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书金案的社会关注度之所以这么高,其实人们并不是真正关心王书金的命运,也不是关注这个案件本身,而是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人——聂树斌的清白。人们是想从王书金案的审理中,力求探知更多关于聂树斌案的信息。王书金案能给聂案带来什么影响呢?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从中发现聂树斌案的证据是不是铁证,即聂树斌案证据的客观性问题。首先审视石家庄西郊强奸杀人案(即聂树斌案)的犯罪现场勘查笔录、尸检报告等“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再就是王书金的相关供述与之吻合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24):10-13
作为发生在199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郊玉米地里一桩强奸杀人案的“凶手”,河北人聂树斌已于1995年被执行死刑。2005年,另一名河北人王书金被抓获,他主动供述曾强奸多名妇女并杀死4人,其中包括一起“1994年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奸杀案”,与聂树斌案高度重合。由此。“一案两凶”引发舆论长期以来对聂树斌案司法公正性的质疑。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王书金案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审理程序中,停滞不前。而在此前的一、二审中,王书金所供认的涉及聂树斌案的奸杀案,既未被公诉。也未被定罪。  相似文献   

3.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毛纺厂18岁职工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一起奸杀案凶手,仅仅用了61天,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案发后的第十年,系列强奸、抢劫、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赵志红落网,主动交代了其犯下的第一起强奸杀人案,而他对案件表述的准确程度远远超过了此前被执行枪决的呼格吉勒图,"呼案"真凶浮出水面。案发后的第二个十年,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  相似文献   

4.
王键 《民主与法制》2013,(24):17-18
随着聂树斌被执行死刑,石家庄玉米地命案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然而,2005年,一个叫王书金的“凶手”的出现再次将这起命案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南此,聂家、康家两家人原本已经恢复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断,和这个叫王书金的“凶手”的命运纠缠在了一起。然而,从2005年法院开审王书金案,到2007年全案搁置,王书金供认的石市玉米地案始终未进入司法程序。而在于书金案外,聂家和康家要求司法机关查清聂树斌、王书金谁才是杀害康某的真凶的努力从来都没有停止,司法进步的脚步也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5.
<正>1996年4月9日,年仅18周岁的呼格吉勒图在厕所发现一具女尸后向警方报案,但却被警方认定为凶。随后在短短61天的时间内,司法机关完成了侦查、起诉和审判,呼格告勒图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9年后,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的凶手赵志红供认其为"4·9厕所女尸案"(以下简称"呼案")真凶,呼案由此疑点顿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4年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案进行再审,判决呼格吉勒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市场经济全面运行的新形势下杀人案的新特点:持枪杀人案突出,杀人劫车案增多,毁、匿尸案增多和一案死伤多人增多;接着分析了新形势下杀人案的侦破难点:被害人身份难以确定,现场痕迹物证发现率低,对付流窜杀人案措施不力和地市间配合不力;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杀人案的侦查对策:领导上案,侦察措施到位,发挥刑事技术优势和广辟线索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7.
经过9天的艰苦鏖战,2013年7月26日,江西省婺源县公安局成功侦破“7·17”强奸杀人案。  相似文献   

8.
右耳 《人民公安》2006,(12):28-31
蓬安2003年“1·22”杀人案成功告破。三年来,这个在四川东北部这座小城闹得沸沸扬扬的一场宾馆裸尸案终于被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5,(1)
<正>呼格吉勒图18年沉冤昭雪引发人们反思。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发生强奸杀人案,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凶手,很快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时年18周岁。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赵志红所交代案件中就包括毛纺厂厕所女尸案。2014年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呼格吉勒图案,25天后宣布了判决结果:原审认定呼格吉勒图犯故意杀人罪、流氓罪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已经平反的冤错案中,在平反前就得到众多媒体的轮番报道,除了聂树斌案和呼格吉勒图案,数量三位的也许就是张志超案。聂树插案和呼格吉勒图案,都有疑似真凶出现,被告人也都已不在世。被告人在世、没有疑似真凶的冤错案件里,张志超案应该是被报道得最多的。  相似文献   

11.
万明之 《前沿》2006,4(4):158-163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刑法学界广泛关注也广受争议的理论问题。特别是能否将期待可能性理论运用于司法实践,更是热点问题,王斌余杀人案再一次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通过考察期待可能性理念的起源和发展及其理论价值,结合王斌余案,笔者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应该在中国刑法中得到合理的借鉴,并在立法和司法活动中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2.
被告张延,男,一九五五年生,捕前系工人。他于一九八一年七月十四日早四时许,在长春市胶合板厂北胡同拦路抢劫一妇女的手表,被治安执勤人员当场捕获。预审中,发现被告除这起抢劫外,还有在长春卷烟厂俱乐部附近强奸一女工的重大嫌疑。由于预审人员正确地运用了迂回渐进的策略反复审讯,迫使被告供认了这次强奸的罪行,继而又比较顺利地审出了被告另外九起强奸案(被告被判处无期徒刑)。运用迂回渐进策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2005年春节前,郑州市下属的荥阳市一个派出所在例行的春节前治安大检查时,发现当地砖瓦窑一个操外地口音的人王书金行迹可疑:他只要听到附近有警车响就吓得钻到窑里躲起来,走路看见前面过来一个警察就躲到庄稼地里去了。这种现象引起当地警察的注意,随即被传到派出所盘查。没想到他当天晚上就交代了四起强奸杀  相似文献   

14.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21):10-13
近年来。我国司法领域出现多起社会影响广泛的冤假错案。最近媒体陆续披露的就有浙江张高平叔侄杀人案、河南李怀亮案、福建福清纪委爆炸案等。仅在河南,2010年“赵作海案”发生后,又相继出现“时建锋天价进费案”“智障人吕天喜抢劫案”“眼花法官”等几起错案。  相似文献   

15.
浴血西直门     
穆玉敏 《人民公安》2012,(10):60-63
案件发生在1992年3月11日,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开幕在即。彼时,涉枪案时有发生,警察、武警及群众与持枪凶犯遭遇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百姓对持枪抢劫、持枪杀人案深感不安。而此案,更加重了民众的恐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大》2011,(21):36-36
2010年5月9日,河南高级人民法院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杀害”同村人在监狱已服刑多年的赵作海,因“被害人”赵振裳的突然回家,被宣告无罪释放。这就是引发全国震惊的“赵作海案”。该如何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云龙说,逮捕作为最为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能有效控制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杀人案现场的尸体、尸体周围的空间、现场血迹等的勘验,以及结合杀人案现场勘查实例,从法医学角度对杀人案的现场勘查进行了分析论证,以求再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为侦查提供范围、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9日上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赵作海一案的再审情况: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为错案,宣告赵作海无罪并立即释放,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当前杀人案的四大特点:突发性、残忍性、亲杀亲、成员复杂;分析了杀人案增多的五大原因:个人主义、亲情矛盾、法律打击不力、行为人素质低下、基层管理弱化;论证了预防杀人犯罪的五点对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抓好普法教育、发挥治调组织作用、加大杀人案的侦破力度、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20.
映山红     
邱冬福 《人民公安》2009,(24):61-61
那还是我在报刊编辑部供职的日子。一天,我奉命去川北某县公安局采访一起杀人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