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近年来,首都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交通道路建设、城乡环境建设等发生了喜人变化。但由于我们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缺乏对产业、生态、环境、交通、市政、人口、居住等方面的科学统筹规划,出现了低端产业无序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大气环境严重污染、交通出行拥堵不堪等问题,已成为制约首都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小区和背街小巷,存在大量管理盲区死角;一些公共场所如车站、公路、大街、旅游景点等经常可看到小广告、黑车、流动商贩、露天烧烤、车辆遗撒等,造成各类扰乱环境秩序的违法形态不断滋生和蔓延。只有全面加强首都城市精细化管理,北京“城市病”才能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并着重在推动产业持续升级、发展绿色交通、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和提升城市资源价值等方面取得突破。新型城镇化将经历较长时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应采取重点突破、突出特色、制度建设、技术创新、争先创优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首都北京的城市发展进入了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首都城乡环境问题作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因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影响,体现出从未有过的复杂性、综合性和动态性。因而首都城乡环境建设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客观分析环境建设的难点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军 《今日浙江》2010,(16):12-15
近年来,浙江以培育建设中心镇为主载体,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面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我省正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提升中心镇建设水平,努力形成城市反哺农村、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小康目标的重要抓手。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以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2020年)》等系列政策的实施,北京市加大了对城乡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客观要求来看,北京的城乡环境水平与首都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6.
岳德霞  崔学海 《求索》2013,(10):262-264
生态文明是后工业化社会的重要特征。为探究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后工业化的转型路径,在实地考察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成功经验展开研究。分析认为,城市应遵循经济发展、生活工作宜居及自然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思路,建立友好型工作和生活环境。我国城市在后工业化时期普遍面临诸如土地利用率低、产业升级受阻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应考虑强化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升级“组团式”城市发展战略,构建“城市的溶解”宜居创新环境,发展商旅休闲型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立足"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提升首都城市品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2017年以来,按照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市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促进首都生态文明与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精神,本着"规范有序、分类施策、统筹推进"的工作原则,规范建筑物屋顶牌匾标识,恢复建筑原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国家首都,率先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家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给城市环境建设和保护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泉州市在获得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荣誉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前些年的创建工作经验,找准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站位(泉州目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具有泉州特色的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城  相似文献   

10.
牛飞 《人民论坛》2020,(12):92-93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将城乡一体化看作城乡“一样化”、城市文明高于乡村文明、过分重视城市扩张忽略生态文明等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应坚持“两条腿”并行,即坚持城乡共同发展、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样重要、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恩施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大生态产业发展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力度的途径,并注重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注重搞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注重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注重加强生态文明的科技支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罗新阳 《桂海论丛》2005,21(5):51-53
城市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城市问题"出现,客观需要城市与周边乡村地区和谐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城市化发展,其终极目标生态城市;空间布局亦城亦乡的空间结构;产业方向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正北京:2019年将深入整治"大城市病"据新华网2019年,北京市将坚定不移抓疏解,深入整治"大城市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这是记者从北京市2月20日召开的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促进首都生态文明与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上了解到的。北京市负责人表示:"开展疏整促专项行动、加强生态文  相似文献   

14.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将城乡一体化看作城乡"一样化"、城市文明高于乡村文明、过分重视城市扩张忽略生态文明等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应坚持"两条腿"并行,即坚持城乡共同发展、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样重要、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末,我省城镇化率达到6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在高城镇化率及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后,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一定不足,具体表现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相对滞后,缺乏城乡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城乡环境治理差距较大;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亟待转变,绿色经济、节能经济、生态经济发展有待加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生态景观有待改善,一些城市仍存在  相似文献   

16.
城市秩序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市民福祉,关乎城市形象,既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和运行水平的外在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北京作为首都,城市秩序环境更是直接关系国家的形象。加强首都秩序环境建设是首都工作的重要职责。首都环境建设办课题组通过对城市秩序环境内涵、特点的研究,对首都秩序环境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加强秩序环境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农民致富的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造血工程,要以乡村之美带动产业之美,以产业之美助力乡村之美。作为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对疏解城区功能、满足市民需求、提升生态质量、促进宜居城市建设和实现首都城市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整体来看,通过多年"三农"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面临着环境恶化、能耗较高等挑战,也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均衡发展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之间的矛盾、城乡生态文明发展的差距以及生态文明政策措施的落实等问题,从而紧抓问题根源,对症下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宁宁 《群众》2015,(2):47-48
<正>2011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提出全面实施"六大行动",要在环境优化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城乡宜居环境、绿色江苏建设、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全面推进碧水蓝天宜居行动,在打造城乡优美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成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重大行动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延庆区的城乡环境建设水平在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的历次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城市风貌特色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民意调查中居民认可度也位列第一,可以说,延庆区是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乡风貌特色建设最有成效的地区。落实战略定位,加强整体环境设计。自2005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延庆区的城市定位以来,延庆区不折不扣地落实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