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利权是专利人对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利于实际应用的智力劳动成果享有的法律权利.针对当前存在的专利意识普遍淡薄、专利保护技巧匮乏、专利审查方式滞后等问题,就要完善专利保护体系,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专利保护法的透明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及时申报专利.  相似文献   

2.
专利保险有助于优化专利激励功能,专利保险与普通有形财产保险相比有其独特性。我国推广专利保险的主要困难和障碍:专利保险市场需求不足;专利保险的保险费太高;专利保险市场化运行程度不高;保险公司对专利保险的推广运营比较谨慎;专利保险的推广模式有待完善;在某些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专利侵权风险大,影响保险人承保积极性;专利价值难以评估等。为了能有效实施和推广我国专利保险制度,必须结合专利保险的优缺点与我国企业专利保险需求,发挥保险公司金融优势和专利中介服务业务优势拓展专利保险,完善并推进专利保险制度,进而优化专利保护机制以支撑产业技术创新,完善我国驱动创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基因专利保护制度是法学界关注的新课题。本文从基因技术的可专利性、基因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基因专利的归属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分别论述了是否应给予基因技术以专利保护、如何审查基因专利申请、以及基因专利成果利益分享问题 ,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小企业作为我国技术创新主体,对于专利有效运用、管理和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建立一个合理的、完善的、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专利预警体系,不但有助于中小企业系统地开展专利技术的开发,制定科学的专利战略,更有助于企业提升专利战略敏感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5.
基因专利保护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专利保护制度是法学界关注的新课题。本文从基因技术的可专利性、基因专利申请实质审查、基因专利的归属三方面展开分析,分别论述了是否应给予基因技术以专利保护、如何审查基因专利申请、以及基因专利权归属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1985年开展专利工作以来,高校在专利申请和促进技术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不仅是国家专利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虽然高校专利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客观上缺乏系统性,为了更好地为高校专利工作服务,高校应建立投资人与专利所有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并加强教师的专利意识培养,建立专门的专利组织机构,制定积极的专利政策,以促进高校专利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专利法再次修改时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我国对专利权的保护主要有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两种形式。关于行政保护 ,应确立专利管理机关行政执法地位 ,赋予其行政处罚权。关于司法保护 ,应确认间接侵权制度、取消专利复审终局裁定之规定 ,完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建立法定赔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专利领域由刑法规制的犯罪目前只有假冒他人专利罪,更为常见的侵犯专利权人独占实施权的行为一直被置于民事救济和行政救济的保护下,专利侵权行为犯罪化的问题值得探讨。以犯罪圈的划定、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和刑事政策的指导为视角来进行专利侵权犯罪化的边缘性审视,应限制性地设置侵犯专利罪,将情节严重的专利侵权行为纳入刑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世界贸易不可逆转的潮流,而电子商务网络创新的保护问题也随之被提上具体日程。本文从经济学上“技术创新产权”的概念引入,对电子商务网络创新适用技术创新产权进行论证,进而阐述网络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最后提出专利保护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专利渔翁"是当今专利领域面临的国际化难题。"专利渔翁"的存在本质上实为专利侵权救济中永久禁令的法律工具化结果。具体而言,"专利渔翁"是基于专利强势保护趋势盛行、专利爆炸性增长、专利质量急剧下降和专利赔偿溢价猛增等因素而产生,其负面影响渐次扩大,日益威胁到社会实体经济产业的发展、危害到技术创新的效率、阻碍了"专利丛林"问题的解决。对"专利渔翁"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是寻求制度上应对策略的必然之举,同时也有助于专利救济理论体系的重塑和禁令制度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纵观社会各界对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专利保护的激烈争议,究其本质是不同社会主体之间不同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冲突所致。在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的专利保护中,个人与社会公众、专利权人与人类胚胎干细胞提供者以及不同国家之间是主要的三对的利益冲突主体。对于这些主体间的利益平衡,不仅应保证专利保护范围的与时俱进,也要建立配套的公共管理机制,以实现各方面利益的动态平衡,并抓住机遇,完善专利制度,以占据世界再生医学产业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专利保护的实际效果不仅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程度,还与执法强度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随着中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的专利相关法规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同时,本文在既有GP指数基础上引入专利执法强度的概念,以每5万人所占律师比例、人均GDP、专利有效数/专利申请数和专利侵权结案率作为测定专利保护强度中执法力度的指标,经过本文的专利保护强度的测定得出中国专利的执法强度约为0.57左右,在专利法规已与国外专利大国差距不大时,更需要提升的是执法强度,藉以构建良好的专利市场环境,才能显著提升中国专利保护的效果。此外,本文还发现中国在专利相关法规修法之后短期会呈现较高的专利保护强度。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各国都将商业方法视为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予专利保护。随着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美国联邦巡回法院在State Street Bank案中彻底废除了"商业方法除外"原则,只要发明具有实用性即可授予专利。与美国不同,欧盟在承认商业方法专利性的同时,仍强调发明的技术性,只有具备"技术特征"、作出"技术贡献"的发明方授予专利。根据我国的专利传统和产业发展水平,一方面应借鉴欧盟坚持"技术特征"的资格要件,另一方面以发明整体"非显而易见性"作为创造性标准,同时还应完善商业方法专利授予程序,以堆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4.
反向给付协议是由药品专利权人向可能侵权的仿制药厂进行给付寻求和解的协议,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药品专利的特殊性,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强化了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动机.反垄断法对其规制是保护与促进药品竞争的必要保障.通过对美国与欧盟规制原则及规制标准展开的比较,我国未来应采纳合理原则,围绕反向给付协议的形式、价值及专利有效性等要素展开具体的审查,以判断其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从我省的专利保护状况和有关数据,分析我省的专利保护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相关的法律问题;入世给我省专利保护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宣言》的公布到《关于TRIPS协议和公共健康多哈宣言第六段的执行决议》的达成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公共健康和药品专利保护问题上进行了艰难的谈判。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 ,专利保护和科技创新的关系都是相对的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不能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保护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7.
《刑法》分则中对“假冒他人专利罪”的规定十分笼统,使该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存有诸多争议。假冒他人专利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其实质则在于将一项不享有专利权的产品或方法冒充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因此,假冒他人专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谋利为目的,在自己制造和销售的产品上使用专利权人专用的专利标记或专利号,或将自己使用的方法冒充他人的专利方法的行为,据此,该罪区别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在专利权保护期间擅自实施其专利的专利侵权行为;区别于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为专利产品、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为专利方法的冒充专利的行为;以及区别于引发专利权归属之争的骗取专利权的行为。现行《刑法》对“假冒他人专利罪”的规定在文字和功能两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应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冒充专利的行为、亲告罪的设置等方面作修改,以期专利权刑法保护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确定专利犯罪时,不仅要考虑刑法必要性原则,还要兼顾专利权本身的特殊性.刑法必要性原则要求专利犯罪应以严重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为基本规制对象,专利权在取得和行使上的特殊性不但进一步佐证了规定假冒专利罪、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违规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必要性,而且要求对欺诈取得专利权行为也应规定为犯罪行为.专利权效力与保护范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专利制度内在构造的特殊性均表明不应将专利侵权行为犯罪化.虽然我国专利犯罪已基本确定,但《专利法》与《刑法》在专利犯罪的规定方面存在惯性脱节.鉴于《专利法》的修订较之《刑法》会更为频繁,因而应以《刑法》为基础对专利犯罪加以整合,以维护立法统一,便利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专利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专利权的法律保护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有专利权人主观原因,企业运作方面的原因,也有立法不足和执法不力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在提高专利权益意识,明确专利行政执法职能,理顺侵权赔偿途径,完善行政保护程序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努力谋求专利权保护制度国际化的相近背景下,海峡两岸专利法有了更多的共同点。《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两项协议的签署,更是为两岸知识产权合作进入制度化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后ECFA时代两岸专利法越来越趋向调和,这有利于两岸专利保护合作机制的建立。然而海峡两岸现行专利制度仍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仍有所不同,这将阻碍两岸间的科技合作与经贸往来,在未来修改之时,两岸应互相借鉴,以顺应当代专利立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