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无不围绕着发展问题特别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来探索和回答当代中国的一切重大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发展问题,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发展理论,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和深入地回答了发展问题,形成富有创造性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发展观。这一轨迹反映了我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其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各民主党派人士作用的重要场所。人民政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发展,关系到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推进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有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为人民政协理论的不断丰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历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至为关键的历史时期,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逐步发展为成熟的党;党从理论准备不足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为在全国范围执政奠定了基础;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从不稳定、不成熟发展到稳定、成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和发展,是中国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理论.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来考察,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和研究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共产党的政权建设和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进行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党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中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引人瞩目地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开创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局面;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新的研究,提出了主要的指导原则,作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思想是由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基础和前提的,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是经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得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的。探讨党历代领导集体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思想作了初步探索,第二代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了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科学发展思想,第三代领导集体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之升华。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科学发展思想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在继承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统战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工作重点的转移,结合新的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总结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特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不懈探索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这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优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政协理论的深刻阐述,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创新指明了根本方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继承与发展,把人民政协事业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开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张靳 《工会论坛》2010,(6):49-50
"民生"逻辑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建立主权独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最大的民生;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生产力、增加物质财富为最大的民生;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民主法制的建成和完善为最大的民生;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最大的民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民生"是执政党最稳固的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12.
要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发展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以毛泽东、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结果,开拓了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进行了不断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进行的探索既取得了成就,也有深刻的教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新的境界和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立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创立以来,列宁和中国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革命目标及任务,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创造性地推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我国领导人才素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领导人才素质研究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方兴未艾的课题。就现有研究而言,已经形成了多方面、很有意义的成果,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新世纪,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我国领导人才素质的变革与发展将是前所未有的。新世纪我国领导人才素质的变革与发展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基本特点:驾驭市场的能力增强,知识化要求越来越高,创新性才能作用凸现,战略性思维至关重要,人格魅力举足轻重。为进一步加强新世纪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的我国领导人才素质研究,需要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来加以指导。这一理论框架从总体上分为两大块:一是新世纪领导人才素质变革与发展研究,二是新世纪领导人才素质测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基于环境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要无限性、人类发展普遍性与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经济发展高速性与环境质量渐恶性、和谐社会终极目标与不和谐社会现状等矛盾而产生的,有其存在的哲学和伦理基础.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实现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具体可以通过环境规划制度、循环生产制度、环境税收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予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台湾地区警察所面临的治安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益显严峻。台湾警察大学未来之发展规划 ,将定位在对公共安全的整体思维之上。其教育特色 :1 重视品德教育 ,强调校园伦理 ;2 强化体能技术 ,培养领导能力 ;3 落实全人教育 ,培养健全干部 ;4 重视法学教育 ,落实依法行政 ;5 兼顾理论实务 ,注重建教合作。发展远景 :1 提升学术研究与教学品质 ;2 培养优秀专业人才 ;3 配合治安等领域之需求 ,发挥研究智库功能 ;4 推动终身学习 ,扩大社会服务功能 ;5 增进行政效率 ,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徐光启的科学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光启的译著《几何原本》不仅影响着中国数学的发展,也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注入了新鲜元素。他把西方的科学方法总结为“由数达理”,认为科学成果应当理、义、法、数四者兼备,其中理和义居于更重要的地位。科学的发展在于世代传承,这就需要一个学术群体;科学理论是可错的,因而也是可修正的。对于西方文化, 徐光启注意到了它的工具价值,但是两种价值在徐光启那里并非结合得非常完美。徐光启作为中国科学译著的先师、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中国哲学史上儒学传统的革命者, 都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辩证逻辑有关概念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探讨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实践本源,不断总结我国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形成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进程,从而揭示邓小平理论体系严密的逻辑性及严肃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此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本文试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以期回顾历史、立足现实、把握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