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通过对比词汇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反映在群体文化特征与个体文化特征、社交礼节、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英语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相互间提高跨文化差异的意识,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消除跨文化交际的误解,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2.
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236-236,240
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和副语言手段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把英语教学与外贸业务教学结合起来,旨在帮助学习者提高使用外语的能力。本文在功能主义语言理论基础上,结合语法原则和文化原则,探讨了在如何在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3.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以意叉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本文概速了任务教学法在国外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任务的界定、任务的选择与设计,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原则与实施模式.从而更有效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美语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语言还具有识别功能,这从语言和社会阶层、语言和社会集团、语言和性别、语言和时代、以及语言的地域差异等几个方面可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5.
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礼貌语言在表达上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通过研究分析英汉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礼貌语言和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罗晓 《人事天地》2012,(3):46-47
广义的副语言指无声而有形的现象,即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以及妆容、衣着打扮等等,一般有配合语言加强表达能力的作用。它是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用来伴随有声语言表达一定意义,彼此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7.
英语口语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强调提高语言学习者在真正的语言交流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口语是一种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它是指学生通过读和听两种方式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再经过思维,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和重组,赋予新的内容,最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本文想从如下几方面探讨如何运用语用学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构成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非语言交际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体系,可以用来辅助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是人在出生后就开始接触学习并且要实践加强贯穿一生的。教学是一种交际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除了主要运用语言交际手段,也会经常运用非语言交际,这能使教学过程更顺畅,而且会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交际跟语言交际一样是人类交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人类交际中起着语言交际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由于中西文化千差万别,因此,作为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的一种形式,翻译离不开文化差异对其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角度,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