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眼下正值冬闲时节,昔日在家"猫冬"的五师八十六团农业连队的职工们却都在外出务工致富路上忙得红红火火。"连队给我找活儿,每天8小时,虽然有点儿累,可每月有5000块的收入呢,好好干上两个月,家里一年的生活费就赚够了。"该团园艺一连职工王振义兴奋地告诉笔者。王振义今年种了20亩红提葡萄,地里的活儿一忙完,他就来到五台石灰窑采石场打工,和他同来的还有该连的3名职工。该团有农业连队21个,一线农工4438人,往年冬闲,职工大多无所事事,走东家患西家。秋收结束前,该  相似文献   

2.
连队是兵团特殊体制及屯垦戍边的最基层、最直接的载体.连队经济是团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连队活则团场强,团场强则兵团兴.为了更好地履行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使命,我们就应坚持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牧则牧、宜外出务工则外出务工的原则,鼓励连队职工发展多元化经济,切实提升经营连队的水平,不断壮大连队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3.
<正>"地里忙的差不多了,家里留一个人,我也去打工去。"11月26日,在七师一二九团五五路口,十三连职工刘洪说。有12人正在等候来接他们外出务工的"专车"。这是该团接近冬闲以来组织职工外出务工促增收的一个缩影。为了帮助连队一线职工增加劳务创收,该团不定期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同  相似文献   

4.
四师七十团三连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单位,连队总人口862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4亩,连队在册职工179人,有30%的职工外出打工,剩余的70%职工种植着3000余亩土地,造成了劳动力的剩余。三连妇代会把"巾帼劳务创收协会"作为妇代会主体工作的一个目标,列入妇代会重点工作之一,在开展巾帼劳务创收活动中,带领妇女们在家门口务工创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4月23日,农一师八团九连职工杨作涛来到连队书屋借书,看到连队工会主席正在整理上级给单位职工书屋配发的新图书。"哇!连队又添了这么多的图书,要看啥样的,就有啥样,这下我不愁没得看啦。"看到琳琅满目的书籍,他发出感慨。八团九连是团场的新建单位,条件相对较差,连队"职工书屋"80%以上的书都是团、连干部捐赠的,满足不了职工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6.
2006年,沈阳军区某部海防一连战士于洋在大连210医院住院期间,多次私自外出到地方网吧上网,最后私自离队外出打工,连队通过多方努力才把他找了回来。这件事暴露出连队在"两外"人员的管理上存在漏洞。一连党支部书记张智强针对连队在外  相似文献   

7.
正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在四师七十一团六连却有这么一个人,他靠一双腿,跑遍连队大小角落;他凭一张嘴,让许多感情濒临破裂的夫妻重归于好,让许多职工群众的关系得到改善,让许多纠纷得以平息,让许多争执者握手言和……他就是七十一团六连首席调解员谢启晨。要说他的名字有多大分量,连队职工群众的口碑就是一杆秤。大家都说:"谢导来了,事情就好办。我们信他,服他。"对于大家封给他的称呼——"谢导",谢启晨也有自己独特的注释。他说:"我要做的就是为职工  相似文献   

8.
张江华是一位身高只有1.6米,身材瘦小的男人。1992年春天从河南老家来到农四师七十团九连打工,他每天帮助连队的职工们间苗、除草等,每天的工钱也只有8元。当时该连有许多职工因为种地亏损,纷纷将土地退还给连队。他看到团场连队的土地面积大,犁地、播种、中耕等主要的农活都是靠机械化作业,要比自己在老家种上几亩地,靠人拉肩扛省力得多。他就在连队承包了30余亩连队职工不愿种的地。  相似文献   

9.
正"种植养殖两不误,劳务家务同兼顾,进厂务工能致富,走出家门奔康路"。这是四师七十一团六连职工的真实写照。连日来,在连队办公室,职工们正忙着领取订单作物兑现款。"看到没有,我在连队指导下种植的150亩甜菜收入近20万元。"兑现处,职工桑建民告诉笔者。据了解,去年六连种植的制种玉米、甜菜和高粱共为职工发放兑现款1067万元。在农业大丰收的同时,六连在促  相似文献   

10.
"这几天地里的农活不是很多,连队职工就来职工书屋充充电,这儿成了连队人气最旺的场所。"芳草湖农场东河坝社区四连职工书屋的管理员庄梅给连队职工借阅书籍时高兴地说。"往年到了农闲时节,各连队职工多是聚在一起打麻将、玩纸牌,或是在一起聊天打发时间。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工开始利用闲  相似文献   

11.
<正>3月10日,农六师一○五团四连职工牟学林,和连队职工一起在清扫连队周围残存的积雪,2010年纯收入14万元的他,干起活来似乎特别卖力。"老牟,今年马上要开春啦,打算咋干呀?"职工施绪忠问道,"还咋干,当老实人干老实事,继续当咱连队的诚信职工呗!"牟学林2010年被评为一○五团十大"诚信职工",获得团里3000元的"诚信奖励金"。他守信用、讲诚信在整个连队被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2.
正他叫徐铁军,今年41岁,是九师一六八团北区六连的一名普通职工,因为他皮肤黝黑,为人耿直,连队的人都亲切地叫他"铁蛋"。作为军垦第二代的他用自己的敬业和勤劳弘扬着时代精神。有人说:"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徐铁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的别样风采。2011年春天,连队职工们都在为春耕春播忙碌着。4月6日下午5点多钟,有职工反映在距连队两公里多的泄洪闸处有洪水下来了,洪水流速快,而且还把泄洪渠撕开了一个约2米多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三师四十五团十三连,有一个职工叫张波,他在连队承包了1600亩土地。2016年很多职工都减少了棉花种植规模,连队又出现了大量的弃耕地,连队领导找到张波,他二话没说就接管了800亩的弃耕地,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底气从哪里来?张波的回答很质朴,就是兵团的改革不断深化,大农机推广应用,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是兵团党委的好政策让他涨了胆,有了充足的底气。15年来,他累计向团场交售棉花1100余吨,承包连队  相似文献   

14.
正"他只是我们连队的一名普通职工,靠辛勤的双手和精明的头脑,通过大田种植和农机服务,实现了致富梦想,但他不忘连队其他职工的帮助,带领大家一同致富,就这一点,值得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敬佩和学习......"6月20日,十师一八二团一连党支部书记印辉在全连大会上郑重地说道。说起职工刘松林,大家对他敬重之至,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连队职工,在平凡的农业种植中,却用执著与追求,谱写出一曲感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15.
正二师二二三团园二连有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职工,多年来与各民族职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他的影响下,这个连队的汉族职工帮助少数民族职工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少数民族职工帮助汉族职工发展畜牧业,各民族职工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1980年参加工作的吐洪·吾守,30多年来亲眼目睹了连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家的收入也年年上台阶,他还在团部购买了一套楼房,自己多次被团连评为"五好职工"、"先进生产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在走上致富和获得荣誉的同时,他越来越感觉  相似文献   

16.
正在北疆矿业凿金公司,从事电工的农九师一六八团职工吕定军休假期满,再次踏上外出务工的旅程,吕定军在外务工月薪3000元,成为团场利用技术特长,外出务工自主创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正望谟县地势以山地为主,山高坡陡谷深,产业基础薄弱。因为县域经济不发达,一直以来,望谟县农村群众外出务工向来都有"抱团式、家族式、村寨式"的特点,外出务工群众大都喜欢跟随村寨中有威望、有能力的领头人一同出去务工。由于当地素有养蜂酿蜜的传统,便将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称为勤劳的"小蜜蜂",而组织带领"小蜜蜂"外出务工的人,则被形象地比喻  相似文献   

18.
正五师八十六团十连职工李超进家种了120亩棉花,他发现每年春播时连队机车数量少,职工春季播种和秋季往轧花厂交售棉花的时候都要排队等机车,这让他看到了靠农机挣钱的门道。他用多年的积蓄购买了第一辆机车,春季机车在连队播完种,又到地方乡镇去播种,哪里有活就到哪里干,一年下来,就全部收回成本,这让他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一个离县城、甚至乡镇都较远的乡村小学,也算得上偏远之地了。然而,这个村小却有在读学生近300名,占了该村人口的8%。近年来,该村270多名外出务工劳动力都已回乡就业!不仅如此,该村还流入了450多名外地劳动力前来务工。在贵州的很多村小,学生早已"人去楼空",20世纪年代"普九"留下的完整教学建筑,绝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而我省至今还有600多万劳动力跨省外出务工,农民外出务工依然是贵州很多农村农民家庭收入的  相似文献   

20.
"连队职工,光靠种地是发不了大财的。"当笔者说明来意时,性格直爽的邓大安爽快地接受采访,并道出自己多元创收的秘笈。邓大安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要想腰包鼓起来,既要‘种西瓜’,又要‘捡芝麻’。"邓大安是十师北屯市一八七团七连职工,近年,头脑灵活的他,走外出包地与农资销售联合经营发家致富路子,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