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试论朝贡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关系体系 ,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朝贡起源于先秦的分封制 ,秦汉以后 ,进一步发展 ,到隋唐时期已初具规模。宋元时期 ,由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交通的发达 ,朝贡制度更加完善。明代是朝贡制度发展顶峰 ,其制度达到了缜密的地步。然而 ,进入清代以后 ,朝贡制度出现了严重的衰落 ,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破坏了东亚传统的华夷秩序。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东亚朝贡体系主要是指古代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它是以宗主国的册封和藩属国的朝贡为基本前提,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贸易等方面交流的制度和秩序。  相似文献   

3.
朝贡贸易制度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朝贡贸易是存在于古代中国——东亚和东南亚的一种地区合作制度,贸易成为相互联系的手段,目的是维系地区关系的和谐与秩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外化,是中国古代外交思想的体现。它在有效运作的同时,也存在着因为制度缺陷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从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相结合的角度,客观评价了朝贡贸易制度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安南自古为中国藩篱,中国历朝亦视之为一个重要的属邦。进入明代以后,这种藩属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明朝中后期,中国与安南莫、黎两朝同时保持朝贡关系,这是古代中越关系史上颇具特色的历史事件。东南亚史学界囿于资料的局限,长期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本文力图从各种中越史料中勾沉探微,剖析莫、黎朝并存时期明朝政府对安南政策的建立过程,借以揭示其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5.
很多东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长期存在的“朝贡贸易与宗藩关系”,实际上并不具备“朝贡”和“宗藩”的实质。将到中国者统称为朝贡者,基本上是中国统治者以及历代史官、文人的一厢情愿。中国朝廷通常没有也不打算利用这种表面上的、自我安慰式的“朝贡宗藩”关系来干预东南亚地区事务。实行“朝贡体制”数百年的明清两朝,其海外政策基本上是不作为的自我封闭政策,并没有获得对东南亚的实际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朝贡关系是明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发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明朝朝贡关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则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它的性质也是不同的。这个变化过程实际上是明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演变的缩影。一洪武、建文年间(1368—1402年)是朝贡关系逐步建立的时期,明朝政府在朝贡中实行“例不给价”制度。朝贡关系作为明初统治者羁縻远人,巩固统治的手段,基本上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各国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海及以外的一些岛屿,它们与中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历史十分悠久。两宋时期,中国与东南亚交往日益频繁。“海上丝绸之路”由此也走向繁盛。一两宋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频繁主要可以从朝贡和海外贸易两个方面得到反映。据《宋会要辑稿·蕃夷》所载统计,宋代来华朝贡的国家有26个,朝贡次数为302次,其中,除东亚的高丽外,东南亚国家交趾(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三佛齐(位于苏门答腊岛)、真腊(今柬埔寨)、婆(位于爪哇岛)、丹流眉(今泰国)、蒲端(今菲律宾)、摩逸(位于吕宋岛)、勃泥(今文莱国)、蒲甘(今缅甸中部)…  相似文献   

8.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民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它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华人移入与开发东南亚,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友好关系史的顶峰。  相似文献   

9.
满洲人在征服中国东南部的过程中,继承了这一地区与东南亚及东洋其它地区帆船贸易的传统。但是,这一地区是北京新王朝最后获得的版图。在胜利进京后的近四十年时间里,这些外来征服者在广东、福建和浙江沿海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各种反满复明的抵抗新政权的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中国清朝和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双方的贸易。由于安全的缘故,以及满洲人逐渐沿袭明王朝外交法则的原因,两个国家的经济交流以朝贡贸易的形式进行是可以理解的。只有以朝贡作为手段,在既定的周期性时间里进行严格管理和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所有东南亚国家巩固、恢复和建立了外交关系,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往来日渐频繁。中国改革的成功、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对外战略的调整,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出现历史性转折的主要原因。未来,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双方的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和谐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因为发展相互关系是双方根本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跨院系和跨学科的、从事东南亚地区和国家研究的学术研究机构,成立于2002年9月,今年是它诞生的十一周年。一、北大的东南亚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北大东南亚学研究中心成立虽刚11个年头,但东南亚学研究却不是从21世纪初才起步的。北大的东南亚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学术研究传统,至少可上溯到100年前。20世纪初叶,北大老一辈的学者开始对东南亚进行学术研究,他们在对中国古代史、中外关系史等的研究中已经涉及到许多有关东南亚古代历史及其与中国关系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中国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东亚秩序的形成与维系,同历史悠久的朝贡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有效揭示古代东亚秩序的内在逻辑,应当批判地借鉴以历史主义见长的英国学派的分析方法,探讨朝贡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内在本质。在古代,中国与朝鲜长时段的朝贡体系实质上是一种由中国主导并以其特有文化为基础、周边诸政权普遍认可和积极参与的特殊国际制度。就中国而言,完全独立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等级制的世界观,使其对外部的需求仅限于其他政权对其至高无上地位的承认及其对相关制度安排的服从。而对周边诸政权来说,只有与实力超强的中国建立朝贡关系,它们才能获得合法性和安全保障,并取得与中国贸易的机会,从而实现生存与发展两大目标。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缺乏文化共识的前提下,由地区强国主导,可以促成某种功能性的国际制度,使地区秩序得以维护,并在交往过程中反向促成文化认同。这一结论修正了英国学派关于共有文化与国际制度的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明初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主要是以朝贡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东南亚各国把造使者附载方物来中国进行朝贡,而明政府则以赏赐的方式收买其“贡品”。这种所谓的“朝贡贸易”到郑和下西洋时发展到鼎盛,出现了海外16国、遣使1200多人同时入贡的盛大场面。郑和下西洋不仅加速了中国与东南亚海上贸易的发展,而且增进了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明太祖刚刚建立明朝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同东南亚各国搞好关系,他于洪武二年(1369)正月、二月连续两次派出使者到占城、爪哇等国,颁赐诸国王以玺书、大统历、织金绮缎、…  相似文献   

14.
尽管美国具有实际上的全球霸主地位,但中国也是一个日益强盛的世界大国。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东南亚将会最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影响。究竟是要适应、抑制还是抵制中国,将取决于未来的发展情况(对此无人能够预见),包括中国的目标、其它国际角色(美国、日本)的政策以及东盟的团结还是脆弱。本文认为, 在确定如何最好地同中国打交道方面,有两个因素将对东南亚国家产生影响:它们自己与中国双边关系的长期历史以及它们自己各不相同的关于应该如何进行对外交往的观点。这就说明历史和文化对理解未来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可能模式是很重要的。分析家只有考虑到历史和文化,才有可能预知东南亚的大陆国家和海上国家可能对一个更加强大和自信的中国如何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5.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吴哥以后的柬埔寨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国家重心从吴哥向金边的转移,这意味着商业和人口的移动;二是泰国和越南在柬埔寨历史中扮演角色。因此,研究十九世纪的柬埔寨也必须看到其对外关系背景。柬埔寨同越南和泰国两个国家的关系,在这两个比柬埔寨大的国家的对抗框架中存在。对抗产生于无论谁都不愿承认对方具有平等和优势地位。反过来,这种非情愿性部分可以从朝贡外交的传统观念追寻,朝贡外交强调朝贡者与受贡者之间的不平等地位。确实,19世纪东南亚外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仪式交换礼品以表示不同的国家身份和…  相似文献   

16.
明太祖立国之初,为了防御倭寇侵扰,为了羁縻海外国家,实行了一种海禁与朝责贸易相结合的对外政策。一方面,禁止沿海居民私通海外诸国,规定“片板不许入海”;另方面,鼓励海外诸国入明朝贡,随带方物进行贸易。因此,明初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基本是限制在朝贡贸易这唯一合法的渠道上。  相似文献   

17.
越南古代不仅属于东亚朝贡体系的一员,而且还以越为中心建立起本国的亚朝贡体系。越南亚朝贡体系不是对中越朝贡机制的简单模仿,在理论方面有所调适与发展,维系手段也有其突出特点。该体系前后存在了约8个世纪,藩部和藩国为数还不少。在促进越南疆域扩大与民族融合方面,在处理与邻国的关系方面,该体系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台湾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已给我们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拟将发展我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放到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这个三边关系中来加以考察,分析三个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人对加强我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几点想法。 新的视角及原因 所谓从新的视角看加强我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就是指把我与东南亚国家双边经贸关系放到由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组成的三边格局中来加以考察,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三者之间已呈现一种三边互动的经贸格局。形成上述格局的背景是:  相似文献   

19.
2000多年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开始了友好往来,由于地缘相近,经贸相通,人员相交,中国文化在古代就传入了东南亚,在东南亚文化不断发展和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同时,一些中国文化元素得以深深扎根于东南亚,并得到继承和发扬。本文从语言文学、民俗、服饰、建筑、宗教等方面对东南亚国家文化中所具有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之间的一条远洋贸易航线,它是古代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等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古代中国运用这条贸易航线发展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