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发达地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牵引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审视,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总量快速增长,但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和经济效益不高,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以往依靠税收优惠和稀缺土地资源进行的招商引资,在带动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张和外贸粗放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成本上升和资源无法支撑外贸继续发展的副作用。频繁遭遇的各种贸易壁垒,则从国外市场的需求和生产技术国际标准方面,构成了对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模式的倒逼机制。增强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积极探索引资方式的创新,稳步推进“走出去”的多元化战略,建设和完善高效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才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健、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标调低到7.5%,这是8年来首次低于8%。有人说,在连续多年“保8”后下调,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其实不用如此担心。  相似文献   

3.
毛学松 《前沿》2007,(7):38-40
中国经济重新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大潮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探析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投资、原材料与能源价格、经济发展模式、环境保护的影响。力求客观、冷静地思考中国经济增长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潭 《湖湘论坛》2009,22(4):10-13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代的30年,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制度成长的3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众所周知,这种社会主义变革和转型主要体现为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宏大转轨,展示了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治理逻辑,凸显了体制转轨与政策变迁中的中国模式和独特经验。  相似文献   

5.
顾全 《群众》2014,(1):46-47
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的意见 意义首先,从经济环境的变化来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是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伴随着我国经济30多年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屑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也随着总量的跃升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这个“第二季”,也就意味着过去高速增长的时期在向平稳增长的时期过渡,意味着以投资和出口为驱动的模式在向以创新和内需为驱动的模式转换。模式  相似文献   

6.
30年前启动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如何解读这个“奇迹”,已经成了中国学术界的顶级课题。  相似文献   

7.
“低碳”成为今年大会的一个重要关键词。从代表的生活细节、会务安排到热议的话题,“低碳清风”吹遍了大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历年“两会”热点民意调查中,2010年“低碳经济”关键词首次出现。“低碳”为什么这样火?现实需求和时代潮流正推动着我国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在政策退出的背景下,各发达国家均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低碳经济因此被寄予厚望,它不仅是传统的环保手段,而且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8.
长达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奇迹”“中国模式”成为世界瞩目的话题。今天我们谈论“中国模式”的重构,一方面是出于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后危机时代国际环境变化的外在压力。  相似文献   

9.
陈亦佳 《小康》2014,(1):92-93
十八大以来,已有十余位省部级官员因贪腐问题落马。中国的腐败问题像是寄生于社会的病毒.侵蚀着经济体的“肌肉”和“骨髓”。但在腐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却呈现出了与通常研究完全不同的两个悖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腐败恶化并存.掠夺性腐败与经济快速增长并存。这种“中国特色”,是怎么出现的7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实习生周凯)8月15日,在国家信息中心举行的第86期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就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注意的四方面作了详解。郑新立表示,这两年多来,我国经济保持着加速增长,然而这种增长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产业投资过快增长拉动起来的。换言之,就是由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拉动起来的。经验证明,粗放型增长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经济大起大落。这种趋势,如果不加警惕,任其发展,我们就有可能回到十多年前长期走过的粗放…  相似文献   

11.
今后我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不久前就“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召开了“双周学术讨论会”,王小鲁研究员作了主题发言。以下是讨论会的主要观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十分引人注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从 1979年到 1998年的 20年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7%。国外认为统计局的数字偏高,比如世界银行提供1978年到1995年期间的数字是8.2%。不管怎么讲,过去20年改革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起码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这是没有疑问的。而且即便是8%的增长率,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所以自然就提出二个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阶段。外国资本,尤其是大量外国商品输入到中国来,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压力。正确认识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创造条件发挥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是世界经济跌宕起伏的一年,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险象环生。“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使经济发展峰回路转,实现了“V”型反弹,经济增长达到8.7%。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奇迹的成因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奇迹” 对于“东亚奇迹”和“中国奇迹”,赞赏者有之,诟病者也有之。纵观历史上各种经济“奇迹”观,衡量一个经济体实现了“奇迹”的最基本指标不外乎以下几条:一是应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二是较高经济增长应持续了较长时段;三是较高经济增长应较为稳定;四是经济增长中应存在技术进步(包括技术效率的改进)的一定甚至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中国领导人在论述经济问题时,开始经常使用一个词语--“新常态”。意思是说,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将告别过去两位数的增长,而进入中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伴随艰难的经济结构调整;全国上下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逐渐调整心态、思维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保8”已不成问题,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承受各种冲击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2010年总需求的变化将是温和提高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外贸出口的作用将发生比较明显的转变。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17.
1.增长模式转型的涵义和要求,浙江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和近两年来“粗放型发展、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的事实表明。创新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且比别的省份更为紧迫。增长模式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实现创新、跨越的新机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浙江增长模式转型的涵义和要求,至少应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8.
从路径依赖看新一轮经济增长竞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召将 《中国发展》2007,7(1):52-56
中国各地经济高速增长引起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竞赛,影响经济平稳发展,增长模式、诸侯经济、评价体系、政府职能等方面的路径依赖是引发增长竞赛的根本原因,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克服路径依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完善干部评价体系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的转型期,主要是指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期。中国30年的转型实践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转型经济发展模式,笔者概括为“双主题阶段转换式”的经济转型模式①。“双主题”就是中国的转型经济始终坚持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主题,同时,又面对着体制改革与体制创新的主题;而所谓的“阶段式转换”,  相似文献   

20.
<正>下一个30年,仍然属于中国黄金发展的30年,中国的增长方式将更加合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大幅提升,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将更加包容,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将更为深刻和全面。从战略高度准确理解新常态的内涵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