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群众》2018,(23)
正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对城市及人类文明的破坏深刻地影响着未来城市的建设,引起人们对生命、人权、自由的反思。南京作为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深受其害的城市,30万以上的无辜平民及已经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日军虐杀,三分之一城市建筑被野蛮焚毁,两万多名妇女及女童被强奸,大量财物被掠夺,南京与英国的考文垂、日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忆旧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郭秀仪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发动了“七七”侵华战争,践踏我国土,蹂躏我人民。1938年,华北、东南沿海地区大部被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亦陷落,国民政府迁往武汉。面对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全国人民抗战情...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后,盟国在日本的东京,中国的南京、上海、广州,菲律宾的马尼拉,苏联的伯力等地分别设立了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一些罪大恶极的战犯被判处死刑,还有一些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非常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一部分罪行累累的日本“顶级”战犯逃脱了历史正义的审判。未被列入战犯名单或被宣布无罪释放的:日本天皇裕仁、侵华日军中国派遗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天皇裕仁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是日本军队的最高统帅,是日本所有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不论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还是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对中国长达…  相似文献   

4.
南京保卫战     
《黄埔》2016,(1)
正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我军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  相似文献   

5.
《友声》1995,(Z1)
今年1月,日本著名画家、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率日本援助南京城墙保护修复事业代表团先后在中国南京和北京等地进行了考察访问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齐怀远会见了代表团成员。中日友协会长孙平化会见并宴请了代表团一行。1月11日,代表  相似文献   

6.
孙曼 《友声》2011,(3):33
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给日本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地震恰逢"2011南京日本文化周"举办期间,很多南京大学生得知日本地震的消息后,都对日本受灾情况非常关心,并在演出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8,(23)
正近年来,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核心竞争优势,保障"打造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目标生根结果。南京分行连续两次获评"江苏省文明单位""南京市文明单位",江阴支行党委荣获"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南京分行率先在全国同类股份制银行中实现了对江苏省设区市、百强县的"全覆盖",目前南京分行机构总数已达99家,服务的各类对公客户达8万户,个人客户达350万户,各类金融同业客户达260户。先后实现了个人金融资产突破干亿元、零售贷款突破500亿元、储蓄存款突破400亿元的新跨  相似文献   

8.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在中国古城南京制造的一个特大惨案。从1937年12月13日,全面攻入南京城的日军开始对平民和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实施长达40多天渗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人渗遭杀戮。南京这座被称为“六朝古部”的城市,约1/3的建筑被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二战中与波兰奥斯威辛大屠杀、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对人类使用的第一颗原子弹)并列的三个特大惨案之一;也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亚洲版的奥斯威辛大屠杀。  相似文献   

9.
前些时候,《华商时报》载文介绍了南京中华门城堡出现的一件怪事:一批外国客人自由徜徉其中,而国人却被拦截在二楼店廊外。一位57年前的同一天在城堡外130米处被日本人的枪刺留下终身残疾的老人,甩掉拐杖,气愤地说,“中国人,真忘本!”  相似文献   

10.
今日文摘     
今日文摘中日青年将共修南京城墙在日本侵华战争中遭受破坏的中国南京城墙将由中日两国青年动手加以修复,以使对战争不甚了解的中日两国第三代,特别是日本青年,正确了解历史,正视这一史实。日本朋友提出修复南京城墙是作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刘统 《同舟共进》2014,(3):56-61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战争罪犯展开审判。在南京、北平、广州、上海等10个城市设立了专门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从1945年12月至1947年12月共审判日本战犯2435人,  相似文献   

12.
1945年6月,我在新六军第十四师司令部任少校作战科长。当时,新六军在湖南芷江地区整训,军长廖耀湘选派我赴昆明美军参谋指挥学校受训。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廖耀湘急电召我飞回芷江,随副军长舒适存参加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到南京从事对日军的受降工作。因此,我亲历了日本降使今井武夫到芷江洽降和何应钦在南京主持签降典礼的全过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将日本投降前后的亲历见闻追述如下,以存史实。今井武夫芷江洽降经过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即建议由该战区就近前往南京接受日本…  相似文献   

13.
<正>继日本井植敏父子被三洋大股东逐出管理层之后,中国的吴鹰——UT斯达康创始人之一、曾经的小灵通英雄也于近日被UT斯达康的投资者抛弃,而宗庆后与达能的品牌拉锯战正打得惊天动地,弄不好宗庆后也要被占有娃哈哈控股权的达能一脚踢开。公司创始人纷纷被扫地出门,黯然离去,这是个发人深省的公司现象。  相似文献   

14.
台港澳祭     
《台声》2015,(1)
<正>台湾当局:希望日本人勇于认错2014年12月13日晚间,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表示,诚挚希望部分不愿正视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人士,能够勇于面对二战历史的伤痛,展现同理心与认错勇气。2014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7周年纪念日。台湾当局认为,直到今天,日本仍有部分人士,对南京大屠杀抱持回避、淡化,甚至否认的态度,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15.
王龙 《同舟共进》2014,(8):58-63
“笔杆部队”让悲惨的南京成为“王道乐土” 1937年12月13日傍晚,分多路进击包抄的日军完全占领了南京,俘虏了中国守军约10万人。晚10时,枪炮声依稀可闻,担任进攻南京城中山门、太平门、光华门一线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向日本本土拍发占领南京的第一份战报:我进攻南京城的军队已于今天傍晚占领了该城。江南的碧空中,夕阳映照着城头的太阳旗,军威大振紫金山。骄横狂妄、不可一世的心态溢于言表。位于东京三宅坂的日本陆军省很快收到了这份苦苦等待的电报,整个陆军省立即爆发出一阵阵山崩地裂的欢呼声:“天皇万岁!”陆相杉山元亲自上阵指挥,迅速将这一“历史性的喜讯”向全国公布。闻听此讯。日本举国立即成为欢乐与歌声的海洋。而在日本国内的各大媒体上,此刻浴血的南京城是怎样一番情形呢?  相似文献   

16.
近来,一幅五十多年前的照片,给了我极大的震动,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这幅照片摄于南京大屠杀中,一个年轻的日本强盗高高举起屠刀,正用力砍向一个同样年轻的中国青年的头颅。中国青年被反绑着双手,不甘屈辱地跪在地上,眼睛瞪视着前方,满脸写着愤  相似文献   

17.
一、京都市城市概况及城市景观保护与营造历史 京都市位于日本中西部,面积约828平方公里,人口约148万.是日本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794年起被定为日本的首都,当时名为"平安京",此后多次成为日本首都.已有超过1200年的悠久历史,作为日本首都的时间更长达1075年,是日本人心中的"永恒之城",现在是日本第五大城.  相似文献   

18.
朱蕴山晚年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图为他在民革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和民革中央副主席吴茂荪(右)合影。营救邓演达由于叛徒的出卖,邓演达不幸被捕。邓演达被捕后,临委会立即开始营救,举行了有邓演达胞兄邓演存参加的紧急会议,推举朱蕴山主持营救工作。不少人建议劫狱,在南京,有黄埔生自发组织武装营救队,不幸事败,被蒋介石通缉。1931年10月,黄埔二期学生许沅圃(临委会成员)从南京潜往上海,向朱蕴山提出具体的营救计划。他说,邓演达被关押在三元巷军委会后面,他有一个排驻防三元巷,负责监护邓演达。他的亲信卫兵一个班,每星期日夜间值班,…  相似文献   

19.
陆安 《春秋》2009,(3):17-19
青岛市自1929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后.作为中央政府直辖的一座特别市,经济、政治、军事地位特别重要,一直是中央(蒋介石)、山东地方(韩复榘)、东北军(张学良)和日本四方激烈争夺的地区,各种矛盾盘根错节,犬牙交错,十分复杂。置身此处任市长,沈鸿烈不得不处处小心,圆滑处事。最令他大伤脑筋的是,一直对青岛不怀好意的日本,  相似文献   

20.
勿忘国耻     
覃坚谨 《传承》2003,(1):28
2002年是南京大屠杀65周年。9月,某公司在佛山、南海两地的开业志庆广告宣称:“9·18是一个快乐的日子。”12月,南京一些影院把电影《五月八日》宣传为“第一部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的南京大屠杀电影”。灾难在很多老一辈中国人心里还隐隐作痛,但年轻的和健忘的人已经在寻求他们的快乐;日本侵华的“9·18”成为了“一个快乐的日子”;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变成了“奸杀”大揭秘;“鬼子进村”乐曲成为“时髦”的可下载的手机铃声;在某些旅游景点,花五元钱可以租一套当年日军侵略中国时的军服,扛一杆刺刀上挂太阳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