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一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从此,他们领导的军队被称为"朱毛红军"。——《中国共产党简史》井冈山,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由于这里四面环山,地形好像一口井,旁边又有一条小溪流过,迁徙至此的广东客家人称溪为"江",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1,(12)
正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一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从此,他们领导的军队被称为"朱毛红军"。毛泽东、朱德在连续打退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中,概括出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领导红四军以不足四个团的兵力,在同国民党军队八九个团甚至十八个团兵力的战斗中,不畏强敌、不畏艰难,使井冈山根据地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3.
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以前,那里驻扎着两支绿林队伍。首领是袁文才、王佐。袁文才,江西宁冈茅坪马源坑村人,常被地主豪绅和反动政府欺压,新婚妻子被地主少爷霸占,母亲被军阀打死。在强烈复仇心理支使下.他毅然参加了当地一支绿林队伍,并很快当上了这支队伍的头目。大革命时期他加入过共产党,并做过一些对革命有益的事情。王佐是遂川下庄人,裁缝出身,也因不能忍受地主豪绅的压迫,拉起了队伍,并与袁结成老庚。大革命失败后,袁文才、王佐率部占据宁冈茅坪一带地区,  相似文献   

4.
本刊启事     
工农革命军进驻江西宁冈茅坪不久,为了熟悉地形、地物,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毛泽东便率部到井冈山周围打游击。  相似文献   

5.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当时仍沿袭“国民革命军”名义,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提出了“创造革命军队”,“建立工农的革命军”的任务,各地的起义部队,大多称为“工农革命军”,也有的称“农民革命军”,还有的称“共产军”。1927年11月党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相似文献   

6.
《台声》2020,(2)
正"我发觉又多了一份事业,就是做两岸交流桥梁。"他说,大陆推出诸多支持台胞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台湾青年圆梦开了大门。关于他廖楚翔,1981年3月24日出生,台湾高雄人。台湾80后篮球教练。2009年,带领台湾篮球队到贵州比赛;2017年,应邀来到郴州,很快与俱乐部"情投意合"。  相似文献   

7.
谭志  罗琳 《传承》2013,(3):24-25,34
"年关暴动"取得胜利后,中共在宜章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巩固政权为中心的苏维埃运动蓬勃发展,中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建党、建政和革除陈规陋习的工作,实施了将土地分给广大农民的土地革命,组织建立了维护革命政权和推动土地革命的保障力量——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和地方赤卫队。  相似文献   

8.
张弛 《传承》2008,(18):6-7
爆发于1927年下半年的三起义鲜明地标注了共产党统战政策转变的历程:南昌起义打着国民党左派旗号;秋收起义虽仍以国民党左派相号召,却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到广州起义中共已完全放弃国民党,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标志着共产党统战政策转变的完成。  相似文献   

9.
爆发于1927年下半年的三起义鲜明地标注了共产党统战政策转变的历程;南昌起义打着国民党左派旗号;秋收起义虽仍以国民党左派相号召,却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到广州起义中共已完全放弃国民党,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标志着共产党统战政策转变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协商论坛》2008,(6):52-54
张启龙(1900-1987),曾用名张复生、佐平,湖南浏阳人,1925年冬在当地小学教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与组织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26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参与组织工农武装,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三团中共支部组织委员,后因患病返回浏阳。  相似文献   

11.
在镇海区,活跃着一支1000多专兼职人员组成的农村就业指导员队伍。这支队伍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权益保障等“一条龙”服务,串起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劳动力供需的条条“红线”,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有序流动和顺利转移,推进了当地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这支队伍也被当地群众称之为“鹊桥”。因地制宜造“鹊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镇海区规划到2010年将现有的10万农民中的7万多人转移到城镇。但是对应大规模农民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缺知识、缺技能、缺门路的矛盾较为突出。据统计,该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06,(Z1)
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会见地点是在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朱德、陈毅同志先到了龙江书院,当毛泽东同志到来时,朱德同志赶忙偕同陈毅等同志到门外来迎接。我远远看见他,就报告毛泽东同志说: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就是朱德同志,左边是陈毅同志。毛泽东同志点点头,微笑着向他们招手。快走近龙江书院时,朱德同志抢前几步,毛泽东同志也加快了脚步,早早把手伸出来。不一会,他们的两只有力的手掌,就紧紧地握在一起了,他们使劲地摇着对方的手臂,那么热烈,那么深情。进了龙江书院屋里,毛泽东同志把我们介绍给朱德同志;朱德同志也将他周围的干部,给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广阔的农村市场经济舞台上活跃着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群体--农村经纪人。我们在对这支队伍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这支队伍迅速壮大,其作用不可或缺,他们正体现着一种业已形成并继续发展的新的劳动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钟镇藩 《湖湘论坛》2008,21(6):75-76
为了解决已经持续了80年左右的历史悬案,作者通过查阅钟氏族谱和走访族人,对参加过秋收起义、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参谋长兼一团团长钟文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钟文璋一生的评述应当按史料加以改写。  相似文献   

15.
也许,当年毛泽东连做梦也都没有想到,中共第一家造币厂会在井冈山创办,并且是在王佐的提议下建立起来。王佐曾经是一位“绿林好汉”,也就是曾经的井冈山“山大王”,接受改编后,才正式编人工农革命军并当上团长,后来又被推举为红四军军委委员和特委委员。  相似文献   

16.
百姓记事     
水珠的故事他们,普通得像一粒沙,平凡得像一滴水,却在世界的长跑中跑过了一圈又一圈。从邹容的《革命军》到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从川军出川抗战到抗美援朝,从成昆线建设到“东方红2号”腾空,从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无论是浸透了血与泪的近代史还是铸就了辉煌的现代史,世纪的大厦里始终展现着川人的风采。尽管只是沧海一粟,但百年的巨变有他们连起的手臂,历史的阔步有他们迈出的步履。今天,在20世纪即将划上句号之时,让我们用心来聆听川人的历史足音。20年代张珏娟 编今年107岁的张振华,早年曾与邓小平等同期留学法国,是四…  相似文献   

17.
宋任穷原名宋韵琴,改名缘于1927年他与工农革命军三营营长伍中豪的一次畅饮。伍中豪边喝酒边念着:“宋韵琴,宋韵琴,这个名字不好听,不知道你的人还以为是个女人呢,我给你改个名字吧!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改一个字,天降大任于穷人,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Z1)
罗荣桓在《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中回忆:毛泽东同志在文家市收集了余部,决定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南进途中,在泸溪又受到敌人的伏击,部队一共剩下不到一千人,到达江西永新县境内的三湾村,便立刻进行整顿。首先是整顿组织,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改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实际上只有两个营七个连。整编后,干部多余了。这些干部,大多是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其中有些人在这一连串的挫折面前,在这危险、艰苦的斗争面前,惊慌失措,灰心动摇起来,少数人已经不告而别了。如果不迅速地处理他们,势必会动摇军心…  相似文献   

19.
979人一条心,979人一个信念,从街道到社区,从世博到特奥,每一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足迹。他们将理念化为行动,让行动成为品牌,用七彩的爱心,多彩的奉献,去帮助更多的人。在普陀区中心医院,这支青年志愿者队伍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七彩志愿者。  相似文献   

20.
秦少游的《踏莎行》以其清丽婉约、缠绵凄侧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名句更成了千古绝唱。我终于下决心到郴州,领略少游描摹郴江、郴山的词境。郴,从林,从邑,意为森林中的城市。当地民谚云: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宋代的郴州是瘴疠之地,秦少游从浙江处州被削秩流放到这里,老母、妻、子留在处州,而且没有薪俸供给,前景渺茫,心情凄苦,情见乎辞,写下了《踏莎行》,有的题作《郴州旅舍》。郴山即苏仙岭,原名牛脾山,海拔526米。西汉文帝时这里就有个美丽的传说,是苏耽成仙的地方,牛脾山就改为苏仙岭了。从山麓可乘索道到山顶,山顶有"屈将亭",张学良1938年1月至4月从江西萍乡迁此幽禁,后来到永兴、沅陵。张学良囚于斗室,苦闷至极,用手枪击桂花树以发泄一腔悲愤,而今负枪伤的桂树还在。他写道: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张学良幽禁于此时,大概会遥望东北故土,默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