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沈光文研究文献,据此将两岸沈光文研究历史划分为起始、发展、融合、繁荣四个阶段,分析各阶段研究成果、重点、特点,指出史料线索、两岸关系、研究力量是决定未来研究进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是中共党史和国际共运史研究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初具规模和深化拓展三个阶段。纵观已有学术成果,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它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二是它与东北抗战的关系,三是对机关报《救国时报》的研究,四是对组成人员的研究。总体上而言,既有研究在史料挖掘和利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继续推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研究向前发展,必须强化史料的挖掘和利用、拓宽研究的内容和领域、开阔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史料是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基本素材,是研究者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然而,由于研究者的立场和预设观点不同等原因,中国当代史料运用中出现了因伪造史料、篡改史料、裁减史料而产生的伪史料问题;口述史料中也存在由于口述者情感立场、记忆失误和知识局限等造成的错误史料问题;还有学者在史料解读中做不到客观准确,不尊重史料,以偏概全,得出片面观点。针对伪史料、误史料问题,必须开展相应的史料鉴别工作——辨伪、正误,并以正确的原则和立场来解读史料,使史料的主观解读尽可能接近客观历史事实,尽可能准确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学术界以及广大知识青年的广泛重视,从而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料呈现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档案文献史料都有所披露、一手资料种类多样、知青口述史料极其丰富、知青文学史料不容忽视、网络史料方兴未艾等鲜明特色。近年来,随着知青史学研究视野的深入,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展现出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常家树 《党史纵横》2011,(10):62-63
近年来,史学界尤其重视前辈人的回忆录、口述史料。应该说这些弥足珍贵的材料确实填补了史学研究中的史料缺陷,为澄清历史事件中的疑难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回忆录特别是口述史料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正>史学的特性在于注重实证、注重反思。历史研究的根基在于史料,研究成功与否取决于史料与"问题意识"的结合成功与否。从这一意义上说,历史解释要靠史料说话,史料的收集与辨析是历史研究的基础。经由"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对今天的历史认知有所贡献。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库的广泛应用降低了史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抗战研究在选题趋向、史料拓展、视角转换等方面呈现出新颖面貌。学术界从聚焦于军事战争逐渐转向研究战时金融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内容,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化、深层次的探索,收获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推进上海抗战研究走向深入,学者在深挖整合旧史料的基础上应注意搜集利用新史料,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野、摆脱成式窠臼,同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8.
史料是开展历史研究的基本依据。本文在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研究状况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就涉及这一领域的重要史料分类作出介绍和简要评述,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对这一领域史料收集、整理的重点及研究思路、方法提出管见。  相似文献   

9.
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史料处于基础性地位。中共党史研究者不仅要知晓史料的来源与类型,而且还要掌握搜集、考证和整理史料的一整套方法。此外,如何运用史料,也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从"证据"到"证据链",还有一个"珠联璧合"的过程。就中共党史研究而言,在这个环节上,我们还需把握诸如多用"一手资料"、善用"消极史料"、不要"断章取义"、规范引文和注释等一些细节问题。这也是史料工作中必须关注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做好东北抗联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是深入研究好东北十四年抗战史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广泛占有东北抗战史料的基础上,以学界公开的史料和新挖掘的档案资料为依据,对抗联史料运用的情况展开深入研究并展开剖析,力求对抗联史料做出更为完整、准确、系统的表述和科学评价,对如何运用好抗联史料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史料是开展历史研究的基本依据.本文在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研究状况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就涉及这一领域的重要史料分类作出介绍和简要评述,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对这一领域史料收集、整理的重点及研究思路、方法提出管见.  相似文献   

12.
正曾山,江西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以来,党史、军史学界整理了相当可观的文献、档案史料、画册和光盘资料,以及编纂出版回忆文章、研究专著、学术论文等,为曾山生平事迹研究奠定了史料与学术研究基础。一研究成果概观  相似文献   

13.
《太函集》一向被视为徽学研究的史料渊薮,本文从明代军事史研究、经济史研究及文学史研究三个方面对《太函集》的史料价值进行了深入论述;同时对其思想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独到批评。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史研究》2013,(9):127-128
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刘宝军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取决于对档案史料的掌握程度和鉴别考据的研究程度。但目前当代史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档案开放的步伐缓慢,对一些曾属于公开出版物的查阅限制较多,地方档案的查阅与利用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分珍贵档案实行有偿使用。更严重的是,中国当代史的官方文献、内部档案、个人档案和口述史料正在不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兵团口述史料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指出兵团口述史料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开展口述历史的先进经验,提出兵团口述史料收集工作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兵团口述历史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6.
《党史纵横》杂志,一直是我从事党史工作必不可少的案头书。 在史料征集、编写和研究阶段,《党史纵横》中的许多文章给我以重要启示。如:1998年第5期《牢记“民以食为天”的国策》对于研究60年代的农业政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往事珍闻”、“名人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创建史是党史研究的热点课题。长期以来,可供学者利用的海外史料包括俄、英、法、日、德、荷等不同语种,中文史料则涵盖档案、报刊、书信、日记、文集、回忆录与口述史等多个类别。由于创建史史料存在原始档案稀缺、回忆录数量繁多、文本内容歧异等特点,治史者须加强对史料内涵、形成过程及版本差异的考辨,在“一切史料都是史学”的新理念下拓展搜集史料的视野,立体而细腻地还原“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在长达14年的中国抗日战争中,福建虽然不是主战场,也不是支战场,但是,因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因素和革命斗争环境,不论是在局部抗战阶段还是在全国抗战阶段,都显示出了独特的影响力,并发挥了相应的历史作用。不过,以往这方面的研究和宣传,或因史料挖掘不够,或是认识总结不足,既不全面、系统,也缺乏深入。在此,本文就福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问题作一系统的梳理和  相似文献   

19.
怎样才能搞好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研究工作呢?我认为,无论如何都要先搞好基础工作,先广泛征集史料。没有足够的史料是无法进行任何专题研究的。相对而言,社会主义时期各级党委、行政部门产生的文献、报刊资料,保存得比较完整些,但是在实际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仅仅靠这些史料显然还是  相似文献   

20.
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史料文献已经出了不少,有早期传播主要载体的报刊,也有早期传播者的文集、年谱、传记,有些综合文献和专题史料也收录了早期传播的内容。可是把这些散见于各种载体的所有早期传播史料文献汇编成册的,目前还没有。可以说,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史料长编(1917-1927)》(三卷)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料长编的工具书。编写长编这样一部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耗时费力的是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