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费孝通(1910年~2005年),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七、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有《费孝通文集》16卷。说到云南,对我是不陌生的,就在八九年前,我甚至还写过关于它的书。虽然浮光掠影、片片段段,然而以云南为题,写它的过往和今昔,那感情自然与常人不同。还记得20多年前第一次去,我至今清楚记得初到昆明的情景。是坐火车,三天两夜,没有疲惫,只有兴奋。我幻想着云南。可迎接我的是秋雨连绵下的暗夜,空气阴冷潮湿,灯火和水光交织着,到处是泥泞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治病     
我和夫人到英国不久,同事就告诉我们,应该到GP去登个记。所谓GP者,是英语General Physician(译为“全科医生”或“家庭医生”)的缩写,作为一个医疗机构,相当于国内的地段医院或社区医院,是英国最基层的诊疗所。  相似文献   

3.
前年的年底,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我们乘车去伦敦希斯罗机场。熟悉的街市,熟悉的公路,当郊区满眼的绿草地出现的时候,我知道,机场快到了。多少次,在英国工作的几年中,我走在这条路上,去迎接祖国来访的亲人,  相似文献   

4.
厦门到香港这条水路,我已经走过三次,首次是1937年春天,从菲律宾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第M次是1983年夏天,从福建去延安,绕道香港北上;三次是1991年秋天,去菲律宾探亲,乘船先到香港小住数天;这次应香港亲友邀请,去看香港回归的热闹。前后四次,相隔六十年,心境大不相同。观看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是一生难逢的好良机,怎么不令我激动万分呢?八十年代初,中英谈判香港问题,我正在香港,目睹港英当局种种表演,真是令人气愤!英国把香港当成女皇王冠上的宝石,当成会下金蛋的老母鸡。一百多年来,通过香港压榨中国老百姓的血汗,掠…  相似文献   

5.
政治。不是用眼睛看懂的 不错,去英国的四个人学的都是有用的实业,可西藏自古没实业。学成回来,甭说大展宏图,第一步,就迈不出去。  相似文献   

6.
瑞士洛桑大学的阿尔顿教授是著名的岩石学家,擅长野外地质。他在瑞士、意大利、法国交界的阿尔卑斯山中,奋斗了20多年。他曾去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考察、讲学,有着丰富的地质科研经验。阿尔顿教授应邀来华讲学,偕妻子尼古芙娜从广州人境,经桂林到成都,再去我们湖北省宜昌市,预定在宜昌逗留一星期。我前往重庆市去迎接阿尔顿教授。在一家大宾馆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他正在房间里学拉二胡,一边拉一边笑,他的妻子也在一旁笑。他是英国籍人,53岁,不显老。上身穿黄卡其布工作服,下身穿洗旧了的牛仔裤,脚上的旅游鞋看去…  相似文献   

7.
2014年9月18日,英国苏格兰地区举行了有关是否独立建国的全民公投,结果显示,反对独立一方以55.3%的支持率击败支持独立一方,苏格兰仍将留在英国。这场公投被视为决定苏格兰与英国命运的历史性投票,也是苏格兰与英国合并307年来双方联姻遭遇的最大一次挑战。苏格兰公投有着深刻的现实与历史背景,公投结果维持了英国国家统一,但由此而产生的影响,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冲击英国乃至欧洲的政治与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8.
英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汪东一英国在六七十年代曾被称作“欧洲病夫”。过去10年中,保守党政府在经济领域大胆采取“冒风险的结构性改革”,把英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恢复到“令整个欧洲都感到羡慕”的程度。英国经济自1992年走出低谷后,已连续6年保持逐步回...  相似文献   

9.
英国南亚研究会受英国科学院支持与资助,是英国最大的南亚问题研究团体,也是世界顶级关于南亚事务的研究学会之一。2009年3月30日至4月1日,应本次会议的邀请,笔者赴英国参加了该会的2009年会。此次会议在爱丁堡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英国华人参与2010年下议院选举为中心,分析英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与政治参与。本文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近20年来英国华人社会的结构及其特征,指出尽管华人人数迅速增加,但华人社会内部的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征明显存在,这对华人社会内部凝聚力的形成和对英国国家认同感的建立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近来这一情形有所改变。第二部分围绕参加2010年选举的8位华裔候选人的政纲、组织、策略和选举结果,具体分析英国华人参政的成就与问题。结语部分探讨英国华人社会融合和参政的未来道路以及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2010年2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英国阿根廷马岛争端再起。2日,阿根廷外交部向英国驻阿使馆递交抗议信,指责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附近海域开采石油侵犯阿主权。16日,阿根廷宣布所有经阿水域前往该岛的船只都需提前申请许可,随即派军舰封锁马岛海路,  相似文献   

12.
香港,这颗万顷碧波之上的东方明珠,自公元1842年8月29日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被迫与英国在停泊在南京的英国军舰上签订城下之盟——《南京条约》,香港从此就割让给了英国。以后英法联军侵略北京,  相似文献   

13.
18 78年清朝政府在新加坡设置的领事馆 ,是它在海外较早设置的一个领事馆。在建馆初期 ,由于英国的反对 ,清朝政府无法从北京把外交官派到新加坡去 ,因而出现了领事人选问题。由于清朝官员对在海外设领护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想在这方面多花钱 ,又使得领事馆一开始就出现经费问题 ,经过一番周折 ,才得以解决。一通过不平等条约 ,英国早就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派驻了领事官。到 1 86 9年 ,中英《新定条约》才规定 ,凡英国及英国属地各口 ,中国均可派官驻扎。但是 ,英国对清朝政府在东南亚地区的英国殖民地的设领问题 ,一直采取拖延的态度。 1 8…  相似文献   

14.
2007年6月27日,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正式任命,成为英国第五十二任首相。自此,英国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布莱尔时代,带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伊拉克战争的阴霾开启了布朗时代。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人没有组织起有计划的大规模的西伯利亚殖民活动之前,俄国凭地利之便和哥萨克之勇,抢先占领了西伯利亚。近代以来,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前,英国人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活动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555年“俄罗斯公司”在伦敦成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发生工业革命,在这一阶段,英国人活动规模小,赴西伯利亚动因之一是为了商业利益,二是受沙皇政府聘用出访或途经西伯利亚,三是出于传教或慈善事业的目的。第二阶段从俄国工业革命到1917年十月革命,英国实业家和资本家伴随大规模的对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来到了西伯利亚,从事各种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6.
英国工党在1997年5月上台执政后,按照其竞选时提出的“新工党、新英国”的目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提出了一些新举措。去年7月,工党新政府发表《战略防务评估报告》防务白皮书,对冷战结束以来英国的防务和安全政策进行了重新评价,提出了面向2015年的英国防务...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11日晚,43岁的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被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为英国新一届首相,成为自1812年利物浦勋爵(Lord Liverpool)之后最年轻的英国首相,其履新同时也宣告了英国工党连续13年执政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雨     
书上说,英国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这两个季节我都没赶上,我是秋天去的英国,是在雨季。说是秋天,说是雨季,其实都不准确。因为英国的气候交替实在不明显,季节与季节的划分几乎就在眨眼之间,四季虽有,但那是教科书上讲的。英格兰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这等话,除了气象学家,谁能搞得清楚?恐怕多数的英国人也只有摊摊手,摇摇头。至于英国的雨和所谓的雨季,那就更让人不知所以。英国的雨一年要下1000多毫米,这1000多毫米的雨从春夏就开始连绵不断,到了秋冬,依然还是绵延不绝。英伦三岛大约永远都在雨季里。因此,在英国有三件东西是必备的,就是雨伞、雨衣和雨鞋。在很久以前,就听说英国的绅士们出门不管下不下雨总要戴上帽子拿把雨伞,到了英国一看,这话果然不虚。而此等景致,皆因英国的天气作怪。  相似文献   

19.
玮东 《新青年》2008,(6):30-31
露露在灯下仔细端详着自己那次出游的照片,谁说旅游的地点不重要呢?如果你要是有钱,当然是去欧洲旅行,就像自己这次去英国一样.  相似文献   

20.
姚勇  姚鹏 《东南亚》2011,(3):67-71
19世纪末英国占领缅甸之后,云南德宏户撤坝子许多阿昌族群众去往缅甸做工或贸易,他们最初冬去春来往返于中缅两地,被缅甸人称为“迈达”(Maingtha)。随着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他们中不少人定居在缅甸,特别是民国时期达到高峰,这些人及其后代形成了缅甸的“迈达”族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