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傅东平 《传承》2011,(3):34-36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外部性问题之一,需要有效的国际合作才能够解决。在气候谈判的过程中,虽然全球的最优选择是通过减排减缓气候变化,但由于各国自身利益的差别,出现了三个层次的气候博弈。中国在气候变化博弈中既存在有利因素,又存在不利因素。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既要加强气候科学研究,促进低碳技术的进步,又要把适应和减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提高中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外部性问题之一,需要有效的国际合作才能够解决.在气候谈判的过程中,虽然全球的最优选择是通过减排减缓气候变化,但由于各国自身利益的差别,出现了三个层次的气候博弈.中国在气候变化博弈中既存在有利因素,又存在不利因素.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既要加强气候科学研究,促进低碳技术的进步,又要把适应和减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提高中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恕 《中国减灾》2009,(9):44-45
英国是世界上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前不久,笔者随"英国气候之旅"代表团对伦敦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记者所到之处,无不体会到英国民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感,也了解到英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用心良苦". 正是在这些"绿色"政策的推动下,全社会积极采取有效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的脚步.  相似文献   

4.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前言第一部分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一、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原则三、目标第四部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三、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四、气候变化公众意识五、机构和体制建设第五部…  相似文献   

5.
第一部分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中国许多地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7.
丁丁  马涛 《小康》2013,(10):26-27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立法要处理好相关法律间的协调性问题,解决好适用性差问题,立法要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需求,以实现立法价值的最大化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我国近期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旨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建立  相似文献   

8.
发展改革委: 你委关于报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送审稿)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减缓与适应并重,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森林碳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从“低碳经济”到“低碳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路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来看,中国一直都以积极态度研究、讨论、制定、并实施有关政策,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1992年6月,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了《公约》,中国成为该公约最早的10个缔约方之一。2008年7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  相似文献   

10.
国发[2007]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资讯     
《中国减灾》2007,(6):52-56
质检总局: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正在好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颁布;中国将出台措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2.
改变的力量     
如果从更长远的眼光看,宁夏应对气候变化从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尽管当时气候变化的概念还没有被明确提出,也没有成为国际化的议题。因为宁夏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作出的卓越努力,《中国宁夏:行动带来改变》成为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播放的唯一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3.
国发〔2007〕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报告,站在跨世纪的历史高度,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既要完善中央立法,也要加强地方立法。目前,地方立法正处于"五个转变"的时期,即:在地方立法体系构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指导思想由重政策决策向立法决策与政策决策相结合转变;工作机制由繁杂的多模式、多层次向统一的、简便的、利民的审查程序转变;起草主体由政府所属部门为主向社会多元化参与转变;  相似文献   

15.
由政治体制、国家规模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等决定,我国应确立中央相对集权,同时向地方适度分权的复合税权分配模式,建立以中央立法为主,省级立法为辅的税收立法格局.地方税收立法能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减少因中央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制定地方税法带来的效率损失;使地方在清费立税,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税收立法权因地制宜地合法取得收入,并纳入预算管理,从根本上规范地方的收入行为.根据地方税种的不同界定地方税收立法权限,同时辅以配套措施以落实地方税收立法权.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4日,国务院批准并正式发布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全球气候变暖愈演愈烈的今天,这一方案的公布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重要措施,也是应对气候变化严峻挑战的政策性文件。  相似文献   

17.
夏鲁平 《新东方》2015,(2):34-37
中国旅游正在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型,依托国内市场的这种新需求,立足得天独厚的凉爽热带气候与良好生态环境的叠加优势,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海南可以走出一条"生态变现财富、气候变现资源、城乡互助互惠、和谐永续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8.
当前,开展切实有效的气候治理已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议题。现阶段我国气候治理工作主要由政府推进,但依然存在治理主体单一、缺乏区域协作组织、区域合力有待增强等问题。构建多主体参与机制,实行区域多主体协同治理是破解诸多问题,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通过以京津冀地区气候治理为例,在梳理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政策发力方向和政策着力点两个维度,将推进协作治理的一系列政策划分为治理场域、治理机制、治理意识与治理氛围四类,并根据这四个切入点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精准制定并落实政策,以更好地促进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间、以及政府与非政府主体等不同维度的协同,实现区域多主体协作治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这对于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上任伊始即颁布了一整套"能源新政",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手段来同时实现能源安全、经济复兴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多重目的。中美同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而中国目前正在进行能源基本法律的立法工作,奥巴马的"能源新政"将对我国产生重要影响并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黎明 《中国减灾》2008,(3):12-13
所有的国家都与地球共存亡。在全球共担阻止,减缓气候变暖趋势的责任之下,要靠所有国家的环保努力,才能拯救包括本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对中国而言,中国在气候变化中的“大国责任”,就是自己拯救自己。救了自己,也就救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