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下载音乐要收费"的喊话,从最初一片惊涛骇浪,到媒体三番五次"子虚乌有",似乎已演变成"狼来了"的空喊。近日又有消息传出,国内八大音乐网下载音乐将开始收费,并试行两个月。对于此次收费的消息,尽管是否会真的梦想成真,仍充满变数,但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视觉来审视,数字音乐走进"收费时代",是大势所趋,更是迟早的事情。眼下,我国的音乐市场,一些网络平台靠着免费下载吸引人气,闷声发大财,而音乐人费尽心血创作的音乐果实,却被无情摘走。实际上,对音乐制品的网络版权保护,早已筑成坚不可摧的法治盾牌。2001年出台的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相似文献   

2.
英国媒体监管机构Ofcom称,今年3月到5月期间,在线观看或下载音乐、电视和电影的英国互联网用户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用户至少有一次使用盗版方式非法进行了观看或下载;这3个月中,约有4亿个文件被以数字形式盗版。Ofcom最新的网络版权侵权追踪报告显示,音乐、电影、电视、书籍、视频游戏和计  相似文献   

3.
版权     
政府将加强对数字音乐版权保护4月10日,北京市版权局介绍将推出《数字音乐版权收入倍增计划》,目标是三年后参加本计划的权利人将实现版权收入翻番,推出的原创作品数量翻番。近期,网络音乐或将下载收费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政府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切实加强对数字音乐的版权保护,鼓励音乐原创,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据介绍,北京市版权局将从五个方面来推进音乐版权保护工作:一是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公众版权意识;二是组建版权产业联盟,推动  相似文献   

4.
BT正式的名称叫“Bit-Torrent” (国内网友称为“变态下载”),是一种多点共享协议软件, 专门为大容量文件的共享而设计。自问世以来,基于下载速度快与操作便捷等原因,该软件成为下载影视文件、音乐、图书等  相似文献   

5.
声音     
《电子知识产权》2014,(10):13-13
昨天,音乐网络下载如火如茶:今天,音乐网络直播风生水起,自从音乐触网,音乐版权已成为传统音乐产业挥之不去的痛点,利益的纠葛、话语的失衡、收费机制的不健全。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     
《科技与法律》2007,(6):104-105
我国最大网络盗版案一审社科院学者败诉;日本将立法禁止随意下载网上影音作品;美国女子非法共享音乐被重罚22万美元;  相似文献   

7.
首先应当明确本文所称的手机铃声下载,是指网络服务商或其它服务商根据手机用户的指令,将音乐铃声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到用户手机上的有偿服务。手机制造厂商在手机出厂前设置的音乐铃声和手机用户自编的音乐铃声,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目前,许多网络服务商或电信服务商都为客户提供手机铃声下载服务,下载者在将音乐铃声下载到自己的手机后可以随时将之调出欣赏,或将其设置为手机来电时的提示铃声,这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乐趣,所以手机铃声下载的服务得到众多手机用户钟爱。但是,问题在于,服务商提供下载的众多音乐铃声,除了少数是古典音乐和…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生活》2009,(13):62-62
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名妇女从互联网非法下载24首有版权的歌曲,日前被判向6家唱片公司赔偿192万美元。她是第一个不愿同音乐公司庭外和解而被正式起诉并定罪的美国人。现年32岁、育有4个小孩的单亲妈妈托马斯·拉塞特,被控通过Kazaa下载软件来下载24首有版权的歌曲。陪审团前天在5个小时内做出判决,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百年历史中,借助科技发展的力量,翻录和传输技术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近二十多年间,通过数字化和网络传输技术的结合,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科技之光给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了更优质、廉价的音乐和更便捷的音乐分享手段;但同时科技之光也灼伤了音乐版权人的心,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盗版唱片,数字音乐非法网络下载等一系列的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简讯     
版权版权纠纷迫使MP3tunes破产5月11日,美国在线音乐服务公司MP3tunes向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导致其破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常年与EMI等音乐出版业巨头的版权纠纷,最终该公司资不抵债,只能停止营业并且向法院申请破产。MP3tunes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加州圣迭戈;公司主要利用云音乐服务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在线音乐存储空间,用户可以将音乐下载并存储至该空间,这种服务类似于网络上的"储物柜",其实亚马逊、苹果和谷歌都在向用户提供类似的云服务。EMI等公司于2007年就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BT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方便公众获得所需音像制品的下载传播技术在不同程度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在网民为此种免费服务拍手叫好的同时,电影、音乐、软件等制造商却视提供这种服务的软件BT及使用BT技术的服务运营商为大敌。本文通过对BT下载原理及其特点的介绍来阐明其工作原理,就其是否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具体阐述,并提出相关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一个痛并快乐的问题,它让每个网民都可以通过"搜索"、"链接"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它让各类软件、音乐、电影、文字、图片通过"免费下载"而星火燎原.……  相似文献   

13.
权利用尽原则不适用于已下载音乐作品的再次销售 3月30日,纽约南部地区法院剀决一网络音乐市场运营商因允许其用户买卖他们合法下载的音乐作品而承担直接和间接侵权责任。被告Redigi公司抗辩称,数字音乐作品的再销售应受到权利用尽原则的保护,法院驳回了这一抗辩。  相似文献   

14.
《科技与法律》2007,(3):I0006-I0009
一网站提供电影《霍元甲》在线播放被判侵权并赔偿12万,11家唱片公司起诉雅虎中文网提供歌曲下载侵权,美国唱片业协会警告大学生停止非法下载音乐作品,法国立法严惩制作并通过网络传播暴力影像制品,美国一家机构调查显示数字音乐非法下载量增加24%,VeryCD网在沪被诉P2P难逃版权纠纷,比利时公司指控Google助长盗版案 被法庭驳回。  相似文献   

15.
从MP3音乐著作权的法律关系人手,剖析MP3网上下载行为所涉及的各类主体所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而探讨如何解决网络MP3纠纷,以实现数字时代的新型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信息网络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持续增长,2001上半年,我国网民已达1400万,而且现仍呈火速增长的势头.自从数字化技术被开发出来以后,加上网络传递的方便、快捷,从网上下载数字化作品的储存方式受到了众多网民的青睐,然而由于通常音乐所占内存空间极大,而且网络也往往难免失其流畅,在网络上随时、随地传输音乐并非易事,因此,遂有MP3技术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网站提供手机铃声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刚 《河北法学》2002,20(1):141-142
自MP3.COM、NAPETER .COM等知名网站相继因提供MP3音乐下载服务而惹上著作权官司以来 ,网站提供的以各式流行音乐为主的手机铃声的著作权问题也提上议事日程。从“是否侵权”和“可否免责”两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以求对此新生事物在法律上有所规范。  相似文献   

18.
案件追踪     
计算机操作界面著作权纠纷落槌 终审驳回原告诉求;网络游戏著作权纠纷再起 权利人索赔上亿;擅自提供歌曲下载 音乐著作权人起诉百度侵犯著作权;搜狐网站诉“RealGame”网络游戏侵权;红星美凯龙被诉销售侵权商品;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升)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录音制作者权侵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百度停止“提供涉及原诉讼方的30 多首歌曲MP3文件的下载服务,并赔偿原告6.8万元。”这是我国国内首例利用搜索引擎免费下载MP3被判侵权的案例。本文拟就本案的法律问题作一个简评,希望通过辨析其中蕴含的问题加深对网络知识产权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背景:2005年,对于百度公司而言,无疑是多事之秋。今年年初,百度公司就已经收到至少八家以上音乐制作公司关于其侵权的律师函或者诉状。2005年6月初,国际唱片业协会向百度发出了律师信,随后各唱片公司分别针对百度提起诉讼。6月20日,EMI(百代)在上海的代理机构——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起诉百度MP3搜索侵权案浮出水面。9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百度公司侵权成立,被判赔偿原告经济损失6.8万元。百度公司的败诉显然要为其音乐搜索导致的免费下载侵权行为“买单”。随着百度在音乐搜索侵权案的一审败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