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精简机构”已提上议事日程。为此,批判地吸收借鉴前人的有关思想,无疑是有益的。我认为卢梭对国家机构的设置曾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本文就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谈起。社会契约,卢梭称为人民自身间的一种结合行动,由之而产生国家;人民主权,卢梭定为其理想国的根本原则,由之而体现“公意”。卢梭认为,国家的政治包含立法和行政,“在立法权上人民是不能被代表的;但是在行政权上,则人民是可以并且应该被代表的。”(卢梭《社会契约论》第126页,以下同  相似文献   

2.
对《墨子》的教育思想的研究,首先要从《墨子》的哲学思考和对社会政治的理想设计中寻求答案。《墨子》设计政治与宗教两种外在的价值树立方式,同时也注意依靠教育将价值内化。《墨子》教育思想关键特征在于其德性教育的主题,这种德性教育与当时诸子教育主题是一致的,其目的是实现社会价值回归与社会秩序重建。《墨子》的德性教育关注人的基本道德成长与实践能力的积累。《墨子》德性教育的实现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兼爱理想的实现。支撑这种德性教育的价值来自《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奈尔·诺丁斯的《教育哲学》是一部系统阐述教育哲学的著作。教育哲学是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和教育中的问题。教育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其研究方法是哲学的方法。《教育哲学》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哲学的发展历程和各种派别,并且将教学中的实例与哲学观点、特别是他提出的关怀伦理学联系起来,从哲学视角对教学中的问题加以分析。一、哲人的教育思想笔者在此选取诺丁斯对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教育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白少华  蒋天道 《传承》2012,(9):56-57
自王弼注《老》之后,《老子》就被历代学者视为是专讲玄理思辨的专著,却忽略了老子周史官的特点,忽略了他作为一个政治思想家,一个社会观察者在面临政治剧烈变动下所展现的智慧。《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入世非出世,对现实社会持批判的态度。《老子》"君人南面之术"乃是帝王政治思想,《老子》就是"帝王之学"。  相似文献   

5.
李木子 《前沿》2013,(20):57-58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利用本国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优秀古典论著则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之一.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学记》优秀的精神内涵,为思想政治教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有极大的启示和指导价值,也促进我们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德里达把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使命。在他看来,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实质是言语中心主义,这种言语中心主义是形而上学把内在的原型文字(广义文字)外在化为普通文字(狭义文字)的结果,它在卢梭的《论语言的起源》中典型地表现了出来。他通过发现卢梭《论语言的起源》中的言语中心主义实际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字的替补游戏解构了卢梭的言语中心主义,消除了所谓的绝对起源的概念,重新回复到作为痕迹之代表的原型文字。尽管哲学不能停留于解构之中,但是,德里达试图通过解构消除传统形而上学的绝对预设(它通常构成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的观点依然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7.
耿晓星 《人民公安》2007,(21):60-60
那是在我17岁时发生的事情。一个涨大水的夏天,据说是我们那里50年难遇的大洪水。午后,我坐在院子里正捧着一本卢梭的《爱弥儿》看得入神,邻居伙伴小川约我一起去北河堤看水,我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就被他拉了出去。  相似文献   

8.
在对《资本论》阐述逻辑的解读中,比岱没有把作为理论开端的商品关系视为某种实在抽象,而是把它看成一种元结构式的现代虚构,并致力于从这个现代虚构之倒置的角度来剖析以剩余价值剥削为基础的资本主义阶级关系。这不仅使他获得了经济、政治、法律等多维度的解读视角,而且还使他能从资本的内在异化史中来梳理出其中所蕴含的解放理性。但这种解读方法也使他无法领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贯彻的基于内在矛盾运动的社会批判理论之方法论奥秘,从而使他与马克思在"罗陀斯岛"的"跳跃"节奏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9.
《周易》是中华文化元典的奠基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和国家一贯重视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为"五经四书"中的群经之首《周易》,至今仍被现代学者视为"卜筮之书"而难登文史哲大雅之堂,这怎么能谈得上将《周易》推向世界?为此,作者经过翔实考证,从文字学、文物与典籍资料及其《周易》释文等不同层面廓清原委,阐发《周易》是中华文化元典的奠基作,这对于深入研读国学著作,让《周易》更好地传扬海内外,无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徐琳 《理论月刊》2006,3(6):49-51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的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卢梭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这两部著作中。本文从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等四个方面对卢梭的思想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界近百年来,对世界近现代民主思想谱系的了解,大体是一条线:从卢梭→罗伯斯庇尔→马克思→列宁。1990年代王元化重估卢梭《社会契约论》,不仅痛感《社会契约论》所无限弘扬的"公意"神话,在世界史上激化了1793年及1917年大革命的负效应,而且确认,1966年前后大陆所横行的极左思潮,其根子亦刻有卢梭"公意"的胎记。这客观上提醒后学,还应有另外一条与中国的连线:从洛克→密尔→严复→张奚若→顾准→朱学勤→王元化。这就是说,王元化重估《社会契约论》对中国思想的意义,拟不低于密尔在1859年撰《论自由》,严复在1903年译《群己权界论》。如果说密尔是从罗伯斯庇尔的血案中抢救出曾被卢梭"公意"所吞噬的个体人权意识,那么,王元化则是把严复所珍重的密尔的那份正义的睿智,重新转赠给他的祖国。思想史,务必历经一个个弘毅担当的人格中介,才得以流芳千古。  相似文献   

12.
杨蒙 《前沿》2013,(18):159-160
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MarsiliusofPadua)是西方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和平的保卫者》(DefensorPacis)自1324年完成以来便受到广泛地研读。乃至后来身处启蒙运动中心的学者霍布斯、卢梭等都曾研习他的著作,借用他的观点。在其代表作中,马西利乌斯对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捍卫了世俗政权,为后世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等作出了铺垫。本文从《和平的保卫者》书中的观点和马西利乌斯所在的时代背景出发,探讨马西利乌斯的反教权观点,这种观点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马西利乌斯心目中的和平。  相似文献   

13.
谢遂联 《求索》2008,(1):182-183
《诗经》产生于以城邑文明为基础的城邦文化时代,城市生活为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诗经》中的都市诗歌较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城市生活。不仅如此,由于当时都市的政治性本质特征,《诗经》中的颂诗及大雅中的大部分也应视为与政治都市本质相适应的都市诗歌,从而使对文学的阐释与对整体历史发展的阐释具有一致性,较好地阐释黍离心态等系列诗歌文化现象。由于都市农业的存在,《诗经》中相当一部分农事描写有着都市背景。  相似文献   

14.
刘鑫 《前沿》2014,(19):236-237
本文论及的"体制",是文论的体裁,作为文学作品的存在形态,是文体规范性、规律性的外在呈现。《随园诗话》与《谈艺录》同为诗话,因而它们在体制上既有"通",也有"别"。相对于其他批评文体,诗话有其特有的体制面貌。而《随园诗话》与《谈艺录》也各有特色,《谈艺录》更是古典诗话的终结。  相似文献   

15.
刘明明 《思想战线》2007,33(6):125-126
1927年3月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湖》)发表,至今风雨80年。《湖》以对当时农民与地主阶级针锋相对的斗争的描述,对农村中各阶级革命态度的分析,以及由此提出的中国革命路线问题,引起全国乃至国际共运的极大反响。中外学者、毛泽东思想研究家们对《湖》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大多是将《湖》视为政治学著作,从政治视角和政治意义进行探讨。今天,革命与战争已不再是时代的主题,在顾及其政治学价值的同时,还应对其科学价值再认识。笔者认为,就《湖》本身所涉及的知识论和价值论而言,它的科学范式应属于社会学领域。一、《湖》中…  相似文献   

16.
九将卢梭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纳入国际汉学的论域,是1968年后的事。其标志是哈佛学者史华慈的两篇力作:《德性统治:"文化大革命"中领袖与党的宏观透视》和《卢梭在当代世界的回响》。在史华慈看来,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将"卢梭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纳入18世纪以降的西方思想史框架来考察。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方法论是个传统议题,而将其置于唯物史观视域加以深化研究却是条新路径。《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着丰厚的唯物史观理论与方法,有助于帮助我们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相关问题。要立足“现实的人”向度,根据其“实际活动”“发展过程”“社会关系”“需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立足“历史”向度,从人类社会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中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发展规律;立足“实践”向度,坚持“从实践出发解释观念”“从人间升到天国”的研究路线,致力于“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实现人“真正的解放”,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从人自身出发认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其对"人的知识"的研究是从研究"自然人"开始的,本文分别从生理状态、精神和智力以及自然人的本性三个方面分析卢梭关于"自然人"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政论性杂志的《自由中国》,关于经济的社论、论文并不多.不过,《自由中国》通过这些社论及论文,展示了其与国民党台湾当局迥异的经济思想.《自由中国》先是从“经济平等”的思想出发,抓住经济管制、公营事业等核心问题,对台湾当局进行批评;随后,通过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引介以及受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启迪,《自由中国》摆脱了“经济平等”的模糊认识,逐渐形成了自由经济的思想,并试图通过对经济自由思想的阐释,来巩固其政治民主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苏梅芳 《求索》2007,(4):55-57
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古典契约论者,用契约论重新阐释了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源泉。他们开创了一种不同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政治哲学。然而古典契约论也存在许多缺陷,罗尔斯的现代契约论继承了古典契约论的自由主义原则,并对古典契约论进行改造,使契约论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抽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