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漫长的准备过程,2004年5月8-9日,来自欧洲部分国家的15个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成立了“欧洲左翼党“.尽管该党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但这毕竟是欧洲左翼力量的一次重新整合,有可能对欧洲未来的左翼运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肖  周泉 《求实》2016,(5):88-96
随着拉美地区左翼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拉美左翼运动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拉美左翼政权是拉美地区民主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明确拉美左翼政权分类标准,研究拉美左翼政权在该地区的分布情况,对于认识拉美地区左翼运动发展现状、把握拉美地区左翼运动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左翼政治力量特别是多国共产党组织无论是相互之间还是内部自身,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各种形式的纷争和内斗之中,内耗的主要动因是思想分歧、路线之争和权力利益争斗。这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惨痛教训在21世纪仍未得到有效克服的重要体现。这种"恶性肿瘤"成了制约和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苏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许多政党也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这些问题,但短期内很难从结构上真正解决。考虑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如何实现合作和联合,必须在此基础上认识并制定相关对策,既要看到前途的光明,但更要实事求是,不宜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4.
苏东剧变对东欧共产党造成了致命打击。但是,其并未完全消声匿迹,而是演变成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并作为中东欧左翼政党的主要力量继续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中东欧左翼政党与右翼政党形成了较稳定的左右翼交替执政的格局,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其不断根据现实生态环境调整发展战略和政策主张,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左派价值的特点。但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东欧左翼政党又开始呈现出传统价值回归的动向和特点。可以说,左翼政党未来仍然是中东欧政坛上中下层民众利益的代言人,其发展会受到政党自身特点及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波兰左翼政党在2005年的议会大选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这对波兰政党政治以及左翼政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纵观波兰历次大选中左翼政治力量的浮沉,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必须增强驾驭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必须始终坚持左翼政党的政治立场;必须妥善处理执政联盟内部各党派之间的关系;必须注重加强左翼政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印度社会主义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目前印度政坛较为活跃的左翼政党之一。该党的基本观点、政治立场和政策主张主要包括对印度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对印度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分析和批判、对印度革命面临的基本任务和斗争策略的认识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主张等。  相似文献   

7.
柴尚金 《党建》2009,(11):16-17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以其独特的魅力再次吸引着那些追求进步人们的目光,在有着社会主义运动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拉美地区,左翼政党活动有声有色,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迭起,成为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欧洲左翼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十余年来,欧洲各国的左翼运动普遍经历了从顶住冲击和压力、谋求生存到进行理论纲领和思想策略调整、探求进一步发展道路的艰辛历程。对欧洲左翼的变化调整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一大批拉美中左翼政党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走上总统宝座,从而掀起了拉美政治图谱的粉色浪潮。然而,20世纪末出现的左翼政权并非完全推崇一致的社会经济政策而是各具特色,从大体而言,拉美左翼政权主要分为激进左翼以及温和左翼,但如何区分、标准如何却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图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方旭飞的《20世纪末以来拉美左派政府的政策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进行补充与商榷,并提出与国际接轨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5,(7)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为苏东剧变后处于低潮中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创造了发展机遇。在世界左翼运动领导人和拉美共产党人看来,资本主义新一轮的危机使"历史终结论"的神话不攻自破,它不仅宣告了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而且暴露了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内在局限性,再次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拉美仍有20多个共产主义政党。这些拉美共产党正在努力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本国革命的道路。金融危机以来,拉美左翼运动的新动向主要有:拉美左派领军人物查韦斯的去世对拉美左派力量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但拉美左派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拉美左派政府执政地位依然相对稳固;除圣保罗论坛外,拉美左翼又新出现了一个新的左翼论坛——拉美进步会见;美国对拉美左派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对古巴伸"橄榄枝"和"胡萝卜",对委内瑞拉挥舞"剑"和"大棒"。自2014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社会主义古巴在内的拉美大多数左翼政府都面临着程度不同的政治、社会压力和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11.
1 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随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左翼政党上台执政,在拉美掀起了一股粉色浪潮.不同于20世纪的拉美左翼政权,拉美新左翼全部以民主选举的方式上台,通过社会运动登上拉美政治舞台.伴随着拉美左翼阵营的扩大,拉美左翼政权从地缘政治到经济、政治防务都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而拉美新左翼政府仍然需要面对来自右翼势力、资源分配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德国左翼党自2007年正式成立至今,参加了三次德国联邦议会选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扮演着维护区域稳定和世界和平、倡导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维护公平正义和建言献策、维护妇女儿童权利等方面的重要角色,但由于其历史、利益追逐、现实考量等方面的原因,面临着党内意见不统一、力量难整合、其他党不愿意与之合作等问题。同时,民众思想越来越多元,受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在左翼党的努力下,其扮演的历史角色越来越重要,受社会关注度也愈发提高。左翼党能否继续赢得选民的支持,能否坐稳德国第三大党的交椅,其未来走向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柴尚金 《新湘评论》2010,(14):11-12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成为国外共产党和左翼力量的普遍诉求,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回归传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保持为工人和劳动人民利益代言的本性,进一步凸显了其产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左翼电影运动是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发展壮大,显示了中共夺取新文化阵地的信心和力量,是中共统一战线工作在文化领域的延伸。中共与左翼人士及进步电影工作者密切合作,开展进步电影评论,组织进步电影创作,试图破除"明星制",推动中国电影吹响时代号角,朝着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15.
陈爱茹 《党史博采》2005,(1):158-159
一、美国左翼的历史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个有革命思想的国家.18世纪后期,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思想已经萌芽,后经过斗争,使国家获得了自由,人民得到解放.在那一次革命中产生了一个思想--社会应该控制在劳动人民的手中.从那时起,对社会主义的思考此起彼伏,到了19世纪中期,关于乌托邦的思想很时尚.19世纪末期,大公司和劳动者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当时的美国工人阶级是世界上最有战斗力的团体之一.从那时起一直到一战前,美国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诞生,其成员主要是工人和小农.大萧条时期,该党是左翼有代表性的政党,它领导工人进行斗争.二战以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大国.从那时起,美国开始对美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运动进行镇压,开始有左翼积极分子被捕,许多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教授被开除,所以,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政策获得成功,同共产党的影响力缩小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柴尚金 《学习导报》2010,(14):11-12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成为国外共产党和左翼力量的普遍诉求,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回归传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保持为工人和劳动人民利益代言的本性,进一步凸显了其产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以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为主的西孟加拉邦左翼联合政府执政已近30年。在印度现有体制下,真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国大党、人民党和其他资产阶级——地主的政党一直在执政,左翼政党能长期执政邦政府的确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至今,虽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整体处于低潮,但大部分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共产党和左翼阵线的领袖人物,在挫折面前保持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继续推动着各自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前进,成为当今国际共运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这些领袖人物们个  相似文献   

19.
以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为主的西孟加拉邦左翼联合政府执政已近30年。在印度现有体制下,真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国大党、人民党和其他资产阶级——地主的政党一直在执政,左翼政党能长期执政邦政府的确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20.
左翼电影运动是19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共文化统一战线在电影领域的延伸。大多电影女演员通过与左翼人士及进步电影工作者的交往而深受影响,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新兴的左翼电影运动,在自身觉醒的同时,也将左翼电影深入到社会各阶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