新农村,自治区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强调要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和意义,农村城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目标,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为指导,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以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动员和组织全省人民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与任务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省现代化进程中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农村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立足本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年初,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在北京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来自中央部委、研究院所和三农实践第一线的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分别就村民自治的形式、乡镇政府功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展开了讨论,在若干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研讨会加强了学术界内部、学界与政策制定部门、学界与基层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扩展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视角,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交流,对实践部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短短的20个字概括了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勾勒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在20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党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赋予它新的思路、新的标准、新的任务。而从建设思路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历史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晓云 《政策》2006,(8):4-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一、深刻把握统一战线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责任。统一战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境。…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途径,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各地试点,但在试点中却面临种种运行困境,这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本文以中部地区W省为例,通过对中部地区试点县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困境,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破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困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程瑞巧 《前沿》2006,(11):224-22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本文试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意义、特点以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认识等多方面剖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黄志谋 《当代广西》2007,(12):41-41
来宾市兴宾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提出了“五个一”要求,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任务,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普遍拥护。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想就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和社会主义农村问题的有关论述,掌握规律性的认识,深化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海南省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上的积极有益的探索,谈几点看法。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完成这一艰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而党要做到领导有方、执政有效,最根本的就在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建设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体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整体水平,创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韩芬 《传承》2012,(4):42-4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论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涌现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基本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二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