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检察》2010,(3):1-1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行动的指南,理论创新引领工作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检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加强检察理论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体系,对于更好地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天津检察》2007,(3):1-1
检察理论研究是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先导。近年来,我市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贾春旺检察长在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工作会议暨第六届年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全市各级检察机关着眼于检察工作和检察制度的创新发展,围绕执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广泛深入地开展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了各项检察工作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市的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相对于检察事业的发展和检察实践的需要还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的3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30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不断繁荣、渐趋完善的30年。为了纪念我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推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属部分事业单位组织了"检察制度和检察理论创新发展"论坛,本刊选择出席论坛的部分学者、专家提交的论文及本刊记者撰写的综述文章予以刊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加强检察理论建设,更好地用科学理论武装检察人员头脑、指导检察工作实践,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民检察事业的非凡历程和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检察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5.
蒋珊珊 《法制与社会》2011,(19):215+217-215,217
检察机关重建三十周年过后,检察改革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时期,检察机关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检察改革目标的入手,结合检察改革的实践总结了制约检察事业发展的难题,并对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赢得检察改革的新局面进行谈讨。  相似文献   

6.
《人民检察》是检察宣传、业务交流、理论学习的重要窗口和主要阵地,集中体现了检察理论和实务研究的突出成就,代表着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伴随着这一代检察人和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师益友。从500期到600期,《人民检察》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务实、更加贴近基层。  相似文献   

7.
检察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文化创新是检察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检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其应给予科学定位。探索检察文化创新,必需做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  相似文献   

8.
热词     
《方圆》2021,(5):5-5
历史基因2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部署检察机关党史学习教育。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主持会议并提出明确要求。"人民检察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检察事业同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成立后不久,就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在苏区创建了人民检察制度,说明我们党高瞻远瞩,一开始就注重法律制度建设、注重法治规律的探索遵循。"张军强调,要把人民检察史的学习教育融入党史的学习教育中,让广大检察人员深刻认识党创立人民检察制度并始终坚强领导着检察制度的建设和实践,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本质特征,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历史基因"传承好、延续好。  相似文献   

9.
检察改革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检察改革,对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做好各项检察工作,促进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化检察改革,有必要对近年来的改革进行认真的总结思考,明确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任务。一、对近年来检察改革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孙长永 《人民检察》2011,(24):41-42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一年,也是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十三检"会议召开,高检院提出"十二五"规划,检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一年。适逢岁末,为向广大读者特别是检察干警传递检察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成果,展望检察理论与实践发展新动向,促进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本期特别组织2011检察理论与实践年终笔谈,邀请八位专家学者就检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王垒 《法制与社会》2012,(5):195-196
人才管理作为检察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着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效实现,更关系着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用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检察人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它能有效的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我们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加强检察人才的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检察机关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智库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同样,检察理论的创新、检察事业的发展,也需要检察智库提供支撑。为了科学界定检察智库的内涵,深刻理解加强检察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厘清检察智库的职能、定位、架构及运作模式,本刊特邀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加强检察智库建设推动检察事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3.
检察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可以有力地推动检察学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破解检察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促进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构建检察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依据是法律监督理论,现实依据是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和法制统一。我国检察学的理论体系应由本体论、权能论、运行论和组织论四大理论板块构成。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人民检察》杂志迎来了创刊55周年暨出版600期。自1956年6月创刊以来,作为高检院机关刊物,《人民检察》伴随着共和国人民检察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忠实见证了新中国检察事业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及时反映了人民检察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研究如何把《人民检察》杂志办好,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推动检察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促进检察事业大发展,已经成为检察机关的共识。文章阐述了检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价值和基层检察院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存在的四个问题,说明了检察文化建设应当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并就基层检察院如何开展好检察文化建设提出了七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检察制度从1949年创立至今60年,几多曲折,几多辉煌。鉴古知今,回顾60年来检察制度及检察事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恢复重建30年来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我国检察制度及其检察工作的发展方向,对今后的民主与法治建设以及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第二十四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暨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年会既是一次凝聚共识谋检察事业发展的研讨会,也是一次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检察理论研究推进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此次会议上深刻阐明新时代新征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正确方向、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18.
我从检26年,《人民检察》每期必看,每年都装订成册,归档珍藏,已与她结下不解之缘。今天的会议,也必将是我检察生涯珍藏和记忆的大事之一。《人民检察》55年的历史,折射了人民检察事业的发展历程,创刊后两度停刊又两度复刊,正是中国检察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她见证了人民检察事业的发展历程,当我们无论随手翻  相似文献   

19.
李锦阳 《法制与社会》2014,(14):159-160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产物,相应的检察文化是检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先进的检察文化建设究竟对检察事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鲜有人研究。本文力图通过论述先进检察文化的功能,论证先进检察文化对检察官及检察工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议我国检察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特别是检察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工作进展,推动检察改革的不断深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现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进步,体制中的局限性仍然存在,这就需要在检察体制改革中即巩固之前取得成效,又要进一步研究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本文将从加强检察机关独立性,强化检察职权、创新办案机制,完善法律监督职能、加强自身监督制约三大块来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检察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