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寿 《学理论》2009,(19):102-102
认为“三权分立”就是将国家主权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互相制衡的部分与洛克和孟德斯鸠最初的观点相悖,因为他们都主张国家主权中“立法权”才是最高权力,这和“议行合一”具有共性;同时,对“三权分立”内涵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政治领域,应扩大其外延范围,甚至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规律,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祖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以后的历代王朝均在此设吏管辖。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开始进入澳门和停留“暂住”。19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乘鸦片战争和西方列强欺凌瓜分中国之际,强迫清政府将其为“葡国永驻管理”,以后又被视为葡萄牙的“海外省”。但是,中国历届政府从不承认列强强加于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声明澳门是中国的领土,并主张时机成熟时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澳门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和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70年…  相似文献   

3.
未羊 《瞭望》1997,(19)
再过50天,中国就要恢复对香港的主权了。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在热切地期待着7月1日这个历史性日子。 回想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经历的风雨和磨难,不能不令人心潮激荡。1840年,正是老牌帝国主义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42年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割去了香港;后来签订的《北京条约》割去了九龙;其后又强行租借了“新界”。在尔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1100余个不平等条约,列强像强盗一样,纷  相似文献   

4.
一百六十多年前,一位西方伟人说过,中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让他沉睡吧!因为他一旦醒来,就会惊动整个世界”。这句话一直被西方列强奉为对待中国政策的圭臬。当中国过去处在国难深沉,遭受列强任意欺凌时,即还是“沉睡”时,他们用炮舰政策,或被马克思称作商业战争的政策,迫使中国“巨人”永远、“沉睡”着,任人宰割、瓜分。什么海关权、领海领空权、内河航行权,以及开工厂、辟商埠、办银行、修铁路、通邮电等权利,都由外国列强通统操纵,中国执政当局只不过充当洋人的官僚买办角色而已。其时国家主权全操纵在外人手中,东西方的…  相似文献   

5.
1842年至1898年,英国威逼清政府强割及“租借”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这一殖民主义的行为本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国完全有权利予以收回。民国时期,中国政府曾多次要求归还英国在华的租借地,多因英国坚持殖民主义立场而未果。如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国借口“不属于和会职权范围”而蛮横拒绝。在1929年华盛顿会议上,英国勉强归还威海卫,却以“防御需要”为由拒绝退还香港新界。抗日战争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改变了原有的国际均势,许多方面发生对中国有利的变化,蒋介石抓住有利时机,在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中,于1942年起就香港归还问题与英国交涉。英国之所以在1942年坐下来与中国谈判废除不平等条约,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做出了巨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国家主权问题的争论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新思潮的一种突出表现。特别是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口“人权高于主权”,抛出“新干涉主义”。中国理论界与西方学者在国家主权上产生了重大的分歧。在引介西方传统主权理论及其当代表现的同时,国内许多学者就国家主权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许多建设性的成果。现综述如下:一、关于国家主权的内涵(一)基本内涵说。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国家主权仍是民族国家最重要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国家主权具有对内和对外双重属性。在对内方面,国家主权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周新辉 《学理论》2010,(24):143-145
170年前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在西方列强接连不断地侵略中国的历史过程中,英国充当了开路先锋的角色。英国独自或伙同他国进行了五次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重新回眸历史并铭记其沉痛的教训,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和伟大复兴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国共两党与香港回归孙玲玲1抗日战争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改变了原有的国际形势,在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中,蒋介石借助全国军民抗战的威力和功绩,在外交上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1942年4月,蒋介石通过宋美龄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如是我观》一文,提...  相似文献   

9.
唐辛子 《党政论坛》2012,(22):41-41
日本最早的右翼组织诞生于明治时期。如玄洋社、黑龙会等,属于日本的传统右翼组织。当时欧美殖民主义席卷世界,为强化国权,这些右翼组织提出“大亚洲主义”主张,具有强烈的反欧美列强色彩,并积极帮助亚洲各国独立,支持亚洲各国对抗欧美列强的殖民侵略。  相似文献   

10.
鲍晓娜 《学理论》2009,(27):172-173
“三农”问题目前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众多,本文着重从提高农民的素质、扩大农民的政治权利及农民的组织化问题等方面,具体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卉 《学理论》2009,(20):36-37
作为“制度性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所提出的“集体困境”理论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意义,目前国外社会科学领域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很广泛,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前提假设、参与约束及其排除两个方面,并围绕着两个焦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些讨论无疑扩大了公共选择理论的领域,使原有的公共选择理论超越了传统政府和政党行动的研究范围,这正是奥氏“集体困境”理论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香港“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意义和实效郑计划一、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长期利用”香港思想探源1949年开国大典,新生的人民政权严正宣布,废除历届政府与外国签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而香港问题纯属三个不平等条约所致。1949年10月2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广州...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助于“汇与派”的注脚 ,对国家主权理论进行了梳理。其中 ,相对国家主权的理论较之于绝对主权和虚无主权来说是正确理解国家主权性质的理论 ,相对国家主权在实践中更符合国际社会的现实和发展要求。这就是相对国家主权的汇。接着 ,本文系统阐述了相对国家主权在国际法层面上的一系列表象 :国家主权行为必须受国际法一般强行规范的司法制度的约束 ,国际合作是各国主权协调与让渡的结果 ,国际争端的解决途径表明国家主权受 (准 )司法制度的裁判 ,国际私法的产生与发展表明国家主权在与适用外国法律的较量中显示出它相对性的一面。此为相对国家主权的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方针,指出从“九五”期间开始要更加重视内地经济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这是党中央关于地区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一、历史看待地区发展战略的转变中国在历史上经济发展就不平衡,近代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更加剧了这种不平衡,造成了地区发展布局的畸型。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为了改…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构想的哲学意义燕补林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体现了坚持祖国完整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回顾历史,展望现实与未来,民族利益与文化传统都要求中华民族大家...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陈水扁接连抛出颇具挑衅性“台独”言论。2006年元旦,他发表所谓“元旦文告”,不仅提出紧缩两岸经贸往来的倡议,而且还特别强调明年(2007年)可进行“新宪公投”,并于2008年催生一部所谓“合时、合身、合用的台湾新宪法”。农历新年初一(1月29日),陈水扁再度发表“台独”言论,提出“三点诉求”:即要认真考虑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在明年举行“新宪”公投。2月6日,陈水扁又声称,台湾的“国家主权”属于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不能和中国大陆十三亿人民共同分享。陈水扁不断发布“台独”论调,不仅…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七·一”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中国人民在迎来中国共产党诞生76周年之际,又逢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盛大庆典。党的诞生日与香港回归口相江,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象征。它象征着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彻底荡涤上一世纪殖民主义列强强加于我们的民族耻辱,完成收回祖国的东.方明珠——香港的历史使命。上一世纪末,中国的封建帝制已在风雨飘摇中走到末路。一场失败的甲午战争,激起了西方列强又一轮瓜分中国的狂潮。最早凭借鸦片和炮舰敲开中国大门的英国,自然不甘落后,也要在其中分上一大杯羹。1898年…  相似文献   

18.
重评“中东路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国内外一些史学论著曾试图评议“中东路事件”的是非,但多是回避或淡化中东路性质这个前提。假如中东路象当年苏维埃俄国所强调的“纯系商业性质”(《中俄解决悬案大纲》《中苏关系决策》第144页),那么,《中俄密约》及其后日俄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就算不得不平等条约了;苏维埃俄国继承中东路特权也就是理所当然的;张学良的“收回中东路”,也就失去基本依据而毫无道理了;当时中国人民群  相似文献   

19.
从1900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到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时间整整一百年。中国加入WTO与百年前的“门户开放”政策有着本质区别“。门户开放”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破坏中国主权与独立的反动政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克林顿政府的外交政策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远洋 《瞭望》1994,(37)
在第49届联大即将召开的时候,经台湾当局幕后策划,由尼加拉瓜等12个国家(后有哥斯达黎加附署)提出了一个提案,要求本届联合国大会“根据会籍普遍性原则并按照分裂国家在联合国已建立的平行代表权模式”,审议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是台湾当局分裂国家主权的又一阴谋.心劳日拙的伎俩在去年第48届联大会议上,台湾当局诱使一些国家提出的“重返联合国”提案被挫败,联大总务委员会未经投票表决就否定了这一提案,断然拒绝将所谓台湾“代表权”问题列入联大议程的无理要求.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