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史兰 《黄埔》2014,(1):80-81
“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是毛泽东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  相似文献   

2.
正曾购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两本《读党史》小册子。第一辑是《从望志路到南湖》,第二辑是《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其中,第二辑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毛泽东为黄埔军校招生的事情。而且说,当年的毛泽东,就是黄埔军校的"招生办主任"。我到图书馆查阅了一些其他资料,证明确有其事。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3.
杭元祥 《黄埔》2013,(6):54-56
毛泽东为黄埔军校招过生,是不争的史实。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记述毛泽东生平、思想、业绩的《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有关毛泽东为黄埔军校招生的记录有三条,均发生在1924年。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 《黄埔》2014,(2):61-70
正记者:黄埔军校是什么时候开始创办分校的?共办了多少所分校?陈宇:1924年8月,黄埔军校增建校舍于黄埔长洲岛上平岗、蝴蝶岗和海军学校旧址等一带,时称为"分校",这是黄埔军校最早有"分校"之称谓。11月27日,黄埔军校在广州北较场原湘军讲武堂旧址成立陆军军官学校分校,简称省分校。次日,黄埔军校第2期工兵队学生曾由黄埔岛迁往此分校受训。12月底,军校共产党人秘密组织"火星社",省分校正式成立。1925年1月4  相似文献   

5.
贾晓明 《黄埔》2020,(2):89-92
1926年3月17日,刚刚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政治部主任的蒋先云,在广东潮安县第1师驻地,主持举行和其他部队官长的联谊活动,旨在增进团结、加强合作。蒋先云是黄埔军校发展史上一位重要人物,被誉为"黄埔三杰"之首,早年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被称为"蒋介石的第一门生",牺牲时年仅24岁。关于其对黄埔军校的贡献,已有诸多研究,不再赘述,本文试从蒋先云作为学生运动先锋、工人运动领袖、革命军指挥员的史实以及家庭背景做一梳理,以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在历史长河中,80年不算长,但中国在这短短的时光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日新月异,13亿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阔步前进,在各个领域攀登世界高峰,力争建成美好富强的新中国!黄埔军校的校训:“精诚团结”,“爱国家爱百姓,不要钱不要命”,不容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图救国救民事业。毛泽东在1939年撰稿指出“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1994年江泽民同志题词:“发挥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黄埔军校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崇敬,各级领导在报告讲话中,常…  相似文献   

7.
徐小岩 《黄埔》2012,(1):24-25
黄埔一期学生、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将军曾充满感情地撰文,讲述其父母回忆报考黄埔军校及在校生活的往事。现摘录如下,作为本期特别策划"我的军校生活"之开篇:  相似文献   

8.
刘建华 《小康》2011,(10):32-35
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广州一直是引领风潮之地。百年之后,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不仅要把"辛亥"这张名片擦亮,还准备在这张名片上增添一些新的内容,这些变化未来十年将在黄埔军校所在地长洲岛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6,(5)
正严重是黄埔军校初创时期的著名将领,先后任教练部、教授部主任,学员总队长。他为人正直、坚忍不拔、爱兵如子之风范,赢得了黄埔军校早期师生的崇敬与爱戴,被称誉为"黄埔良师",是那个时期的"军人典范"。作为黄埔教官,严重不仅善于教学,还以为人清廉,办事公道的优良品格"为人师表",受到黄埔师生的广泛赞誉与长久怀念。值此黄埔军校创建92周年之际,特撰文缅怀"黄埔师表"严重先生。  相似文献   

10.
黄哲嗣 《黄埔》2011,(6):52-53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的烽火迅速燃遍祖国大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不少知识青年积极报考黄埔军校第十四、十五、十六期,在这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军校里接受正规化的军事训练。一、抗战之需要黄埔军校在三十年代曾是世界著名军校之一。因此,她的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在一般情况下为三年或三年半。但为了适应抗  相似文献   

11.
张宇春 《黄埔》2011,(6):40-41
王月科,系黄埔军校成都本校二十三期步科毕业,后随军校集体起义、赴朝参加"鱼隐山反击战"等著名战役。2011年5月12日,我们采访了王月科老人,听老人讲他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1948年我19岁在陕西榆林上中学,在此期间黄埔军校来当地招生。我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报考了黄埔军校,被录取后转到成都本校步科学习,编入二十三期一总队步兵大队一中队。1949年四  相似文献   

12.
1924年1月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闭幕。会后,与会的湖南代表——著名共产党人毛泽东、夏曦、袁达时等欣然接受了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的委托,为军校介绍、推荐优秀生源。毛泽东等回到湖南后,即以组织的名义积极缜密地动员湖南的有志青年报考黄埔军校。笔者查阅《陆军军官学校第一至第四队详细调查表》,在学员亲笔填写的“入校介绍人”一栏,发现五名湖南学生的入校介绍人中都有毛泽东的名字。这五名学生是:蒋先云湖南省新田县人。1902年生。1922年毕业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曾任湖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1921年10月由毛泽东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邵力子是近现代中国著名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与苏联十月革命较早的传播者,他参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早期活动。他于1925年5月任黄埔军校秘书处处长、秘书长,继任政治部主任等职,对于黄埔军校有过擘划献策之功。他长期主张国共两党问题政治解决,致力于《双十协定》之签订,因而获得"和平老人"称誉。本文根据  相似文献   

14.
正陈诚(1898~1965),浙江青田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作为黄埔军校的教官,陈诚自黄埔军校成立后一直就是蒋介石的心腹之一,其领导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称。"土木系"将领主要出身于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因"十一"组合为"土"、"十八"组合为"木"故而得名。其主力在淮海战役时被解放军消灭。无论在史书上,还是在人们的印象中,陈诚始终被人们视为蒋介石的股肱和心  相似文献   

15.
文老是毛泽东的表弟,与毛泽覃一同报考黄埔军校。曾系国共两党跨党党员,随朱德参加过南昌起义,脱党后被戴笠看中,进入军统,官至中将。淮海战役被俘后态度强硬,拒写悔过书。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文天祥的第23代孙,你们毛家还跟我家攀亲,娶了我家的文七妹呢!"  相似文献   

16.
单补生 《黄埔》2014,(6):123-127
正在笔者所收藏黄埔军校教程中,开本最大的当属8开本《联合兵种之指挥与战斗附图》(以下简称《附图》),横27厘米,纵34厘米,精装彩印,计70页。民国二十四(1935)年十二月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都分校印行。虽然《附图》落款是成都分校,亦未说明版次,但黄埔军校史料佐证是再版,而初版源于南京本校。自黄埔军校迁址南京后,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战斗形式已呈现出诸多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20,(2)
正2014年,在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史料性增刊《黄埔军校史料汇编》(珍藏版)。内容包括:黄埔军校同学录(本校1至23期),黄埔军校本校、分校概况,黄埔军校校令、军令、宣言、公告、校规、条例汇编,黄埔军校军歌集,黄埔军校大事记等。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增刊《抗战中的黄埔师生》《我的抗战——黄埔师生口述抗战历史》,充分展示黄埔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大力宣传黄埔师生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18.
陈宇 《黄埔》2023,(1):62-66
<正>“纸老虎”的概念,在中国明清小说中即有之。“纸老虎”论的集大成者是毛泽东,他在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国共产党人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有蔡和森、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等,时间在1922年至1925年之间。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的聂荣臻也较早地在课堂讲稿里使用了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的一个特点是牺牲个人、维护组织,这个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尼克松对他有一段评价。尼克松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中国,与毛泽东、周恩来有过多次接触。尼克松说:"毛泽东是一团烈火,周恩来是一个控制火势的人。"周恩来在我们党内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的实质就是"高度聚焦"。我在这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长征之初,博古是中共中央负总责的人,长征之前毛泽东给博古写了一封信,他  相似文献   

20.
贾晓明 《黄埔》2014,(5):79-80
1925年11月12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复办,开始正式招收学生。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政府和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指挥部为培养革命武装力量创办的黄埔军校第一所正式分校,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政府在粤东的军事摇篮。据《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记载:"该校之有分校,当自潮州分校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