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原丽 《奋斗》2014,(5):54-56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批判唯心主义哲学,保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性著作。该书写于1908年2月至10月,1909年5月出版。《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的光辉文献。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写于1886年。一百多年来,它作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列宁选集》第2卷第472页),一直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的武器。在今天国际国内新形势下,重读恩格斯的这篇光辉著作,感到特别亲切。现将自己学习的收获与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3.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坚信事物都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思想,都贯穿着发展观,渗透着发展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努力,就是运用这个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事物。《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晚年的一部成熟著作,概括了马恩一生哲学方面的伟大成果。在此书中,恩格斯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论述了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坚信事物都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思想,都贯穿着发展观,渗透着发展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努力,就是运用这个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事物。《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晚年的一部成熟著作,概括了马恩一生哲学方  相似文献   

5.
邹东涛撰文认为,读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段很经典的话: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这段话是根据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书翻译而来的。但实际上,对这段话的翻译是不准确的,“来源”一词是误译,译成“史料”更妥当些。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至1846年间。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之所以具有特殊地位,是由于它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两位导师写作本书的目的旨在同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决裂,并借以清算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以严整的形式正面阐明自己的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以便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崭新的、科学的论证。该书的写作虽然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但今天重温这部经典文献,仍感到其中的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在一八八六年所写的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它的主要内容是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理论来源之间的关系,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领域中的伟大革命。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已经取得  相似文献   

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早期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雏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这里实现了初次融合,其中,哲学理论是整体性形成的基础,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工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其归宿。  相似文献   

9.
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与英美哲学自由观是欧洲自由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明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和英美哲学自由观的基本内涵,指出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和英美哲学自由观的哲学语境不同,明确前者是"积极自由"范畴,后者是"消极自由"范畴,并且两者对待感性因素的态度截然不同。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是马克思自由观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厘清二者的根本区别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自由观。  相似文献   

10.
《费尔巴哈论》是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因其文字通俗、简洁易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其中具有明确应用意识的哲学理解与阐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何谓哲学"所作的"科学"理解,铭刻了纵深的思想史印记。重温《费尔巴哈论》的内在逻辑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科学和历史科学的关系以及哲学在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仍将具有持续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晚年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从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关系、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关系、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方面,深化和发展了认识的辩证过程理论,澄清了相关的一些误解,有助于我们增强辩证思维,全面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对哲学史的研究。从马克思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题所写的博士论文,到恩格斯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中,他们为了指导工人运动和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研究了从古希腊罗马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哲学发展史,几乎对他们以前的欧洲哲学史上每个重要哲学家都作过评论。在研究哲学史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了他们的哲学史观。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的形成,也是哲学史学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13.
《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殊品格的经典著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代表性著作,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实践论》《矛盾论》对19世纪30年代民族问题的呈现、民族解放道路的探讨以及解决民族问题思想方法的阐释,其中隐含了特殊的民族视野。深刻体会《实践论》《矛盾论》的民族视野,不仅对于正确评价《实践论》与《矛盾论》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4.
一种意见认为,恩格斯在《路德维布·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命题,把它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概括。理由是:恩格斯在这篇著作  相似文献   

15.
德国哲学中存在着道德神学和人学的两种路径。以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人为代表的古典哲学认为建立在道德、理性或者自我基础上的信仰构筑现实世界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实践唯物主义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自1988年秋季开始,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中,有选择地结合讲授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谈谈辩证法问题》、《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国家与革命》等哲学原著的部分章节,  相似文献   

17.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经恩格斯修改并作为1888年《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公开发表的版本;一个是马克思《1844—1847年笔记》中的手稿版本。两个版本在结构和内容上没有大的变化,思想内涵也有着总体的一致性。但是,恩格斯的修改还是使原稿的思想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尤其是恩格斯对提纲的学术价值估量不甚恰当,所以有必要对两个版本进行认真地研究,并依据文本衡定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英 《奋斗》2014,(3):52-54
正《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是阐述唯物辩证法,特别是阐述它的实质和核心即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著作。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三部著作当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逐步完成他的实践本体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直引发不少的热议。在我们看来,马克思是在《手稿》中表现出他的哲学独创性的,在那里,他背离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规定,并且反对它们想象中的存在论-知识论的王国,直接为对象性的活动的存在意义获得释义学处境和方法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