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与手段的联系是必然的。目标有真有假,手段有实有虚;目标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手段有错误和不错误之别,等等。  相似文献   

2.
“父”这个字,按语言学家的分析,是个象形字,像人持杖之形。大概不持杖教训儿女的,便算不上“父”。不是有旬时髦话叫“落后就要挨打”吗?那是非常正确的。移用至家庭关系中,儿女的年龄永远落后于老爹岂有不挨打之理?  相似文献   

3.
据亚文化的视角,“熊姐”事件体现了“校园暴力”生态、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心理结构等亚文化图谱,也警示校园暴力正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的重要方面。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和扮演错误,是校园暴力发生的亚文化动因,据此可以有针对性地从正确认知、心理干预、自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4.
佚名  潇风 《法制博览》2008,(4):42-42
千万不可盲目地相信某些带有经验的俗语和顺口溜,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需要理性地、慎重地看待这些所谓的“教导”,他们可能是某种情绪化的宣泄,也可能是远古或者其它地域才正确的经验普遍化。对于此地、此人、此事,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将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正>近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内政外交表现与其竞选阶段及上台之初的主张大相径庭,舆论对特朗普外交政策诸多评论莫衷一是,总体上认为特朗普从其赖以起家的"政治不正确"走向了"政治正确"。"政治正确"在美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政治正确"的过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国的言论自由和政治生态,由此形成了巨大的政治分裂。所谓"政治正确"把美国  相似文献   

6.
曹苏宁 《法制博览》2010,(19):24-24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  相似文献   

7.
悟“读”     
吕游 《法制博览》2008,(22):12-13
人的一生,是读的一生。从小读到大,从大读到老,从生读到死。知识是一本大书,岁月是一本大书,自然是一本大书,人生更是一本大书,一天也离不开读,一辈子也读不完。无字之处皆有字,无书之处皆有书。读山读水读天读地读无字之大书,走到哪儿读到哪儿,活到何时读到何时。只有不去读的,没有没啥读的;只有读不完的,没有能读尽的;只有读之有悟的,很少读之无益的。  相似文献   

8.
既为人师,常为学生谋。痛惜学生视力之下降,观察良久,发觉主要是学生的读写姿势不正确而使然,遂常以“一尺一拳一寸”教导之,不时给予纠正。初有成效,然稍未提醒,学生的双眼又低近书面如故。责之,则曰:又忘了。于是下令每人之桌上务必写上“注意保护视力”之文字,有学生发  相似文献   

9.
一位年轻工人不解地说:“党有失误还伟大吗?!”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坚定党的信念至关重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功劳和错误,成就和缺点,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一点错误也不犯的政党和个人是没有的。列宁说过,只有什么事情也不干的人  相似文献   

10.
孙玉祥 《法制博览》2009,(10):36-36
改革开放前,有一个词是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那就是“反”字——不管是“反革命”,还是“反动”,或者“反社会”、“反人民”,都是些一沾上不死也得脱层皮的罪行。想想也是:人家都一窝蜂地往一个方向走,你却要出头逆向那么反一下,这不给大家填堵么?对你这种给大家伙找别扭的角色,那还不杀之也可,脱皮也可。  相似文献   

11.
北宋时,一代大儒程颐与有“布衣宰相”之称的范尧夫素有交往。 有一天,程颐闲来无事,来到范府小坐,那时范尧夫刚刚卸任宰相之位。说起当年当宰相的事时,范尧夫的神情似乎甚是怀念,程颐则不以为然,知识分子爱较真的脾气又犯了,责怪他说:“您任宰相时,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好,难道您现在不觉得惭愧吗?”  相似文献   

12.
安庆仁 《法制博览》2009,(20):59-59
当年北大有位老先生,心“花”怒放,跟女弟子多有扯不清的关系。幽默的是,这位老先生偏偏是教授国学的,满嘴仁义道德,四书五经。夫人生于书香门第,虽然颇有涵养,终究是新女性,不甘与她人分享老公,乃闭门与之理论:提上裤子就讲操守,你就不害臊么?  相似文献   

13.
唐昊 《南风窗》2014,(21):92-92
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来讲,自我的生存当然是第一要义,但不能以牺牲同袍作为手段。这不但不符合现代公益精神,甚至不讲江湖道义。  相似文献   

14.
谢奕秋 《南风窗》2013,(13):10-10
美国发明家、外交家富兰克林讽刺"罗马教会是一贯正确的,而英国教会是永远不会错"。以此反观美国的开国之父们,亦非无可指摘。"以身许国"的华盛顿,在针对英国的"预防性媾和"政策激起民意反弹时,选择了急流勇退,成就了总统两届到头的不成文惯例。但他早年错误伏击了一支法国外交使团,有生之年对奴隶制的默认,乃至在总统府蓄奴,都不难让人抓到把柄。亚当斯的短短一届总统任期避免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实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努力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中国政府不懈地宣示与践行和平外交路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基本能持一种平和与理解态度,对中国的内外政策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另一方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一种错误知觉——“中国威胁论”也一度甚嚣尘上,甚至成为某些国际舆论中的一种“时尚”,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经济威胁论”、“能源威胁论”、“文化威胁论”、“人口威胁论”、“环境威胁论”等等。因此,深入透析“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并揭示其逻辑盲点和错误知觉,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思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空间,正确探寻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工会博览》2010,(13):39-39
日前,根据海淀区委在全区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的指示精神,海淀区总工会权益部和生产部在召开部室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监督为出发点,着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党员挂牌上岗、履行承诺示范”活动。明确党员目标承诺,不断提高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朱仲南 《南风窗》2014,(23):95-95
这段时间有一新闻,全国知识界的人起码有大部分的都知道,经济学界就不用说了,几乎无人不知,除非那人不与人交谈、不看报、不上网。这个人有积金至斗之愿,但又有所掩饰。他的名字有点意思,就是指海边上的一块大的金石,坚如磐,可敌各种风浪、风雨侵蚀,寒冬腊月,仍坚强屹立在大海之上。  相似文献   

18.
孙玉祥 《法制博览》2008,(12):23-23
进入无骨时代,人们忘了骨了。 其实,无骨不立,任何人,之所以在,都是因为有骨,你日日悉心抚慰的皮,在骨上贴着,你为之欲望的那一身肉,在骨上挂着。没有骨,你是一摊泥。  相似文献   

19.
星二代心理表现出矛盾性,渡过自我同一性危机难度大的特点。星二代越轨行为产生的机制是:自我同一性危机是的前提,不良个性是内在根源,情绪冲动是的导火索,不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助推器。星二代青年越轨行为的原因有:星二代标签的消极社会心理效应;明星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的不良影响。星二代越轨行为预防对策有:弱化标签效应、营造正常生长氛围,构建和谐家庭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养方式;星二代应注重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20.
台湾当局借“宪政改造”推进“法理台独”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岩 《台湾研究》2005,(5):45-51
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利用执政地位,通过“立法”、“修宪”以及修改行政法规等各种渠道,先后实现了“公投立法”、落实“公投”、“公投入宪”以及废除“国民大会”等其长期追求的目标,并且还明确宣称要在2006年展开全面“宪政改造”,2008年为台湾提供一部“合身、合用、合时”的“新宪法”,使台湾成为一个“正常、完整、伟大的国家”。陈水扁当局虽然迫于压力声称“宪改”不涉及“主权、国号、领土”议题,但未来几年以各种手段推进“法理台独”的步伐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