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天刚亮,70多岁的宁惠芬就扛起扫帚出门了。多年如一日,她和村中老人组成了"老人清洁队",义务为村里的公共场所保洁。在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像宁惠芬一样经常"收拾"村庄的老人有30多个。他们主动"承包"了村道、广场、公厕等村中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主题:向最美基层干部学习本刊在上一期和这一期,在"最美基层干部"这一栏目刊登了从全国各省区评选出来的最美基层干部,一位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观音寺镇党委书记唐述林,一位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区万山镇万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殷金好,一位是海南省东方市原公安局天安派出所所长吴春忠。这三位基层干部,他们扎根基层,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怀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挚爱,服务百姓谋发展,甩开膀子干实事,用自己出色的业绩、良好的形象凝聚了民心、赢得了口碑。  相似文献   

3.
<正>在山东即墨鳌山湾海域20多里外的海上,有一座孤岛,叫大管岛,上面常年住着30多户渔民。很多年前,这里驻守的边防派出所民警就承担起了守卫孤岛安全的重任,时间长了渔民都称他们"岛警"。即墨市公安局鳌山卫边防派出所的党员民警刘子玉,就是这样一名"岛警"。渔民托办事一定要办好大管岛上最缺的就是青菜,因为岛上缺少淡水,全岛渔民靠一口淡水井生活,渔民每天限时供水,种的蔬菜也是靠天恩赐。因为岛上的渔民出岛采购不容易,有时连续几天海上有风浪,青菜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09,(4):50-51
一位刚走出校门、正值花样年华的畲家妹仔,怀着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满腔热情,毅然告别都市生活,回到生她养她的小山村,在“村官”的位子上,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一干就是十二个年头,寒来暑往乐此不疲。她,就是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后门坪村党支部书记雷金梅。  相似文献   

5.
哲生  王涛 《浙江人大》2011,(12):13-15
走进孤岛"老人村"一阵秋雨一阵凉,连着下了几天雨后,天气渐渐冷了下来。坐在驶往海岛舟山的旅游大巴上,心情一直复杂、忐忑。在我的记忆中,舟山曾是我第一次"远行"的地方:坐过让我兴奋不已的轮船,看着碧波荡漾的海水,吃着岛上鲜美可  相似文献   

6.
当年,她差点因“长得不漂亮”而被歌剧艺术拒之门外。 所幸,她以演反派配角起家,进而饰演了一个又一个光彩夺目的正面主角:古兰丹姆、芳芳、喜儿、韩英、金子…… 她,便是一级演员、兼获美声与民族两种唱法的最高奖的“双料歌后”万山红  相似文献   

7.
"孩子别怕,奶奶来救你啦!"蒙月妹刚把9岁的孩子蒙韩军抱到离火灾现场10米的空地上,又冲进烈火中,连背带拖,把年近60岁的蒙炳福从火堆里救了出来。"如果不是蒙月妹硬把我从火堆里背出来,我还要继续寻找放在衣柜里的几千块钱,今儿我就见不到你们啦!"蒙炳福老人有点哽咽地对笔者说。3月9日晚,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大崇村里万籁俱寂,大地已经沉睡。村委妇女主任蒙月妹没有睡着,她想着明天就要  相似文献   

8.
黄丹  杨赞 《当代广西》2014,(10):40-41
正温暖是什么?对独居老人欧瑞莲奶奶来说,温暖是寒冬里义工们为她肿胀的腿脚涂抹药酒时升腾起的内心温度;对生活贫困的陈伯来说,温暖是身边有义工围绕,听他吹笛、念诗;而对义工来说,温暖是他们为独居老人打造一座"亲情"陪护的温馨港湾,是他们帮助那些被生活折磨的人们时,大家回馈予他们亲人般的真挚依恋……加入义工组织5年多,一直在"助人"的道路上奔走,义工的生活让53岁的钟秀珍感到生活充实而温暖。退休后,钟秀珍到南宁陪女儿读书,生活很单调。在表妹的引荐下,2009年她加入八桂义工组织,从此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人人都会变老,我没有能力改变自然规律,但我可以做到的是尽心尽力将他们照顾好,让他们活得有尊严。"一位普通的护理员,以女性独有的坚韧和温情守护着这个特殊大家庭里的每位老人,以默默无闻的奉献、超出血缘的亲情营造了福利院老人们的幸福生活。她,就是陕西省安康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何婵。安康市社会福利院坐落在中国最美丽乡村平利县琵琶岛的入口处,每当入夏时节,岛上的荷花竞相开放,  相似文献   

10.
位于福清、长乐、平潭三县市的交界处有一座小岛——吉钓岛。吉钓岛面积只有0.74平方公里,岛上固定居民不到400人,除了留守妇女和儿童外,大多数是老人。在吉钓岛上,福州市人大代表王锦萍是唯一的村医。她进村入户出诊,从不计报酬,风雨无阻坚持了34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背着药箱的海岛"女神",她也是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相似文献   

11.
<正>在桂林兴安,湘江战役后建起多座红军烈士陵园,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此悼念。然而,在离兴安县城60公里外的华江瑶族乡水埠村,一处葬着12名战士的红军墓却鲜有人知。但对于瑶族老人赵良英和她一家人来说,那里是他们三代人甚至是后世子子孙孙都要守护的亲人墓。1934年,红军曾在华江水埠塘村住过。"当时红军来我们华江,有天晚上召集村里的大家长们一起开会,想找一个本地人帮他们带路,当时我父亲站出来,一直  相似文献   

12.
正黔府函[2015]286号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你们《关于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万山收费站更名为万山经开区收费站的请示》(黔交呈[2015]116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同意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万山收费站更名为万山经开区收费站。二、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万山经开区收费站收费期限、收费标准仍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设站收取车辆通行费有关事宜的批复》(黔府函[2012]230号)及《贵州省物价局贵  相似文献   

13.
4月22日 ,农工党鄂州市委会主委邵中兴组织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优抚医院的8名医疗专家 ,赴梁子岛为14位百岁老人免费检查身体 ,并送去近4000元的药品。梁子岛素有长寿村的美誉 ,岛上共有百岁以上的老人14名。对没有到现场的百岁老人 ,专家们还特地上门 ,为他们检查身体。副主委、副主任医师李少莲在为102岁老人杨婆婆体检时 ,发现这位老人心跳有力 ,耳聪目明 ,内部器官功能正常。她高兴地告诉老人“你还要够活啦!”老人很轻松地站起身来 ,连声说 :“谢谢!谢谢!我每天还要给全家人弄饭咧。”在场的人们都…  相似文献   

14.
正"我老伴前往天堂之后,我就搬到了这里,感觉自己也像到了天堂一样。"笔者面前的李奶奶气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谈起在长庚养生文化村(以下简称"养生村")的生活,李奶奶笑着连说"满意"。李奶奶今年70岁,在2005年开业的养生村里已生活了10年时间。身为"资深住户",她现在"身兼多职":她是志工,在养生村前台负责接待工作,并帮助一些年龄更大的老人进行简单活动;她是学生,报名参加了养生村组织的绘画、钢琴、电脑等课程;她还是老师,凭借自己的手工编织特  相似文献   

15.
仔祥 《楚天主人》2010,(7):46-47
香港大学的宿舍服务员"三嫂",44年如一日为学生做饭、扫地,前不久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院士",一时引来舆论大哗,赞扬声不绝于耳。"三嫂"名叫袁苏妹,因丈夫排行第三,她被港大人称为"三嫂"。这位82岁的老太太"一夜成名",并无惊天动地的伟业。她也只会写自  相似文献   

16.
故居今昔     
今年是戊戌变法100周年,我和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的两位同志专门去了康有为故居“南海会馆”,在七树堂院里遇到了从15岁起就一直居住在那儿的老人何秀萍。何秀萍老人年岁虽大,但身体十分健康,她走路快,说话快,思维也比较敏捷。她告诉我们,她出生于1915年,现年83岁,祖籍是广东。小时候曾居住在西城,由于家里生活艰难,15岁时便到米市胡同南海会馆做零工,18岁嫁给当时在南海会馆居住的晚清商部官员关文彬,婚后一直居住在康有为七树堂之汗漫舫书斋,直到老伴去世。如今,老人仍住在汗漫舫边的西房  相似文献   

17.
何跃军 《今日浙江》2014,(18):56-56
正"虽然儿女们不在身边,但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开心。"龙泉市城北乡大贵溪村85岁老人季明德住在村养老照料中心,最近,他与10多位老伙伴在忙着排练节目。城北乡是龙泉的山区偏远乡,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留守老人之乡"。全乡1.2万人口中,外出务工的有近8000人。全乡60周岁以上的老人2227人,基本上是"下不了山,进不了城"的留守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8)
正张胡爱妹,台湾顶级艺术家,2012年获颁"赛德克传统织布传人"证书。她7岁拥有自己的织布机,在母亲教导下学会织布,并由此展开不平凡的人生。21岁,张胡爱妹在部落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织布工作室;30岁开始陆续在台湾春阳小学、仁爱高中、仁爱高农、暨南大学等教授其族群语言及织布技艺;"9·21"大地震后,她又迁移到春阳部落,以"张妈妈工作室"招牌,吸引各界朋友慕名而来,访客络绎不绝。多年来,为守护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捍卫传统文化与工艺美学,张胡爱妹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9.
梦回胪峰寨     
在台湾海峡西岸长乐半岛的北部,有一座美丽而富有传奇色彩的胪峰山。胪峰山是地理学上的名称,而本地人仍习惯地称她为胪峰寨。孩提时,听老人说,古代的胪峰山曾是广袤的海洋中一个近海的孤岛。是时,因为东邻不远的白犬诸岛大多还处在海平面之下,因此北长乐渔民以这座岛屿作为出海作业时的中继集散地。为了抵御海盗和倭寇的骚挠和掠夺,岛上随着起伏的高地构筑了坚固的土寨。  相似文献   

20.
"听人说上了年纪就不盼着过年,可我就很盼着过年哩。"笔者面前的这位老人说此话时,就像一位大孩子那么天真。老人名叫苏琼英,是海口龙华区大同里社区的老居民。老人今年80岁,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已有10多年了,是社区的一名空巢老人。"‘女儿’都已经把年货准备好了呢!"老人口中的"女儿"名叫何仁芳,大家都喊她阿芳,就是她平日里照顾老人生活起居。阿芳40多岁,是社区附近的下岗工人。"两年前,居委会为我提供了一个公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