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梁敏 《奋斗》2006,(4):53-5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这是党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又一项伟大历史任务。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省是农业大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事业、有力助推新农村建设,是农业保险部门必须深入研究和破解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加快新疆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引官  孟戈 《实事求是》2006,191(4):37-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由于自然环境较差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种种困难。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绿洲生态环境脆弱和市场发育迟缓、产业结构低度化、城镇化水平低等诸多方面。必须坚持统筹城乡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发展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强新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公共社会事业,构建农村社会服务新体系,集中解决农民生产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扎实推进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赵元铭 《求实》2006,(Z4):240-24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农业保险是增加农民收入、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体制保障之一.农业生产的灾害损失保险,称为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的特点.高成本、高风险、高价格的特点,决定了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我国加入WTO以后,WTO的规则要求成员减少对农业的补贴,这就使得增加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4.
王勤 《实事求是》2006,(3):33-3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新疆是农业大区,又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农村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六成以上,而且地域辽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而复杂.建设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调整城乡关系,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书群 《实事求是》2007,195(2):76-78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新疆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着投入不足,文化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加强新疆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发挥各级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其次要发挥广大农民、牧民在新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再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艳 《党史文苑》2007,(12):26-28
建国初期,鉴于农业保险对农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作用,党和国家着手开办农业保险,在三年过渡期内,重点创办了牲畜保险,试办了农作物险.创办初期,党和国家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实情,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措施,收到了一定实效,也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党和国家包办一切的行政做法的弊端逐渐显现,农业保险遭遇重大挫败,最终全面停办.但是,它给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创办新型政策性农业保险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农业保险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发展农业保险则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但农村面广人多,如果全部依赖外援显然不切实际.从根本上说,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自己的事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外在动力,农村自身的内在动力,才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源泉."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是基本原则和先决条件,自主建设是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贫困地区在借助外部"输血"的同时,更要注重激活自我"造血"功能,增强自主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四川东部地区 (含达州、广安、巴中三市)是四川典型的盆州山区和农业地区,也是全国有名的革命老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既存在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根据川东地区农村的实际,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思想根基,二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产业支撑,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化资金支持,四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发展基础,五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激发体制活力.  相似文献   

10.
王恩茂同志六十年代提出了建设“五好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了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要求。建设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结合新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动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和法规制度建设,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相似文献   

12.
新疆木垒县地处新疆天山北麓东端,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木垒县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3.
信教群众多、宗教氛围浓厚,是新疆农村、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农村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处理好宗教问题.由于宗教本身所具有的长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特殊复杂性等特点,以及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众多的民族成分等原因,新疆农村的宗教问题仍然突出,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加强宗教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的力度,进一步做好爱国宗教人士继承人的培养和爱国宗教人士带培塔里甫工作,使宗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享受建设成果的也应是农民.只有把九亿农民的素质全面提高了,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马惠兰  刘冠陆 《实事求是》2008,200(1):76-78
鄯善县是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个试点县之一,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资源丰富,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优势明显,工业发展基础雄厚,小城镇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已具备优先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和条件。鄯善县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资金筹集难、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困难。但鄯善县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发挥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为全疆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国际国内的经验和现实情况表明,中国农村发展必须走"产业农业"、"科技农业"、"补贴农业"、"转移农业"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建设学习型的新农村、和谐的新农村、民主的新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杏莉 《实事求是》2006,192(5):61-62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新疆沙湾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沙湾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为全面完成县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破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本文对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领域,涉及农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等方面.面对德钦县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科学把握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客观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紧紧抓住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趋利避害,认真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取得重大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攻坚阶段,任务艰巨。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点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