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蓝 《法制博览》2011,(14):65-65
意大利都灵大学的校门口,有两尊英格兰黑色大理石雕塑,左边是一只鹰,右边是一匹奔马。几千年来,它们成了都灵大学的标志,甚至连校徽上也是这两尊雕塑。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短文《愚公移山》与《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一起,曾被称为“老三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不折不扣的名篇,全国十亿人口都得看,人人出口成诵,个个背诵如流,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3.
何三畏 《法制博览》2011,(10):77-77
“低头是铺装,平视是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人民日报》引用公众描述政府建筑外貌豪华而单一的顺口溜,有批评的意味。它传达的意象,一是奢侈,二是呆板。  相似文献   

4.
文化名人余秋雨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他的观点是:长城只是都江堰的后辈,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一而都江堰,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至今还在为无数大众输送汩汩清流,永久性地灌溉着我们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5.
全惠民,自幼酷爱绘画,长期研习陶一清、王雪涛、李可染等名家之作,作品自幼多次参加全国及各类大小画展并获奖,1994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硕士研究生,1997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艺术教研室主任、环境艺术研究所所长,系建设部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顾问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6.
陈梁 《法制博览》2009,(12):41-41
半个世纪以前,中国人亲近历史,主要是通过戏曲和评书。后经媒介革命,通过话剧、电影、报刊,一样可以培养历史情趣。与西方人不一样的是,我们很少通过街头雕塑,铭记民族历史中值得记忆的民族英雄,或多或少这是一种文化缺陷。不过,最严峻的问题是,当历史从所有这些媒介中渐渐消退,中国人该从何处去了解祖国和世界的过去。  相似文献   

7.
热线综述     
《南风窗》1996,(4)
世界上每一个城市,特别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城市,总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雕塑。古希腊男子的肌肉美,意大利女性的线条美,天使儿童的纯真,青铜骑士的悲壮,无一不通过雕塑活生生地展现出来,令人目不暇给、流连忘返。 任你高级轿车川流不息,任你摩天大楼高耸人云,但一个城市如果没有雕塑,总会使人感到枯闷而缺少生活韵味。 我们中国有城市雕塑吗? 其实有还是有的,但好的却不多,像那些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就更是少之又少。如今我们许多城市也开始用雕  相似文献   

8.
微话题     
《南风窗》2012,(15):17-17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在京展出的著名裸体雕塑"大卫·阿波罗"时,以马赛克遮住雕塑的敏感部位,引发热议。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新闻官表示,央视或是为保护最敏感的观众群体,可以理解。@齐鲁时评:央视的"职业洁癖",不仅给地方电视台及其他媒体一个错误的示范和引领,而且给公众一个误导:雕塑艺术也有"少儿不宜",也要给其打马赛克,也要保护它们的隐私。  相似文献   

9.
微话题     
《南风窗》2012,(15):17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在京展出的著名裸体雕塑"大卫·阿波罗"时,以马赛克遮住雕塑的敏感部位,引发热议。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新闻官表示,央视或是为保护最敏感的观众群体,可以理解。@齐鲁时评:央视的"职业洁癖",不仅给地方电视台及其他媒体一个错误的示范和引领,而且给公众一个误导:雕塑艺术也有"少儿不宜",也要给其打马赛克,也要保护它们的隐私。  相似文献   

10.
城市写真     
雕塑马 高楼蒙蔽了天空 水泥禁锢了大地 阳光经过玻璃的过滤 只剩下影子的外衣 一望无限的草原 萎缩在了花盆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