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2021,(4):146-152
1921年俄共(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通过十月革命和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俄共(布)在建立了稳固政权的基础上,实施了新经济政策的改革;俄共(布)主导下的共产国际推进东方世界革命战略,直接帮助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进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俄共(布)新经济政策所代表的改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代表的革命,成为20世纪2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潮中具有标志性的两大支流。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1,(9)
清末为挽救民族危机,一批具有爱国激情的先进四川女性满怀着高昂的革命热情投身于革命运动,直接参加到各种救亡图存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她们组织参与的四川女子保路同志会(爱国会)、组织倡导为革命募捐筹饷、与四川保路同志会(军)共同战斗等一系列革命活动,不仅是四川辛亥革命时期一支不可忽视的革命力量,而且彰显了四川女性国民意识的觉醒,推动了四川地区的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首先提出“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以下简称“两结合”)是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在谈到新民歌时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族的,内容应当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统一。”(《文人毛泽东》第448页,陈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同年5月,他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革命精神与实际精神的统一……在文学上,就是要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同上,第464页)。据此,周扬在《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一文中作了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4.
彭炳金认为,许多中国近代史教材和著作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这是不准确和不科学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既相互区别又互为联系。民族革命(斗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起因于外国资本主  相似文献   

5.
工会问题是深入讨论俄共(布)、共产国际对中共早期革命影响的关键切入点.本文的讨论挖掘出长期被学界忽略的一个重要侧面,即反映中共领导工运和工会发展的讯息,也是俄共(布)与共产国际派使者来华调查,力图发动城市革命所格外重视的内容.本文在梳理中共建立前后俄共(布)、共产国际获得中国革命讯息各条路径的基础上,将苏俄对中国工会情况接收与回应的动态发展过程予以清晰呈现,从中也反映出相较于以往更为丰富的、中共建党前后的工会发展实态.  相似文献   

6.
正革命先驱张太雷(1898—1927)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其前身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要创始人之一。张太雷早年在天津求学和投身革命,是天津第一位中共党员,为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和革命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北洋岁月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15年秋,张太雷考入北京大学法科预科,由于经济条件难以支持,同年冬转往天津北洋大学法政科临时预备班,半年后,张太雷以优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不断革命的口号,仍是当前理论界瞩目的一个问题。朱桂谦、绍平同志在《马克思的不断革命思想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载《湖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一期)中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也是不断革命的过程”,并以此对我们以前发表过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献几个有关的问题集中阐明我们的看法,并同《新探》的作者商榷。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究竟是什么性质在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都  相似文献   

8.
正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革命的宣言、政治的宣言、信仰的宣言。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革命理想与革命精神,是对《宣言》发表17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革命化的思想非常深刻、非常丰富。许多人认为革命就是夺取政权,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的革命是一次性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再存在社会革命了。把社会革命等同于政治革命,这是对"社会  相似文献   

9.
正(1950年1月29日)宽泰:自从你到了土产公司工作以后,我时常担心你的政治学习、工作成绩如何。须知参加革命工作,用人是以德(忠实于革命)才(能为革命作好事)资(与人民大众结合获有资望)为标准,并不以私人关系的。谁犯了罪,即使是怎样有功的人,也不能马虎了事。望你千万认识此条真理,好好学习政治,好好工作,不要弄错事情呀!望你好好学习、工作。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60年代的二十多年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若干引人瞩目的新发展。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理论界众说纷芸,有的同志认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有的强调战后科技革命的作用,也有的或强调现代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两因素”,或强调生产力发展规律(即战后科技革命)、生产关系变革(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三因素”,等等。撒开战后某些特殊的背景和外部条件不论,笔者更倾向于科技革命、“经济计划化”、所有制关系调整和社会改良措施的  相似文献   

11.
《理论视野》2021,259(9):86-93
《论俄国革命》是罗莎·卢森堡在狱中写就的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著作。驳斥教条主义者的歪曲与毁谤、论证十月革命的伟大成就和世界意义、展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坚定信念,是这本著作的主旨。对革命成功后俄共(布)实施的土地政策、民族政策与国家政权建设政策的批判性分析,则体现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度自觉的革命精神与批判精神。卢森堡在批评俄共(布)具体政策时显露出的历史局限性,她关于民主、人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考,都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一)近代的四次科学革命 从近三百年来,科学、技术、教育三者的发展和变革,可以明显看出,教育与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教育革命? 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的飞跃,即科学革命。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飞跃,即技术革命。 人类传授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与能力的本领的  相似文献   

13.
深刻理解把握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谋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前提。勇于自我革命与进行社会革命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统筹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以下简称"两个革命"),不断完成历史任务、一步步实现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清醒自觉协同推进"两个革命",就必须保持革命精神和斗志,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加强党自身的革命性锻造。  相似文献   

14.
湖南双峰县原是革命老根据地,县委注意运用地方革命史对广大党团员、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个县党史办通过精心挖掘,先后征(收)集到双峰党史、革命史料150多万字,县委把这批史料当作宝贵的精  相似文献   

15.
张苗 《侨园》2011,(10)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1 91 1年至191 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 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辛亥革命广义上亦可指自1 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6.
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得以成功的关键和的基本经验之一。国民革命时期中共丧失了独立性遭到惨痛失败,从反面说明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独立性对中国革命是何等的重要,也说明以陈独秀为首的早期领导人在这方面抗争和探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在中共建党和国共合作初期,陈独秀为抵制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问题上的越俎代庖和国民党的容共政策,作出了相当努力。  相似文献   

17.
肖涵静 《团结》2003,(6):86-88,27
孙中山在1917年-1919年间,总结中国革命经验和多次失败的教训,写下了《建国方略》。《民权初步(社会建设)》是他的政治现代化学说;《实业计划(物质建设)》是对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人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民族化,从而创立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现象。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①从此,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指导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和共产国际的指导,在初步  相似文献   

19.
吴群 《瞭望》2003,(41)
9月28日下午,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波司登、雪中飞“Chitosante~(TM)生态抑菌绒”发布会暨2003波司登羽绒服国际流行趋势发布会,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科技“Chitosante~(TM)生态抑菌绒”,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羽绒行业第三次革命,带来健康着装的新观念。 波司登引领中国羽绒行业三次革命 从设计创新、质量创新,到今天的科技创新,波司登总是那样的令人不可思议。这个在不断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腾飞的企业,它的每一次创新都带动了中国羽绒行业的新革命。  相似文献   

20.
对陈独秀的思想进行全面地考察分析得知,所谓他有“二次革命论”的观点很难成立。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并未想放弃革命的领导权,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领导出于苏联国家利益的考虑决定对国民党予以妥协,从而丧失了革命的领导权,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