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他以拜上帝教吹响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号角,也因执迷于拜上帝教而唱起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挽歌,致使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没能走出旧式农民战争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历史怪圈.在洪秀全身后,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一个鬼化、神化和人化相交织的过程,洪秀全的历史真面目时隐时现,时真时假,给关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本文从几个关乎还洪秀全历史真面目的关键问题入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期能还其历史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心理”内涵界定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后的重要继承者都没有对"社会心理"的内涵进行明确诠释。透过普列汉诺夫的宏观论述,再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心理思想,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心理内涵界定的实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心理是自发的"去个性化"的共同社会意识;二是社会心理是以"零距离"方式呈现在社会现实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个体的整体感受状态;三是社会心理是呈现社会个体自身与"他者"的狭隘联系的初级社会意识;四是社会心理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彼此影响下形成的永远开放的意识系统;五是社会心理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政策谣言的生发和传播与政府的公信力、传播技术的先进性、民众的判断力、社会心理、造谣传谣成本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在特定时空情境中交织复合,为政策谣言的孕育和潜伏提供了基质和温床。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的进步,是一个充满艰辛、无比曲折的历史过程。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和贫困抗争的同时,渴望人人平等、生活富裕、幸福安定、生产发达、社会和谐的"大同"理想社会。这种期盼与追求在中国人的心灵里一直没有泯灭。近代的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及实践方式。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头。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消灭剥削、扶贫济困,逐步迈进小康社会。中国农村走出贫困,圆了一个古老的梦想,这是举世瞩目的历史壮举。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与群众心理具有同质性,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普遍感受和理解。对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是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由于社会情势的深刻变革,社会心理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安工作需要不断研究社会心理新内容、新特点、新趋势。当前应以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周宁 《公安研究》2013,(1):77-81
社会心理与群众心理具有同质性,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普遍感受和理解。对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是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由于社会情势的深刻变革,当前社会心理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我们不断研究社会心理内容新特点、发展新趋势,以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关于洪秀全答"商榷"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十年来,笔者对太平军与洪秀全的真相进行追寻,不跟风,不盲从;对洪秀全真实面目的揭示,是建立在他反社会的史实基础上的.学术的论争应当宽容,允许讲出历史的真相,由史实来说话;坚持自由探索,方能越辨越明.然而,太平天国史学会会长等却对笔者论著进行批判和"商榷",扣了不少帽子.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并影响日深。透过纷杂表象,可见虚拟社会的强似真性加速了对实在社会的重构趋势;网络民众的"多重圈群化"导致了民意表达的复杂趋势;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青年文化的兴盛趋势;炫耀心理和安全需求交织促进了信息开放与封闭的悖论性结合趋势。面对新走向,亟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强化规律探索,夯实虚拟社会治理基础;加强网络利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增强法律监管与制度化沟通;创新管理模式,构筑"五位一体"治理体系来取得治理实效。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9)
正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体现在个体和社会心理需要往往与生命安全、物质需要、利益诉求等交织在一起,这不仅影响疫情防控和疫后重建,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个春天的到来,注定是不寻常的,全社会正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全力以赴复工复产,恢复生  相似文献   

10.
风险分配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分化和重组的力量,和其他因素交织对原有的社会结构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形成一种复合性风险社会结构,风险沿着阶层、时间和空间三种路径分配和转移,我国当前的社会结构的现实进行了简要的反思提出规避风险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