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但凡一种心理的产生,总是遵循着心理学一般理论所描述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的过程,并体现着相应的特征,表现为相应的状态,犯罪心理也不例外。然而目前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大多从不良、畸变的需要和动机或反社会人格缺陷①出发,人为地将犯罪心理产生的过程从“原始刺激”到“行为”缩减为从“以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到“行为”,忽略了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导致了我们所研究的犯罪心理的起点滞后于原初的心理产生因素。并且以不确定的需要和多种多样的动机出发,会误导人们过多地关注犯罪行为人心理中较稳定的人格因素,一定程…  相似文献   

2.
薛耀文  高翔 《犯罪研究》2012,(3):49-55,62
本文在调查某地级市人民法院近3年内判决的365名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案件和全国已公开报道的35份经济犯罪公职人员的忏悔录的基础上,以“原始刺激”为公职人员犯罪心理过程的研究起点,通过对一般公职人员犯罪心理过程进行剖析,提出了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心理一般演化模式,即从对原始刺激认知引发的“初反应”,经济犯罪动机产生的“伴随反应”,经济犯罪行为产生的“结果反映”,再次实施经济犯罪的“恶性循环反应”。  相似文献   

3.
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梅传强 《河北法学》2004,22(1):16-20
任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而犯罪心理的产生又总有一定的规律和机制。从犯罪心理的生成过程看,需要是其根源和基础。当需要与具体的满足对象、工具和手段结合时,即成为动机推动个体去实施满足需要的行为;当个体的行为方式经常、反复、稳定地出现时,即构成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在需要基础上生成的犯罪动机和形成的犯罪人格即是犯罪心理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凌雄  孙建伟 《犯罪研究》2003,(5):30-33,52
有关经济犯罪的论述颇丰,而对经济犯罪人,即经济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和人格构成、罪后心理以及作为组织(团伙)的犯罪心理特征的研究剖析还相当欠缺。走私犯罪作为经济犯罪的一部分,具有与其共通的普遍特征,但也因其犯罪性质而呈现出它自身的特性。在目前经济犯罪侦查实践中,走私犯罪侦查是一个起步不久的领域,在侦查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而从侦查实践看,走私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人格特征和犯罪心理结构往往是侦破案件的某种契机或缺口,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将对走私犯罪侦破策略、侦破手段的提高与充实产生重要的执法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对完善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产生积极作用。 一、深层次分析走私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和个体人格,破解其犯罪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实施的与自身职务有关的犯罪行为的总称。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犯罪主体与社会环境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主客观过程。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都经历了对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的内化、外化、强化三个阶段。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特征的形成亦不例外。当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需要”形成欲望和动机,在外界信息刺激和诱因的影响下,即转化为职务犯罪行为。只要我们加强研究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影响,就能更好地在侦查过程中突破其心理防线,矫正其犯罪心理,更好地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把社会危害性降低到最小限度。根据笔者有限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实践,仅以此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作为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的犯罪心理概念仍莫衷一是,这实际上是缺乏对犯罪心理本质的探讨和研究。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必然联系,犯罪心理的本质是在一定刺激下,犯罪人形成的无视法律、不顾忌危害地满足欲求的行为倾向和对客观现实的扭曲、错误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论犯罪人的社会化缺陷与重新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是个体社会化缺陷的表现。社会化缺陷形成不健全的人格,是产生犯罪心理的基础.因此,监狱对违法犯罪者的矫治,应以促进其重新社会化为核心。罪犯的社会化包括社会性重建、健全人格重塑、道德行为和守法行为的养成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陆冬英 《法制与社会》2012,(11):258-259
强奸者实施犯罪并不完全是为了满足性欲,其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与其认知、人格、情感、成长经历以及被害人的心理、客观环境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发挥的作用不同,强奸者的作案动机也会不同,有权力独断、权力重认、泄愤报复以及愤怒刺激等多种.有人大代表提出将卖淫嫖娼合法化作为降低强奸案件发生的方法荒谬至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战士需要和人格缺陷两个方面分析了战士犯罪动机形成的原因。作者认为,战士存在需要是客观事实,是战士行为的一般动因,与战士犯罪动机相关的需要层面是战士需要的变异以及与此相连的战士需要供求失衡和失范。战士的人格缺陷是战士产生犯罪动机的决定因素,战士的人格缺陷初步形成于入伍之前,发展于入伍之后。它主要由价值取向系统缺陷和犯罪抑制系统缺陷组成。需要始发犯罪动机,人格缺陷选择,强化犯罪动机。  相似文献   

10.
有报告称,青少年犯罪已经与毒品、环境污染并列为社会“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做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和预防就显得极为重要。青少年罪犯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本文重点探讨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质及其成因,旨在预防众多的青少年或儿童形成犯罪心理特质,从而实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终目的。一、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质研究与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是一种极端偏离社会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触犯法律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指在其违法犯罪心理特质支配下所实施的反复的或持续的反社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