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欢迎来到奇观城市。在你身边正发生这样的事情:20年前叫榕树头的老地方,明年就要改名金融中心;20个月前的空地,下个月最新的中国最高楼就会竣工。城市正用匪夷所思的进度,种下如此之多的庞然大物。  相似文献   

2.
谭保罗 《南风窗》2016,(5):63-65
正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刻,中国要做的事情很多,在生产部门,供给侧改革要求产业必须调结构。而在金融市场,同样要求有一个公平的、正义的"利率供给"。唱空人民币的人,估计都期望着中国来一次金融危机,但事情显然难以按他们的意志发展。回顾历史,无论是拉美、还是东南亚,在这些曾经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地区,除了本身财政金融治  相似文献   

3.
《大公报》之可贵者 乃在与时俱进而不媚时。既符合时代潮流,又保持其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国际问题的部分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符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积极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人类共同事业作出贡献的精神。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在国际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参与也更广泛。怎样看待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如何发挥中国的作用,这对我们制定未来的国家战略是非常  相似文献   

5.
浑沌的学界     
邓晓芒 《南风窗》2010,(17):93-93
<正>庄子有一篇寓言,说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儵与忽到中央之帝浑沌处游玩,受到浑沌的款待,于是商量如何报答浑沌。他们见浑沌尚未开窍,就决定帮助他开窍,于是"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待文明发展的一个心结,即与时俱进、只争朝夕(儵忽)固然好,但最理想的还是浑沌未开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石勇 《南风窗》2012,(17):40-42
当完成了洗雪百年屈辱的历史性任务,而民众对是否拿金牌,已不是那么在乎后,更多了几分豁达与从容。伦敦奥运已经结束,金牌丰收让国人扬眉吐气。但4年一次看比赛的日子将慢慢远去,在生活中被我们遗忘。围绕奥运所发生的诸多事情,其实也是对中国的一次"解密"—一次对国内问题,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以来国民心态的折射。要中国人不带着一个"中国"的现实背景去看奥运是困难的,正如要运动员不带着一个"中国"的抽象实体去投入将不可想象一样。  相似文献   

7.
清朝外交变化动因:观念还是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它的实力经历了盛极而衰的过程。从世界的角度看,与之相平行的是西方世界的兴起。随着西方世界的兴起以及西方世界向外部的拓展,中西交往变得日益频繁并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一方面是中西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是清朝的外交行为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朝贡体制逐渐松散并最终瓦  相似文献   

8.
赵刚 《法制博览》2010,(3):50-51
1990年冬,西方某大国情报局计算机中心。 当值班人员将侦察卫星昼夜监控所拍摄的胶片输入计算机时,令人大吃一惊的事情发生了!在大屏幕显示的地形复原图上中国工业重镇兰州市,竟然消失了。  相似文献   

9.
2017年伊始,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同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中国从将强未强向世界现代化强国挺进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2018年,中美战略竞争态势进一步升级,中国周边逐渐出现"分化"与"合作"两股力量的抗衡。面对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点,中国周边外交需要与时俱进做出新的定位,在战略层面重新布局和设计,继续维护中国崛起所需要的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生活中,我们的感官每天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品尝到的,还有皮肤接触到的。每天,总有那么多悲喜交加,百感交集的事情发生在此处彼地,不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就发生在他人的生活里。高速发达的资讯信息充斥着我们的感官,迫使我们把精力分散在那么貌似和我们相关、实际上毫无瓜葛的事情上。我去听音乐。我之  相似文献   

11.
对华贸易和美国制造业劳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夏 《南风窗》2007,(5):74-75
对华贸易在过去几年间成了美国政治的一个热点,而制造业的劳工组织则成了挑战对华贸易的最大力量。毫无疑问,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最近,某著名网站在首页刊发一篇博文,题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假恶丑".笔者阅后实在搞不明白孔子的"假恶丑"从何而来? 依笔者之见,孔子的一生,活得是很真实的,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即实事求是,才称得上明智,而孔子本身就是这样.《论语》中有一段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卫国,卫国国君向他请教排兵布阵,孔子回答:"礼仪方面的事情,我略有所闻,打仗方面的事情,我没有研究过.""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相似文献   

13.
贪官的出身     
谢泳 《法制博览》2010,(16):8-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变化。总体趋势向进步方向呈现,这一般没有人怀疑。这三十年中,一个特殊现象是中国贪官的数量激增,我没有详细统计,但凭感觉和断断续续看到的各种材料,大大小小的贪官加起来的总数真是惊人。我有时候也想这个问题,事情何以致此呢?  相似文献   

14.
陈统奎 《南风窗》2010,(21):16-19
在中国,用商业手段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的兴起是最近这三四年的事情。但不能理解为换一个新的名头来解决筹款困难。中国目前最稀缺的是"社会企业家",而这些社会企业家也不是培训出来的,必须从"血淋淋的实战"中冲出来。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姚立法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在湖北潜江这样的"小地方","中国第一代独立竞选人大代表者"姚立法依旧以其常态的行为,践行朴素的政治理念,正如其在2001年被媒体发现,从而以"姚代表",以"为人民呐喊"而扬名中国之前一样。姚所关心的问题,总是非常具体,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4,(16):94-94
<正>过去相当长时期,台湾虽有一些进步,但官僚主义的传统犹存,官吏在对待人民时,仍有极大的滥权空间。我长期以来,在台湾从事文学、文化和思想评论之写作,算是评论人,但从来没有闹过新闻。但最近因缘凑巧,我却成了不小的新闻人物。原因是,2012年台湾的马英九狠斗王金平,媒体称之为"九月政争"和"灭王大计"。事情发生后,我找了一个大官朋友,他告诉我马英九的"灭王"是在2012年进境美国时,与"驻美代表"金溥聪密会而敲定。所以我在2012年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后,中国领导人面对变化了的国际局势,以及中国的发展,适时提出了新的外交理念.人类跨入21世纪,中国和平崛起,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外交顺时达变,与时俱进,提出了新世纪的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8.
高培勇 《南风窗》2010,(19):78+80-81
下一步的中国税收改革,必须把拉近贫富差距、实施宏观调控作为与时俱进的目标而纳入视野。这就意味着,以个人所得税和物业税改革为突破口的现代直接税体系的构建,应当成为完善中国税制体系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的“焦点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扉 《南风窗》2007,(16):12-14
北京奥组委表示,我们不赞同把奥林匹克政治化的做法,这不符合奥林匹克的精神,也不符合奥林匹克宪章关于"体育竞技不得有任何歧视"的原则。但奥运会带给举办国的"焦点效应"却无法避免:在2008年北京奥运闭幕前,发生在北京及中国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被国际舆论放大。  相似文献   

20.
王晓明 《南风窗》2014,(10):95-95
<正>以世界之大,中国人之多,谁都不能保证不出事情。但是,出了事情以后不隐瞒、不推诿,以民众和大局为重,妥善处置,却是各级官员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的。韩国"岁月号"客轮惨案,令其举国悲愤,一个素来豁达的韩国朋友发来电邮:"沉没的不只是岁月号,还有大韩民国!"是啊,弃船逃跑的船长和水手、玩忽职守的海警和安检官、明知船舵有问题却不加修理的轮船公司、对以往发生的同类事故马虎应付的各级政府、延续近半个世纪的重GDP亲大企业的国策失衡……这些原因一串一串被揭露出来,正骄傲于国家跨入"世界一流"行列的韩国民众,忽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