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正,废止了代表名额分配上的所谓“四分之一条款”,实行“同票同权”(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三个平等原则”(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笔者就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工作中的代表名额确定与分配谈一管之见,以顺应新选举法“落地”之实践。  相似文献   

2.
全省乡镇人大、政府即将进行换届选举。此次换届选举的工作程序,总体上可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换届选举的准备工作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三方面工作内容。(一)依法确定和分配代表名额。按照修改后的选举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基数为40名,每1500人可以增加1名代表;人口超过9万而不超过13万的乡、民族乡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00名;人口超过13万的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  相似文献   

3.
一月扫描     
新闻点击我国城乡拟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27日开始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审议中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对现行法律相关条款作出修改,明确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万众瞩目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草案明确提出,各级人大的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这意味着,城乡之间选举权的不平等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20日,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选举55名镇人大代表。这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出的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后,重庆市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第一选",也是该市作为"城乡同比例"换届选举的首个试点镇。城乡同比例选举,就是人大代表名额,在城市和农村按照人口数实行同比例分配。以  相似文献   

6.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09,(22):10-13
选举制度既是一国民主政治的稳固基石,又是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前不久,在万众期盼的目光中,选举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草案明确提出,各级人大的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工作即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这也是新选举法即将落地的首次实践。去年三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正,废止了代表名额分配上的所谓四分之一条款,实行同票同权(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三个平等原则(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就即将展开的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工作来说,新选举法落地将带来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张硕 《人大研究》2006,(5):11-13
选举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举权利的平等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平等的制度基础。我国选举法中关于人大代表所代表人数的规定实际上剥夺了我国农民平等选举的权利,没有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基本原则出发来构建我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一《、选举法》关于城乡代表不同名额的规定我国现行《选举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第十三条规定“:直辖市、市、市辖区的农村每一…  相似文献   

9.
秦强 《人大研究》2008,(7):10-13
2007年10月,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举行的县乡两级人大的换届选举中,采取了城乡按照相同人口比例原则对代表名额予以分配。这一事件引起了新闻界和法学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议:支持者认为此举体现了宪法中的平等原则,代表了《选举法》的修改方向;反对者则认为此举本意虽好,但却是一种违反《选举法》的违法行为,其意义有限,不值得过多提倡。笔者这里拟对淄川选举事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27日,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开始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在现代社会,选举被认为是民主的基石,因此,此次修改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草案最大亮点是明确了“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人大代表名额的制度,这将是现行选举法最重要的制度性突破之一,也将是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城乡结构的逐步淡化,对我国现有的民主政治体制,比如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新的影响,带来新的问题。以下仅就城镇化进程对县(市)级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中代表名额分配、选区划分的影响作一分析探讨。一、城镇化进程对代表名额分配、选区划分产生的影响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口向集镇和市区集中,由此产生的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变化,公民职业身份的多元化趋势,对代表名额和选区划分带来了影响。  相似文献   

12.
1这次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与往届相比有哪些不同?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次选举法修改的突出特点和主要精神,可概括为实行一个相同、体现三个平等。新一轮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应当严格按照修改后的选举法进行。实行一个相同,就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三个平等包括:一是人人平等,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地区平等,保障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有关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  相似文献   

13.
在代表名额分配的具体环节上 ,由于法律规定得不具体、不完善 ,以及实践中种种客观或人为因素的影响 ,容易出现一些影响选举的问题 ,影响了选民参加选举的积极性和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影响到选举的普遍性、公平性、公正性和社会主义选举功能的发挥。必须认真对待这些问题 ,在直接选举县乡人大代表名额分配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督措施 ,防止和纠正各类影响公正选举的问题。一、直接选举代表名额分配存在的几个问题(一 )城乡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存在不合理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  相似文献   

14.
视点扫描     
时空选举法修改:开启城乡同票同权时代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的代表投下神圣一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相似文献   

15.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747票赞成、108票反对、47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斯喜认为,这次修改把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并列作为选举权平等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修改.使中国特色选举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更加凸显。“同票同权”的规定闪烁着民主与公平的光辉.无疑是选举制度向前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一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基数为四十名,每一千五百人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一百六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乡、民族乡、镇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四十名;深山区的乡、民族乡、镇,代表名额可以适当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得超过应选代表总数的百分之五第十四条在分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时,应掌握代表结构的合理比例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  相似文献   

17.
《选举法》第二章是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规定,其中有两个项目需要计算。一、代表总名额的计算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名额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即按《选举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一至四项的规定,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基数与按人口数增加的代表数相加。(要注意关于上限和可以少于代表名额基数的特殊规定。)例题:某自治州总人口数为500万,代表总名额应定为多少?解:根据《选举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二百四十名,每二万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该自治州代表总名额为:240 (5000000/25000)=440(名)二、代表名额分配的计算自治州、县、自治县,直辖市、市、市辖区,省、自治区农村和城市(市区、镇、企业事业组织)代表名额分配的计算,要分别以《选举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自亮相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把视线的焦点集中在"同票同权"的条款上:"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然而,选举法修正案有关代表名额分配的其他规定则被大多数人所忽视。  相似文献   

19.
视点扫描     
《新疆人大》2010,(4):2-3
时空选举法修改:开启城乡"同票同权"时代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的代表投下神圣一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相似文献   

20.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各位委员: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作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决定(草案)》的说明。1995年2月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作出了规范,并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具体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确定。"这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步骤,也是更好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需要。1979年通过的选举法,对省级人大代表名额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由此出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名额偏多和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差较大的情况。这次依法确定代表名额,使省级代表名额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体现选举的公开、平等原则,有利于人大代表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问题,提高议事效率,同时又照顾了各地不同情况。现就确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