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盖光 《发展论坛》2001,(9):30-31
互动,指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对象间具有不可剥离的依赖性,呈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理解互动关系有两个层面:即本源性层面和价值性层面。前者是说,事物间具有相互依赖、同生共长、共同发展的本性,它们往往是在不断的对立中寻求统一。后者则是说,在互相促进中,对立双方彼此都以对方为需求对象,以满足自身主体性的需要,也就是说,把对象作为合乎自身目的性的存在。使这种互动表现为价值性活动。我们探讨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互动关系,主要从价值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论内外因关系的中介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东涛 《唯实》2000,(4):15-19
内因与外因的互动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的理解的超越,并未表明对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因与外因关系的理解的全面性的占有。其理论缺环在于,对中介是内外因互动关系发生的决定性根据的忽视。在逻辑性层面,内外因互动关系的发生,必然以中介的存在为前提。在现实性层面,内因与外因间接形态的互动关系的发生,必然以中介的实在为现实根据;内因与外因直接形态的互动关系的发生,规定于场态中介的实在。从“改变世界”的立场出发,通过内外因互动推动事物合理地发展变化,应当在真正认识中介的决定性地位的前提下,在创造中实现对中介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雷 《探索》2012,(6):183-187
黑格尔的客观精神所外化的道德世界中,道德以纯粹义务为目的,道德是为义务而义务,而自然有其自身的个别目的,那么在道德世界中就始终存在着道德与自然的对立,价值世界和事实世界也始终处于分裂之中。但是人们的道德信念又要求道德同一自然,义务同一现实,也就说和谐而不是对立才是道德世界观的根本要求。道德行为是道德与自然和谐的中项,但是由于道德世界中道德与自然的对立,道德信念中的道德与自然的和谐只能是一种设定。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目前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两大改革的热点,又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因而也就有对二者关系深入研究之必要。本文试图从我国公务员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生关系、耦合关系和互动关系三方面作一点初步的思考,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 所谓共生关系,是指事物间在较深的层面上有着共同的生长机制,这种生长机制虽然在表面形式上各有不同,但却执著地反映着它们的内在联系,确定的影响着它们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公务员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生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十六大报告指出,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市场经济需要不同的所有制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各种所有制形式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目前,在干部、群众中对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认识并没有完全解决,对为什么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还缺乏深刻理解。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糊认识:一是“对立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是矛盾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会阻碍市场经济发展,要发展市场经济,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7.
王习胜 《学习论坛》2010,26(8):57-60
“辩证”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的语义。辩证法研究的对象是辩证矛盾。辩证矛盾反映的是认识对象所具有的相反相成的属性。逻辑矛盾是认知中出现的自反性谬误。“道德悖论”是一个多义概念。认知层面的道德悖论之“矛盾”属于特殊的逻辑矛盾,实践层面的道德悖论之“矛盾”应该归属于特殊的辩证矛盾。  相似文献   

8.
马珂 《世纪桥》2007,(11):65-66
法治与德治具有互动的内在机理,表现在:一是法律在功能上对道德的维系性;二是道德在制裁力上对法律的互补性;三是法治与德治在核心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同时,法治与德治还具有内在统一的社会诉求:首先,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法治与德治是推动政治发展的现实之路;另外,法治与德治是塑造现代公民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
宁晓芳 《世纪桥》2015,(12):75-7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对社会道德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事物发展的两面性来看它也给道德建设带来了负面的一些影响。以什么样的途径与方法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就成为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大课题。在本文中旨在分析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种种因素并且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邹维平 《学习论坛》2003,(12):29-31
诚信道德平台因诚信道德建设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道德托举作用而得名 ,它具有完整性、具体性和稳固性的特征 ,以及基础性道德托举和支持性动力两大功能。在诚信道德平台对公民个体、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这三个具体层面的构筑中 ,思想政治工作被赋予了一系列特殊的使命 ,其中主要是建立和完善诚信道德平台理论体系 ,为诚信道德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大力开展诚信道德教育 ,注重诚信问题的实证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给道德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推动道德建设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导向作用。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可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问题是如何实现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有机结合,这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健全。这种尚未成熟的经济体制,反映在道德建设上,就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道德行为。 1.价值取向紊乱,道德评价失范。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时期,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这必然导致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的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的科学,事物的对立和事物的斗争都具有势态性。所谓势态就是矛盾对立的双方其斗争的关系和对立的形态在发展方向具体形态上具有一方取主动地位,另一方取被动地位,一方推动事物的发展,另一方则阻止事物的发展等特性。这一特性就是事物发展的势态,也叫做事物的“势”。事物发展的方向和特点,事物表现的式样、形态和特征归根结底是被矛盾的势态所决定的。转化事物的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造成事物发展的一定势态,形成事物一定的“势”,这就是矛盾斗争的势态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3,(7)
从主体性哲学研究到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时代转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考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整个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相对独立的主体,他们在互动交往中共同发挥能动性作用,具有主体间性。要通过培育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情感基础、提升主体间互动交往的能力水平、丰富主体间互动交往的对话内容和优化主体间互动交往的网络环境,实现主体间有效的互动交往并在实践中感召、塑造和引领主体的网络生活方式,实现其思想道德认识从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的转化,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生成。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对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社会主义道德发生重大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许多人摆脱了某些传统旧道德的束缚,以经济活动中一定的职业为基点,树立了新的道德观念,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更完整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使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吴威威 《探索》2005,(1):150-153
公民道德责任,是指公民由其公民资格所赋予的并得到内心认同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道德义务和道德使命以及对他自身行为后果的善恶的承当。公民道德责任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公民道德责任是公民道德意识的集中反映和公民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环节;是公民个体道德意识与社会道德实践互动的中介:是功利性价值与超功利性价值、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有利于公民道德调控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的“复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桂玲 《唯实》2001,(12):81-83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同时 ,对社会经济关系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道德在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爱因斯坦说过 :“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既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手段 ,又是人类发展的目的。道德兴则国兴、家兴、业兴 ,道德不倡则天下不宁。没有道德的支持 ,人类社会就无法生存下去 ,更不能得到健康发展。但在当前 ,由于新旧体制的碰撞和市场经济的确立 ,有不少人的道德观念发生偏差甚至“错位” ,这不能…  相似文献   

17.
经过十多年改革,中国经济及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想体系远未得到最终的确立,观念的转变、道德伦理制度的建设,落后于市场经济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某些从市场经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却又冲击和扰乱了人们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有的认为,时下是人心不古、金钱至上,是非混乱,善恶颠倒,道德严重沦丧,并把这种恶现象归结于市场经济观念意识,由此得出经济上可以搞市场经济,但在道德精神层面上应无情地毫无保留地批判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有的认为,应以市场经济观念、意识横扫一切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来一个彻底的“思想改造”.人们的议论颇多,产生了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能否兼容的局促和困惑.基于此,本文试从市场经济的伦理性、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道德建设的多层次性作一简要论述,以寻求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同构,进而促进经济与道德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任何社会秩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道德作为支撑。作为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它应包括个人道德、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政治道德等不同层面。在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中,不同层面的道德规范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在这些不同层面的道德之中,政治道德由于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统率作用,因而也就具有优先性的特点。何以政治道德具有优先性呢?这是因为政治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政治道德优先性原则隐含这样一些机理:必须首先通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去理解人的行为,必须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去观察和研究人的行为;对个人的道德…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根本点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绝不是两个彼此孤立的概念,而是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的发展理念,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实践诉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是由整个企业成员共同分享、共同尊崇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不是喊在嘴上的口号、贴在墙上的标语、写在本上的条条,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在加入WTO的时代中,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企业文化可以创造效益,企业文化能够创造效益。唯有文化的“信用”,才会有经济的信用,道德价值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还是契约经济,其实说的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