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具有丰富的可供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特别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对于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有重大意义;同时,民族精神将为文化产业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撑与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有能力对全球范围内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兼收并蓄、合理借鉴、走科技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赵继伦 《新长征》2011,(2):11-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这表明,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战略问题。探索具有中国内涵的软实力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是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提供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产业。西部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提升公众对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以及加强民族地区地方立法都是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正>一、六盘水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一)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滞后第一,近年来提出将六盘水市建成中国首选消夏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胜地,打造中国"最舒爽夏日城市",打造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的目标。至此,逐渐形成六盘水市新的城市定位,但在整个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中,没有将民族文化作为规划与发展的要点,致使六盘水市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第二,没有将民族文化融入区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3)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内涵;旅游则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促进二者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双赢和提升,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区应通过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增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同时应借助旅游产业使更多人来内蒙古体验文化、感受文化、弘扬文化,助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独具特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创新文化体制,引领文化时尚,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开发大有可为。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快文化产业开发的前提基础思路决定出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文化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文化产业开发,首先必须要有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要切实从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转变到积极寻求发展的思维方式上来,从片面强调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开辟一条适合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有利于提升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价值,加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从而走出一条民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民族文化根植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历史积淀。用好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好民族文化产业,对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民族地区群众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特色优势,大力培育民族特色产业。本文以织金县为例,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文化产业是一个为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行业。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文化的传播交流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也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文化自信也引领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并确保了其发展方向。在明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路径,能够有效促进二者的动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12,(1):32-35
加快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产业能不能成为支柱性产业,对我们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进程至关重要。如何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需要重新认识文化和文化产业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和一系列看法。要认识和推进文化资源财富转化能力。中国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资源,但是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深圳文博会,黔东南州组织了200多人的庞大阵容参加,签约超过300亿元。在黔东南州签订的41个项目中,80%以上都是对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实践再次证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是黔东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资源,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有着后发的力量。如果这些文化产业项目都能落地,它将对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家界市委、市政府着眼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着力加强文化发展,打造民族文化强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游客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据民族地区的人文资源优势,通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推动全市旅游经济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张家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文化发展、打造民族文化强市的现实基础。张家界是我国土家族的故乡,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土家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黔东南州文化资源丰富,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宝库,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我们将以创新精神扎实做好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全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今社会,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趋势深入到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层次。针对这些新的趋势,湖北开始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力求尽快把湖北建设成为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14.
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强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强国建设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产业手段,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繁荣最终促成了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国成为文化强国,必将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开发基础之上,通过文化产业绽放其活力,向世界展示出积极、健康、充满生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王慧芬 《唯实》2002,(6):26-2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入世后 ,对于繁荣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特别是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又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可以说是希望与困难同在 ,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 ,认真分析研究加入WTO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以及采取的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文化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 ,但是 ,作为一个文化大国 ,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够 ,总量规模偏小 ,社会化、产业化程度较低 ,文化产业的结构不合理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远没…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兴产业,作为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标而生产服务的新兴产业,既是振兴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又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学家们纷纷看好文化产业,称之为"中国最后一块市场处女地",中国新一轮经济的增长点。云南作为一个边疆少数民族省份,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过程中,必须探索一条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这其实就是探索一条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捷径。一、文化产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的20年,是云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下,文化建设也有了快速发展,中国艺术节、第五届全国民运会、昆明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北京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城市文明资源以及潜在的消费市场,然而北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却徘徊在5%左右,文化产业并不发达,许多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产出规模与北京的文化中心地位不符。如何构造面向世界的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将文化产业发展成北京的支柱产…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当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从吃饭(解决温饱)、吃药(追求健康)到吃文化(追求精神消费)的转变后,文化产业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一说起宁夏的文化产业,很多人都认为:宁夏发展文化产业很困难.当我们听到外国的一部大片能挣上亿美元,外省的报刊年纯收入有几千万元时,羡慕之余,便更觉得在宁夏发展文化产业太难了,似乎发展文化产业是发达省区的事。那么,在一个人口560万、地域狭小、经济文化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区,究竟能不能发展文化产业?怎样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对这些问题做了探讨,希望我们能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蕴藏在我们身旁的文化资源,重新发现被尘封已久的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19.
《理论导报》2012,(5):60-60
答题思路: 1.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相似文献   

20.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1,(30):32-32
黔东南州文化资源丰富,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宝库,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我们将以创新精神扎实做好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全州I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