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联结点,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应通过对县域经济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行产业规划,推进县域产业集聚;深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城镇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载体;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强化县域经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等,发挥自身的功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内联外引,招商引资,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减少县域经济发展的阻力。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琪 《理论前沿》2009,(6):41-42
县域经济均衡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立足县域实际,发挥特色优势,培育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宏观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县域竞争合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创造县域经济发展宽松的环境,实现县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文章在总结了各地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做法和成绩经验、分析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发展合力;进一步理顺体制,解除发展阻力;进一步放宽政策,释放发展潜力;进一步培育品牌,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支持农村,激发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来,有关当代中国县域政治发展研究,主要在县级政治发展、乡镇政治发展、村民自治建设三个层面展开,此外是县域政治发展的综合研究。当代中国县域政治发展研究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绩:实证研究积累了可观的经验素材;理论研究概括了可验的解释模型;对策研究规划了可取的改革方案。但也在四个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实证研究与历史研究有待融合;理论研究问题意识有待明晰;理论研究框架与方法有待反思;对策研究战略性和操作性有待加强。因此,今后应着力于拓展县域政治运行的实证研究、对接县域政治传统的历史研究、深化县域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加强县域政治发展的比较研究、夯实县域政治发展的对策研究,从而提升当代中国县域政治发展研究的学术水准和资政质量,从学术上助推当代中国县域的经济发展提速、社会和谐稳定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到实处贡献更大的学术力量。  相似文献   

6.
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文章在总结了各地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做法和成绩经验、分析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发展合力;进一步理顺体制,解除发展阻力;进一步放宽政策,释放发展潜力;进一步培育品牌,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支持农村,激发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7.
尽管我省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县域特色经济,但数量不多,县域经济整体上还比较薄弱,而且发展也很不平衡。主要原因既有思想认识问题,又有特色定位、资源利用和投资环境等问题。要大力发展我省的县域经济,就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县域经济的紧迫性;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坚持科教兴县,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大力推进城镇化,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一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二是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三是把着力点放在工业和服务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一是加快体制创新;二是简政放权;三是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正在县域及以下地方形成,县域经济的竞争已转变为“集群对抗”。辽宁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在加速,正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主要力量。现阶段辽宁县域集群发展中存在规模较小,缺乏大项目的支撑与牵动、产业的低端化和重构化,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还较低以及所依托园区的建设行相对落后等问题。加快辽宁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应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作用,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及内容;将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实行“点轴式。合作发展模式;采取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发展优势产品,塑造辽宁品牌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0.
边缘化、经济中心缺位、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和主导产业难以形成是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以民为本、靠民兴县".[关健词]欠发达县域经济;仙游县;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但从纵向和横向来看,山西县域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差距都比较大,产业结构很不合理。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集群经济,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将使山西的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关系到我国社会环境的稳定。山西省是我国中部大省,同时也是行政县或县经市最多的省份之一,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从重视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发展县域产业和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入手。  相似文献   

13.
旬阳县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以“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旬阳”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烤烟等五大绿色基地,抓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综合分析县域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选择并确定主导产业,是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前提;以主导产业为导向,审慎引入骨干企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找准龙头,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确保主导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民营(个体)经济,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重视并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共识,特别是在县域地区,研究和探讨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更具有积极意义。以宁津县为例,从研究当地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入手,着眼全县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实际,深入剖析县域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粗浅地提出加快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方针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日益引起各级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县域经济发展论》,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的创新,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层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结合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摸清、吃透县情区情;必须创新变通,必须聚力突重;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具有运行的目的性,同时要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于特色,果业是陕西省的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果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兴旺、发达,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我省实现强省富民目标的重要途径,也会使我省的经济迈向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梳理公共产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底线公平理论、有限财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支撑理论,并在结合国内四个经济强县(市)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实践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梯次推进的动态整合模式”作为经济强县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尝试路径,核心理念是“应先行、分梯次、需整合、可持续”。作者通过分析晋江市的案例来具体说明和论证了该模式。晋江市在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实行“梯次推进”的策略,具有显著的“三元动态整合”和“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显著特点,在社会保障的具体运营上已形成“城乡联动,多元统筹;政府主导,因势利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大胆创新,重点突破”的经验。“梯次推进的动态整合模式”作为经济强县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先行推进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省直管县市”: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管县体制是20世纪80年代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选择,当今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深入改革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而实施减少层次、增加幅度的省直管县体制,应该是21世纪初期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深入改革的重要路径,但也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本文在理性分析省直管县体制潜在可能性与现实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改革步骤和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