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一) 不久前,日本某出版社社长北泽女士的有关艾滋病的讲座在日本广播电台播出后,她办公室的电话铃足足热闹了好几个星期。 北泽说,人们对她向青少年所作的性教育内容反应强烈。打电话给她的人中,80%表示赞同,其余20%则感到不理解,说她不应该“无事生非”。一些妇女来到她的办公室,声称她们的儿子应当受到不要性交的教育,而不是学会如何使用避孕套。这说明,尽管公众已逐步意识到艾滋病的危险,但艾滋病教育仍然还未得到理解。 所有的人都赞同对儿童进行防艾滋病教育,但许多人在教育的方法上存在分歧,因为病毒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性交传染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世界对一个人的褒奖,往往是现实世界难以想象的。在网上热衷公民教育的小圈子里,关澜早就是一个名人,被尊称为“关澜女士”。两年前她草拟的《公民常识》,被视为“当下中国第一本最贴近公民本质的公民读物,第一本由非专业人士编写的公民手册”。一名与她素不相识的公民教育研究者说:“在网络上看到关澜女士的文稿,敬佩关澜女士的勇气、识见与毅力,很难想象这样的一部文稿能够与一位中学历史教师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过埠新娘     
我陪同B女士登上了开往深圳的快车,列车徐徐开动,她终于抑制不住,抽泣起来。“姑娘,是出国去吗?”坐在对面的一位白发苍苍的华侨老太太开了腔。 B女士只顾哭,没有理会她,是我代为点头作答。“如果我没有猜错,她一定是个过埠新娘。”过埠新娘是广东人对远嫁外国的姑娘的特殊称谓,我惊讶地望了这位慈祥的老太太一眼,情不自禁地又点了点头。心想:这老太太的眼力真不差! “她那位先生呢?”老太太大概从我身上  相似文献   

4.
李桂文  燎原 《南风窗》2011,(21):50-53
开栏语:8月份以来,整个国家的新闻行业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热潮。当市场导向主宰了传媒业,那些平凡的人,底层的生活越来越少出现在传媒的显著位置,除非他们遭遇特别重大的事故与不幸,这是这个时代自然生发的新闻业,却并不是一个正常的新闻业。  相似文献   

5.
家住河南洛阳市涧西区的李青芳女士近日喜事不断:她被所在家政公司评为“明星员工”称号,获奖金1000元;而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今年参加高考的女儿刘佳被提前保送至上海外国语大学。 好事成双,这位下岗多年的母亲眼圈红了、她哽咽着说:“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绩,太不容易了。女儿中学6年,也是我们母女与自卑斗争的6年!”  相似文献   

6.
前些天,一个女孩儿告诉我,有人和她定了一个约会,地点是拉雪兹神父墓地。我当时听了就感觉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过后甚至有点优哉游哉,辗转反侧了。在一个墓地约会,而且是名闻遐迩的拉雪兹神父墓地,这是什么精神?双双漫步在青松翠柏之间,登坟头以舒啸,临墓碑而赋诗,兼谈生与死、爱与恨、形上与形下、有限与无限等平时一碰就难免发酸的高深学问,那该多么惬意! 两年前,法国某文化机构组织了一次短篇小说竞赛,其中的一篇作品就是多亏了墓地而高挂榜首:一个中年女士,孤独无聊,突发奇想,决定结交一个“死友”。她来到一片墓地,相中了一座从形式到内容都无可挑剔的坟头,从此  相似文献   

7.
刘爽,生来就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女汉子.走路“带风”,说话大声,办事雷厉风行,唯有在父母公婆和儿子、丈夫面前方能显出女性的似水柔情.女人们习惯地叫她“爽姐”,而男人们则更喜欢称她为“爽哥”.她有过艰难,也遇到过困苦,但在她眼里“这都不是事儿”,因为她相信:“爽哥”的天空永远都是一片湛蓝.  相似文献   

8.
春节过后,广州市的一间发廊把社会舆论搞得沸沸扬扬,这个“新闻眼”就是广州新大地宾馆私人承包的“名仕发廊”。烫一个发收763元,这是“名仕”出名的契机,尽管这个名出得并不光彩。小姐脚软“名仕发廊”的出名,是由上海雷允上国药公司剑蕾小姐的偶然光顾引起的。 1990年2月3日,她住进新大地宾馆,为了参加亲友约会,她在房间洗了头,下午4时到楼下的名仕发廊吹发。殷勤的发廊小姐用香波给她再洗一次头,热情的理发师先生边摆弄头发边说;“你的头发不好吹,  相似文献   

9.
去年十一月八日《羊城晚报》头版头条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为题,刊登了广州市东华西街环卫工人江淑莹参加“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提建议活动获二等奖的图片新闻。看到报纸后,我大吃一惊。我是电台负责东山区采访的记者,竟对此事毫不知晓,太失职了。真是她写的? 但冷静下来一想,却又半信半疑:她,一位从事环卫工作二十七年的、上年纪的女工,怎么能写出如此有条有理的建议呢?难道是有人代笔?为了解开谜底,我给区环卫局挂了个电话。“找江淑莹吗?”一个清脆的女声问道。“那篇文章真是她写的吗?”我劈头就问。“哈哈……”一连串摸不着头脑的大笑:“你最好自己来找她谈  相似文献   

10.
书上说,“她这样做是因为……”生活说,“她这样做了。”书上把发生的事解释给你听;生活没得解释。难怪有些人偏好书籍。书上的事合情合理。问题是,他们能读懂的那些生活,是别人的生活,永远都不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大道与小道     
《南风窗》1988,(6)
路分大路小路,道分大道小道。消息的来源也是如此,因为有大道,由此而有了新闻的发布,而小道便被戏称为“路透社”。我们希望架起一座桥,将小道,变成大道;将大道,联接小道。这便是沟通。从联系着国计民生的“国事”,到牵系着大街小巷的“家事”,我们将你、我、他所关心的小道消息,尽我们所能架一座通往大道的桥,我们希望那些流传于市井的热门话题,能在这儿找到正确的答案。如果您有兴趣走上这座桥,可以将您听到的“小道消息”写信或用电  相似文献   

12.
和老北京城“内九外七”16座城门不同的是,建国门不是因“城门”而得名,因为“建国门”从来就没有过城门。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5,(5)
<正>有个年龄已超过30的女士,把我当成了传说中的心理专家,发了一封邮件给我。她说,她是偶像剧的忠实粉丝,特别喜欢看韩剧,还喜欢追星,前段时间又迷上了那部叫《伺以笙箫默》的电视剧,在家里,和老公闹得鸡飞狗跳,请教我"怎么破"?那一瞬间我想到了很多社会新闻。其版本大致有:某初中学历的农民,伪装成海龟,还是大公司的高管,先是在网上交友,然后在线下见面,把某些女人给骗财骗色了,而且骗的还不止一个,最后,  相似文献   

14.
双周·反馈     
《南风窗》2001,(13)
我爱《南风窗》,爱之深而责之切。2001年第9期第68页彩照左下角一段的第3行有个“辎铢必较”,“辎铢”成了“缁铢”,这种瑕疵是忠贞不渝地爱她的人所不愿看到的。我一直希望,她能成为一份负有特殊使命和神圣职责的杂志,而不是赚钱的工具。——广西田林龙车乡向雨思  相似文献   

15.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刚要出门,女儿叫住了我,她怯生生地对我说:“爸爸,你能预支我十块钱吗?”我听后不高兴地说:“不是昨天才发了十块钱给你吗?怎么,才过了一天就用完了呀!”从女儿上幼儿园开始,我就主动给她发零花钱,每周十元,虽然不多,但也能解决她的基本需求。女儿从小就比较懂事。  相似文献   

16.
我看乞讨者     
有一年到北京旅游,过前门时一位妇女拉住我,苦着脸说丢了钱包,找不到亲人,她和孩子都没有饭吃。几米外,一位约5岁的孩子正咬着手指望着我。我掏出3元给了她,她要我留下地址以后奉还。我说不用了。在厂州街头,我对乞讨者也曾慷慨解囊。不是自己富有,只希望用微薄之力,给人间增点温暖。然而,以后报章陆续披露,其实大多数乞讨者都是骗子。他们“乞”钱建房子娶媳妇住宾馆,靠“乞”致富。  相似文献   

17.
郭云 《工会博览》2009,(6):12-12
我国新闻媒体的职责在于公开信息,对社会上所有的不良现象进行监督,随着我国新闻业的发展,新闻媒体被诉侵害名誉权的案件越来越多,而起诉媒体的主体也是越来越多样化,对此徐迅在Ⅸ中国新闻侵权纠纷的第四次浪潮》中提到:“中国新闻侵权纠纷在经历了三次浪潮之后,目前正处于以官方机构及公务人员起诉新闻媒体为表征的第四次浪潮中。”政府机构能否对新闻媒体提出侵权诉讼归根结底在于政府机构本身能否成为诉讼的主体,是否享有名誉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的第六个记者节。从1933年到1949年,每年9月1日,新闻从业人员都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一节日。新中国成立后,记者们没有再过此节。直到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把11月8日中国记协的成立日确定为“记者节”, 与护士节、教师节并列为我国三大行业节日之一。然而与其他行业不乏法律的规范与保护不同,虽然 1979年新闻法就开始酝酿,1987年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把拟定工作交给了新闻出版署,并在同年11月正武成立新闻法起草小组,但时至今日,新闻法仍未出台。与学界屡有剖析的部门立法、行业立法行为相比, 新闻业的立法进程显然缺乏权力部门及经济实体的助推。新闻法的不易出台当然也与新闻法的立法目的难以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业的问题尽管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且也没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供考虑选择,但看上去那些商业娱乐传媒似乎已经找到了一条通向数字化未来的途径,可是新闻业就不是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燃烧的房屋     
吾乡镇江有句话:“巧人是拙人的奴。”一点不错。友人某女士是职业妇女,拿高薪,是社会名流。她仍然买菜烧饭,因为照她说,她的丈夫不会做这种家务。如果让他去做,会一塌糊涂。她的丈夫乐得享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