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甜蜜的负担     
父亲是个机关干部,平日工作很忙,很少顾家。母亲是个售货员,虽然少有空闲,但在家的时间还是较多的。在我3岁那年的秋天,父亲出差了,母亲也到外地学习一年。没有办法,只得将我“寄存”在乡下外婆家里。外婆精心呵护着我,但是她不大善于调理幼儿的饮食,所以那两个月里,我经常得病  相似文献   

2.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妮亚·斯米茨童年的时候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农场里长大的。那时候她在农场附近一个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她父亲问她为什么哭泣。她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们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完她的哭诉后,没有安慰她,只是微笑地看着她,忽然他说了一句:“我能够得着咱们家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3.
从有记忆,钻煤窑的父亲和目不识丁的母亲,就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对我说,你们算是赶上好日子啦……什么不受大小资本家和地主老财的欺辱了,不用“逃难”不会被抓“壮丁”了,将来可以上学读书了……“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罐里”,仿佛成了我们这些与新中国同龄人全部命运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二)     
气回娘家有一个年轻妻子,她丈夫每晚连续看电视里的拳击节目,什么也不顾。她一气之下回到娘家。一进门,只见父亲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也在看拳击节目。她问:“妈妈呢?”她父亲头也没回,说:“到你外婆家去了。”两只酒杯小幽默审判员威严地问:“被告,你为什么向那人扔了两只酒杯?”“因为第一只没有打中他,审判员先生。”小幽默(二)  相似文献   

5.
正父亲是军人,我是1964年父亲任空军中尉时出生的。1971年的冬天,我放学回家,见到了身穿军装的父亲。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他。他入伍15年,按部队规定可以把家属、孩子带到北京去生活。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后,有几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第一件就是教我学会了做饭。父母的工作非常紧张,又有了小妹妹,没有时间照顾我们,父亲便教我做一些家务,起初我不太愿意,也不愿意管妹妹,只想和小伙伴们  相似文献   

6.
章易  向群 《海内与海外》2004,(11):16-19
2004年6月1日早7时,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停止了呼吸,享年82岁。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文艺界的楷模,人们追忆她一生的往事,铭记着她的音容笑貌……从艺生涯1923年9月15日,常香玉出生在河南省巩县董沟一个贫苦人家,原名张妙玲,小时跟母亲靠要饭度日。香玉的父亲也曾唱戏,后因嗓子受伤,就在戏班里做打杂。1932年,父亲为使她不做童养媳,把9岁的她领上了戏台,父亲认定“人是苦虫,非打不成”这句话,常把香玉打得皮开肉绽。当时父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可让你跟我学戏被我打死,也不能让别人把你给打死。”开始香玉…  相似文献   

7.
金陵城内有二女,一推,一功,奖学爱父唱唱,吟吟,拍昆曲;父爱深似海:一稚女专“夜光”,一幼女号“明珠”,话说是“夜光明珠,在明掌上珠”……这是法国籍华人成之凡女士缅怀父亲的诗句。“一稚”即稚历(之见);“一幼”即幼殊。“夜光”是《世界晚报》副刊名;“明珠”是《世界日报》副刊名。在稚、幼的孩提时代,父亲曾这般亲见地称呼她们。之凡、幼殊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湘乡。父亲成舍我是我国著名的老报人,新闻教育家。母亲杨日(致殊)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数学系,是“五四”运动时期活跃于学潮中的新女性,也是成舍我早…  相似文献   

8.
刘德良 《新青年》2004,(2):20-21
事实上,父亲和母亲是没有爱情的,如果说有,那也只能算是一种亲情和责任,是一种自然而又质朴的情感流露。也许,父亲和母亲就像是两株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庄稼。他们相互守望,相互搀扶,然后,再一起走完那艰辛而又坎坷的一生。总之,父亲和母亲不会像现在的人那样甜言蜜语和山盟海誓。他们更不会说“我爱你!我想你想得要死!”之类的话语。在父亲的眼里,母亲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女人,是一个能够为他生儿育女和同葬在一个坟墓里的人。而在我母亲的眼里,父亲也不过就是她的一个男人,一个能够与她共担风雨和同撑起一个家的人。父亲就像是一片天,能够让我的母亲活得踏实和知足,而我的母亲也会给我的父亲滋养和快乐。  相似文献   

9.
情像一座城市,总有一些人出来,也有一些人进去。当许多年过去以后,当新鲜的记忆老去时,想起当年的朋友,心里常常泛起温情的涟漪,他或是她,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想起他们,就像是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娟子是我大学时代的朋友,尽管过去了十几年,但我仍然能记起,她向我憧憬爱情的那个晚上的情景。那时候我们都在上大学,上学的时候,我在她的下铺。那时候刚刚放完暑假,我和娟子是老乡,我们乘同一列火车返校,寝室里的其他6位还没有回来,那天晚上,房间里只有我和娟子。在没有其他人的晚上,我们好像一下子变成了亲…  相似文献   

10.
岁月如“白驹过隙”,我第一次在北京过春节,应该是55年前吧!1953年元月5日,我们这些孩子在重庆度过了三年欢乐时光后,全家搬进了北京。记得当时中央派了一架老式美国小型运输机,把奶奶、父母和五个孩子接到北京。当时小弟刚刚出生,还在襁褓之中。同机的还有被调入北京将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孙志远伯伯一家。飞机经过武汉停留了一天后,直飞北京。到京后父亲万里即被任命为中央建筑工程部第一副部长,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华侨的女儿,祖居云南腾冲县.祖父早年留学日本,学成后回国以行医为主,并为家乡的解放事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云南解放后,被选为县政协副主席,“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我父亲。伯父和许多亲属,都分别侨居在日本、美国和缅甸等地.我的母亲是一名列车员,是她领着我们姐弟二人相依为命,度过一段很艰苦的时光.那时,“海外关系”的帽子,给我的家庭罩上了阴影特殊的家境磨炼了我的性格,母亲走班的时候,我要照顾弟弟,母亲到站,我就去站台接她.从耳儒目染的接触中,使我对母亲的热爱上升到对列车员工作的羡慕,我想长大了…  相似文献   

12.
《北京社区报》的总编辑王小娥,20多年前我就认识,那时她刚到《民政之声》报工作,她是年轻的副刊编辑,我是被约稿的作家。但读小娥的散文却是近两年的事,她在副刊上开了个“临窗絮语”的专栏,至今竟然坚持了300多期两年之久。于是,这300多篇“絮语”的精华部分,汇集成散文选《临窗絮语》(新华出版社),我也从小娥的作者变成了小娥的读者。  相似文献   

13.
母亲生养了四个子女,父亲去世得早,为了把我们拉扯大,她含辛茹苦,曾经吃了不少苦。刚参加工作时,因为有了经济能力,每到发工资那天,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邮局给母亲寄钱。寄出汇款单后,心中顿生快慰之感。当然,那小小的附言条,也就成了我倾诉思念的一块宝地,内容大多是祝福和问候。可眼下,工资升到四位数,我却与“汇款单”日渐疏远,“附言条”也变得愈加陌生。每次与母亲在电话里交谈,她总会说:“不要寄钱,我有!”这便成了我“不再寄钱”的理由。我知道,年近八旬的母亲确实不缺钱,每月有700元退休金,身边的儿女们也常给她一些钱。虽然如…  相似文献   

14.
兄弟姐妹8人,她在家中排行老五,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一类人,再加上别人总说“小秋在这些孩子中长得最丑”,让她感到非常自卑。在她六七岁的时候,父亲带着她的两个妹妹去看杂技。她也闹着要去,父亲很不高兴地答应了。但她没有看出来,仍兴高采烈地跟在了后面。看完杂技,父亲买了两块西瓜发给两个妹妹。父亲是铁路职工,每月工资50多元,应该不差她的那一块西瓜钱。她很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能跟着去玩就满足了,也没表示不同意见。但回到家后,父亲竟然笑着对她说:“小秋,告诉你妈妈,西瓜甜不甜?”…  相似文献   

15.
时尚老妈     
程吴 《新青年》2005,(1):14
老妈今年54岁了,1951年出生,属兔。以前老妈并不时尚。她早年插队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场,以后随夫工作江西,尔后随夫工作苏州、上海。她的经历注定她不时尚,不追求时髦。她的人生约制她简朴、务实、上进。即使至改革开放,她依然“涛声依旧”,不尚首饰,不画眉涂唇,尽管在1975年嫁给我父亲的时候,外婆给了她锁片、项链、手镯、戒指,她藏得严严实实。直到社会上流行首饰,父亲手中拮据,感到愧对老妈,说:“结婚到现在,我还没给你买过首饰纪念,是不是今年我们省一点,买个戒指?”老妈这才给老爸说:“不要,我出嫁时妈妈都给了我,留留纪念而已。买这不实…  相似文献   

16.
今日柬埔寨     
阿美:12岁被迫卖童贞 阿美家乡在金边南部靳多省,父亲是个贫农。看她长得胖嘟嘟,十足小女孩模样;真难想象她有这么多惨痛经历。“第一次我是自愿的,家里穷,又没有钱,我也没生妈妈气。” 当年只有12岁的阿美并不知道陪人睡觉是什么意思,只是天真地想可以让妈妈多点吃,多点穿。  相似文献   

17.
有一些俏皮话是出处不明的,但流传甚广,自成其说。例如:“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面对此说,我要另倡新议地讲:“老婆也是自己的好。”就我而言,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要一诉衷情,论其究竟。谈一谈刚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1998年度“友谊奖”的我的贤内助。我的爱妻苗丽华,温柔大方,慧美过人,其父是北京人,她从小随父母迁居美国东部宾西法尼亚州,在一个没有其他东方人的美国乡村环境里长大。她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三个妹妹,两个弟弟。五十年代从亚洲移民美国的家庭往往都是从零起步,家中人人要艰苦奋斗,力争上…  相似文献   

18.
一傍晚,城市的天空烧成橘红色。下班回家,走到地铁站入口处时,一阵清香吸引了我匆忙的步履。一个卖花的小女孩蹲在墙角,篮子里的栀子花开得正灿烂,见我走近,她不住地夸这花好。我说:“我姐家的栀子花开的时候,比你的还要漂亮。”女孩摇头,表示怀疑。她不认识我姐,当然不信。傍二姐是抱养来的。母亲和父亲结婚好几年没怀上孩子,乡亲们都说,只有上辈子做了缺德的事才会遭此报应。这让父母很丢人,天天烧香拜佛,却始终不见菩萨显灵。不得已,母亲托人从几十里外抱养了一个女孩,就是姐。父亲仍不死心,又带着母亲上了好几趟省城,看老中医。两年后,…  相似文献   

19.
早上刚上班就被项楠叫到了办公室,他表情严肃地对我说:“典典,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女朋友了。”我的嘴巴张得就像晒在河岸上被搁浅了的鱼,半天都回不过神儿来。项楠是这家只有10个人的动画公司的法人代表,我是公司的行政秘书,项楠是我的米饭班主。可是,尽管如此也不能他说我是他的女朋友就是呀,我可不是那红楼梦里的丫环,买进府说赐给谁就赐给谁!想到这儿,我立刻吹眉毛瞪眼珠子准备上演一出“俏丫头拒婚”,谁知我表情还没调整好,项楠就开口了:“我奶奶病了,她希望我带女朋友回家,你就临时客串一下吧,工作时间之外我付你加…  相似文献   

20.
我和文琪的恋爱,和风细雨,挺顺利的。但我总觉得,还欠缺点什么。我们可以手拉手散步、看星星,甚至坐在沙发里互相抓痒痒,彼此打成一片,笑摔在地上……其实,每次闻到她的体香时,我就有一股强烈冲动,想紧紧地抱住她吻她,特别是她那鲜红欲滴的唇,可是几次我喘着粗气想“下嘴”时,都被她用尽吃奶的力气推开,而且还挺生气的,这令我有点怵。我很在乎她,我担心她因此不再理我,甚至把她给“吓”跑了。所以,我一直忍着,控制着满腔热情,不轻易让它爆发。这个夏天的晚上,天降暴雨。我们在郊外的一个亭子里避着,怕她着凉,我们靠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