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庄河市农民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离我国农业跨世纪的目标和任务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根据庄河市的实际情况和新世纪农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教育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建立农业、科技、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运作体系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体系,以及"政府、社会、农民"三方支持农民教育的资金投入体系和区别不同对象突出重点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实现现代化和走向共同富裕将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农民增收致富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同时需要拓展乡村经济的新空间,打造乡村新经济。另一方面则需要培育以农民为主体、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的制度机制。这样农民增收致富的水平才会随着现代化建设在制度机制保障下逐步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3.
赵重华 《群众》2000,(1):55-56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农村社会情况及其与之紧密相关的农民思想状况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个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所必须要认真考虑的。从我县农村和农民的思想实际出发,我认为,深化对农民的教育要强化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由农业社会经工业社会逐步转向知识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中国乡村渐渐落后于社会发展。从表面上看,农村的落后和农民弱势的原因是经济的落后,实质上是农民的文化程度、就业技能、创造潜能普遍落后于城市居民,归根结底是教育、政治、文化、卫生的滞后所致。只有有效解决农民知识化的问题,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转型。在农民知识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农民进行知识文化以及技能方面的教育,还需要政府决策的倾斜,加大教育投资,扩大社会保障体制的覆盖面,给农民的知识化提供有效的条件和动力。  相似文献   

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解读农民素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还可以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就业及传承历史文化。国外农业多功能理论为提高我国农民素质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从农业多功能理论出发,即能正确认识我国小农经营与农民素质的关联。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诠释了农民从事的事业的完整性,农民可以通过农业达到自身人性的完美。  相似文献   

6.
任毅 《人民论坛》2013,(11):150-151
当前,重庆市农民增收面临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与预期要达到的收入目标仍有很大差距.文章从土地资源约束趋紧、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增收的主体缺位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转型、乡村振兴的推进,以及农业代际更替的到来,年轻的返乡农民正在替代老一代农民逐渐成为农业经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在农业经营目的、经营组织方式上与老一代农民有着本质区别,其返乡从事农业是基于“创业”的目的,是以“企业家精神”来经营农业,倾向于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通过追加资本投入和扩大规模来获得更高利润,具有强烈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其农业经营的实践加快了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方式的扩展速度,构建了微观层次上农业转型的实践。同时新生代农民还通过对农业和村庄政治生活的参与,重塑着农业转型的微观社会基础,使其向更加契合于农业转型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民房屋拆迁中存在法制不健全、政府角色扮演不当、政府法治意识淡薄、农民权益损失大等主要问题。要加强农民房屋拆迁立法,规范农民房屋拆迁主体,明确拆迁应遵循的程序,界定政府违法从事房屋拆迁的法律责任;通过宣传和教育,使政府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农民的维权观念。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农民致富奔小康有重要意义。宿城区三种典型的现代农业模式对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了积极探索。实践证明:实现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改变和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善于用市场机制经营农业,要引导,而不包办。必须增加和保障政府对农业公共产品供给,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技术免费培训制度,形成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优先的制度安排,建立农民参与的激励制度。必须创新和改进政策支持,改善支农惠农的财政补贴方式和环节,建立健全对现代农业的金融、担保、保险支持体系,建立品牌、标准、质量检测体系及市场体系,建立基本价格保护和基础性储备制度。必须培育和提升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0.
任毅娟 《传承》2012,(18):34-35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农民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在投资收益率增加,农民愿意接受新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农民能否很好地利用这些新生产要素,关键还是要看农民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探索现代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有效途径,应将重心放在大力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农民上。  相似文献   

11.
孙明 《人民论坛》2020,(14):84-85
当前,在开展农民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农民法治意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弱,网络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以及从事农民法治教育的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应优化法治教育工作机制,激发农民参与法治学习的热情,创新农民法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打造专业高效的法治教育人才队伍,进而促进农民法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民房屋拆迁中存在法制不健全、政府角色扮演不当、政府法治意识淡薄、农民权益损失大等主要问题。要加强农民房屋拆迁立法,规范农民房屋拆迁主体,明确拆迁应遵循的程序,界定政府违法从事房屋拆迁的法律责任;通过宣传和教育,使政府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农民的维权观念。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必须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一要统筹规划,二要抓好两个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三要力争培育出五支队伍.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化农业的体制下,广大农民是新一轮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角,政府必须充分尊重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自主权.但鉴于市场机制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又必须努力发挥自身的功能,从提供信息、培育市场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农民进行的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搞好结构调整同样至关重要. 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12,(20):7-7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日前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发“农民”奖章。温家宝总理在致答辞时说,“我多年从事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深知‘不懂得农民就不懂得中国’。担任国务院总理后,我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各级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做好农民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自人类学经典著作<金翼>问世的大半个世纪以来,处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期下中国农民和农村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相对城市社区,一些仍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是如何摆脱贫困率先取得发展,成为"先锋农民"的呢?本文试图在<金翼>与"甲村模式"的比较解读中,探求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文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本质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任务;分析了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途径: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开展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纪教育;最后,本文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措施: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做好农民培训项目,巩固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培训绩效,加大农民培训的投入力度,出台和完善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政策允许农民流动到城市寻找工作,成为农民工;允许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私营经营,成为个体户、私营企业主.通过对四川省西南部X镇农民使用时间情况的调查,得出农民的时间观念与其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相关.该镇农民根据收入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在镇上工厂工作的传统农民、从事乡村管理的农民、外出打工农民、个体户农民.这四类群体差异性的社会时间,构成了农民社会时间的整体形态,与农民的整体社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不同群体农民的社会时间,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农民非农化的基础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阻碍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农民非农化。农民非农化的实现途径为: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农业产业化是起点,农村城镇化是保障,农民知识化是基础,三者的发展应当形成合理有序、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