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们党始终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在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增添新的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理论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也必然地要求我们铁路基层站段的理论工作必须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风与创新     
李抒望 《岭南学刊》2001,(2):24-25,,30,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灵魂。能否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学风与创新精神的关系 ,直接关系到我们学习的目的及实质 ,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一、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和创造性的科学理论 ,它是在创造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又是在创造性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社会理论 ,大都是以理论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者把实践观点当作自己全部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  相似文献   

3.
论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由知识经济、素质教育、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决定的。创新教育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 ,而是一种教育思想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行的学校教育许多方面与创新教育格格不入 ,因而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在今天科技经济即将来临和高新技术将逐步实现产业化的时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由世界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史来进行一下探讨。封建社会的科学文化高峰所在地也就是当时的世界科学技术中心是在中国的中西部及长安(西安),在西方还处于落后的中世纪“黑暗时代”时,我国正是唐宋盛世(7~12世纪)。唐宋的科学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几乎所有科学文化领域都有重大成就,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除造纸外,其余三大发明均是在这一时期成熟和推广应用的。在这一时期,中国保持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文化水平,四大…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的管理创新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的管理创新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格特质的人才。本文从创新教育的一些关键性认识入手,提出了构建高校管理创新与创新教育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事业与创新     
2006年,对于残疾人工作者来说,藉不久前全国科技大会吹出的自主创新东风,为人道主义事业注入新的助推力,正成为他们在新年份里的新期盼。无疑,自主创新不仅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决策,也应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依循方略。因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赖于各类创新型事业的支撑和拉抬  相似文献   

7.
创新与提问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7,(21):51-51
<正>提出问题也好,创新发展也罢,对于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深重的社会责任感,都必须以关爱人类、关爱社会为出发点。有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创新":创新是对过去的遗忘,对现在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因而才正视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是啊,正如贝弗里奇所说:"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前进。"纽可门发明了抽水式;瓦特研究了纽可门的发明,但没有沿着他的这条路线往下走,而发明了蒸汽机;狄塞尔研究了瓦特的外燃机原理,也没有沿  相似文献   

8.
张春华 《前沿》2002,(2):19-21
制度创新是西部思想解放的突破口和重要条件。根据西部大开发的社会实践和主要内容 ,西部思想解放客观上要以制度创新体现出来 ,这样 ,才能为西部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 2 0 0 0年 6月 2 0日在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开发座谈会上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个思想充满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排斥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形形色色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又有发展。我们要努力学习这个思想 ,并在这个思想指导下 ,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勇于实践 ,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一、学习创新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对…  相似文献   

10.
王宁湘 《桂海论丛》2006,22(5):31-33
在知识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关键的时代,认识辩证逻辑与思维创新的关系十分重要。辩证逻辑是思维创新的科学导向,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这就要求人们要充分认识运用辩证逻辑思维形式和方式方法对人们获得新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仅仅把科技的投入看作是为了经济发展。实际上,它是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是对人类文明未来的投资,具有更基础的作用。基础研究和科学发现是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索与认识。它不仅是人类知识积累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源泉和先导。相对论、量子论是科学发展的里程碑,没有它们的突破,就不可能有以后的微电子技术,没有以后的核工业、原子弹和氢弹。它为技术革命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源泉。科学研究的动力主要是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及现有知识体系与实验事实之间的矛盾。社会需求也是科技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但是,我以为,基础科学的动力,主要还是来源于现有知识体系和实验事实之间的矛盾,来源于科学家追求真知,追求科学的愿望,并不主要来源于需求。比如,爱因斯坦为什么去  相似文献   

12.
论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定的文化构成了一定制度体系的活的灵魂及其成功运作的精神基础;制度创新及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有文化创新的跟进并与之相契合。为此,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勇于观念(理论)创新,充分重视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批判改造,培育国民形成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适的文化价值共识、公民人格和行为方式,在全社会营造有助于制度创新和新制度有效运行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唐进 《群众》2004,(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的内容很多,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制度创新。只有创新和完善一系列制度使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才能更好地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等各个层面的统筹发展。大量事…  相似文献   

14.
一、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如果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那么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象一切社会活动一样,其行为主体应该是企业家。那么,企业家为什么要从事技术创新呢?我们认为,企业家的技术创新行为受两方面动力的驱使。其中主要由外部动力所形成的驱力包括: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拉力;市场竞争的压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多种资源短缺的压力;科学技术进  相似文献   

15.
学风与创新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灵魂。能否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学风与创新精神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我们学习的目的及实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6.
新的一年,是我们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的一年。在新的一年中,体制创新与观念更新显得十分重要。新年伊始,笔者想谈谈这一话题。纵观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反映出这样一种规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变革是体制和制度创新的前奏。每一次大的变革都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引发的。伴随着观念的深刻变化,我们的事业发展总是获得新的成就。历史的脚步就是这样迈开的:———改革开放,首先打破“两个凡是”和平均主义思想的束缚,才有农村改革,才有个私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与国有经济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创新与创业     
刘圣树 《福建通讯》2001,(10):27-27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总书记的这番论述,足以说明创新是一切工作的“根”,创新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没有创新的思维就没有创业的行动和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能够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认识到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与时俱进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十六大报告贯穿的一个精髓,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并庄严写入了新《党章》。与时俱进,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关键在落实。  相似文献   

20.
规范与创新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区西南,紧邻长江黄金水道,318国道横穿东西,京珠高速纵贯南北;三角湖、后宫湖等7个湖泊如“七星拱月”,将开发区镶嵌在湖光水色之中,正由于她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中外客车商争相前来投资。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保安服务公司共有保安员400多名,分别承担着开发区的机关、学校、金融部门、宾馆、公共娱乐场所,居民住宅小区、外专公寓等80余家客户单位的门卫、巡逻、守护、押运等人防任务,以及22家以建立区域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为主的技防服务。 开发区保安服务公司驵建9年来,保安队员在执行勤务中共扭送犯罪嫌疑人295个,协查各类治安、刑事案件314起,扑灭大小火灾72起,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 本文介绍的是开发区保安服务公司的一些管理方法,愿向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