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子店村位于湖北广水市北部山区吴店镇,村民1441人,党员21人,村干部4人,耕地面积1443亩,山场面积3500亩。前任村支书由于思想作风不过硬,被群众称为“吃喝书记”,村里发展经济上一个项目垮一个,村级债务有54万多元。镇党委于2001年3月让我暂时主持村里工作。在临时主持工作的一年内,我把前3年村民欠交的各项税费都催收起来了,一年就上缴了镇里24万多元的三提五统款。当然,在工作中也得罪了不少人。看到村里工作基础确实太差,我多次产生“撂挑子”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民选村长为何不愿上任本刊记者陈芳牟文建李春年当选村长已经5个多月了,但他还不愿意上任,三番两次向上级打报告,表示“困难太多,难以胜任”,要求另选村长。45岁的李春年是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大迳管理区大迳村的“能人”,常年在外做生意。今年初,村民们选他当村...  相似文献   

3.
清水县根据天水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为了改变很多村出现的“没人干事、不会干事、不愿干事”的被动局面,从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底,历时一个多月,在全县范围内,为永清镇樊峡村等10个后进村公开选拔了一批素质较高的村党支部书记。这10名书记上任半年多来,受到了村民、村干部的普遍欢迎和支持,有1个村已由原来的落后村变成了全县的示范村,有6个村已从三类村转化为二类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4,(17):F0002-F0002
太平村地处嘉定区江桥镇最西端,曾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民主管理指数第一村、全国平安家庭示范村、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村容整洁示范村”等100多项荣誉称号。村党总支书记苏兴华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村官”,带领太平村在江桥镇乃至全市率先创出了“党建引领、群团联动、自我管理、多元服务”四位一体的来沪人员自我管理新模式。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太平村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有效抓手,在实践中创设了村里的事情“让村民知晓、让村民作主、让村民监督、让新村民参与、让村民满意”的“五个让”民主管理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单方面地给群众办十件实事,远不如还群众一个权力重要多年上访不断、被中纪委“挂号”的告状村——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关村,自2005年初成立“村民议事评审会”、推行民主管理之后,村民的气理顺了,干群矛盾化解了,群体上访不见了,开始出现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新气象。有了东关村的成功先例,“村民议事评审会”制度目前正在全朔城区推广,305个行政村中有158个村已经成立了类似的群众自治组织,被群众通俗地称之为“村人大”。东关村的经历证明,管理民主与选举民主在村庄实践中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6.
向俊杰  王涛 《学理论》2008,(18):53-55
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的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这与其他地区村党组织相比较而言,这些地区的利益群体,包括村支书与村党支部,村长与村民委员会,乡镇、村民与村民利益群体,他们各自的利益强亿及其共同作用促成了这种结果。  相似文献   

7.
"海选"村长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但直接选举党支部书记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此会不会推选出一些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的人,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这对加强党的领导与村民依法自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年前,著名作家王蒙写过一篇《诬告有益论》,言称“诬告无罪,诬告无害,诬告有理,诬告有益”。自从读到这篇文章之后,我就想就某些社会现象仿作一篇小品文。但十几年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题材。直到有一天,在饭店就餐时,看到邻座几个干部模样的人酒足饭饱之后,正在高谈阔论,且谈论的主题是公款吃喝的“作用”和“意义”。于是我茅塞顿开,赶紧掏出纸笔,伏在一边,详细记录。回家整理,发现几位发言的主题,正是“吃喝无罪,吃喝无害,吃喝有理,吃喝有益”。甲:公款吃喝有利于对外开放。家里来个客人,还得管顿饭呢,外商来了,能不招待?我们那儿有个…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2,(2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87年起设立“全球500佳”奖,表彰在全球范围内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突出成就的单位和个人。五年来,我国已有14个单位和个人获得“全球500佳”称号。今年获得这一称号的单位和个人是:安徽省颍上县小张庄村村长张家顺,辽宁省大洼县西安生态养殖场和浙江省鄞县上李家村。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周刊》头版并排刊登了两幅照片:一幅是在江苏省淮阴市淮海南路,一家高档饭店门前挂着醒目的大横幅,上面赫然写着“大吃特吃赢巨奖20万元”,题为《饕餮有奖》;另一幅是在河南省商城苏仙石乡琉璃河村,一座旧土坯房门前,衣衫破旧的14岁姐姐杨永春把助学救济款让给了11岁的妹妹杨永贵,妹妹激动得哭了,题为《姐姐无泪》。我想,那“大吃特吃”恐怕很少是个人“掏腰包”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政权弱化,党群、干 群关系紧张,在一些地方 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农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基层干部?河南省委今年抽调4万名机关干部,下驻到1万个行政村,协助乡、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从这些驻村当“村长助理”工作队员的讲述中,可以感受到改进农村干群关系的症结所在。一块五毛钱感动一村人 拓城县水利局干部陈振峰说:“刚来大张村的时候,村民见了我们  相似文献   

12.
大别山“文明村”的带路人———记全国劳模、浠水县十月村党总支书记郭新志●陈新洲柯剑项俊平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有个十月村,属湖北省浠水县。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十月村经济富足,社会文明,成为大别山贫困地区一面鲜艳的旗帜。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称赞...  相似文献   

13.
“乡镇干部住在城,平时很少下到村。下村就为抓计生,年底收粮才上门。”这首在某地农村传了很久的顺口溜,在今年的“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被村民改写成:“乡镇干部住在村,时常和咱心交心。排忧解难送温暖,这样干部受欢迎。”一首顺口溜的变迁,道出了农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在距北京西南郊约80公里的一个小山村,住着6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这就是房山区乃至北京市最小行政村之一的周口店镇葫芦棚村。今年看上去只有40多岁,笑容可掬、心态平和的王井于1953年出生在这里。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伴随着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步伐,王井先后担任这个小山村的党支部书记、村长十四、五年。 改革开放前,葫芦棚村是个贫穷落后的小山庄。儿时的王井在这里只  相似文献   

15.
垣曲县东窑村,是个傍山依水、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全村90户,360口人。自1981年以来,这个村无封建迷信活动,无赌博、斗殴行为,无婚丧事大操大办,无刑事案件发生,无拖欠集体和国家粮款的农户,成为地、县小有名气的两个文明建设模范村,这是这个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为村民服务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去,引导农村向富强,民主、文明目标奋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我是1970年从部队转到石油企业的,党支部书记一当就是28年。许多同志问我有没有体会,我说:有啊,我最大的体会就是:28年政工无怨无悔。如果说,早些年支部书记还是个较“吃香”的角色,那么,自八十年代以后,要当好书记就要靠任劳任怨的精神了。1981年,党组织决定把我从研究队调到洪泽职工医院任党总支书记。我想,自到地方,我已担任过四个单位的书记,虽然工作难度都比较大,但我都搞好了。现在又把我调出,实在有点想不通。因为此时,我也产生了想学点技术,安安稳稳过日子的思想。就在这政工与技术的“十字”路口上,我徘徊了三…  相似文献   

17.
贿选现象显示“重农”背景下农村基层政治资源的“稀缺性”《瞭望新闻周刊》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在我国最新一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一些地方的贿选问题仍很严重。买票、代票现象时常出现,现代民主政治如何在中国传统乡村扎根遇到了新的挑战。贿选界定困难重重今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期间,安徽省当涂县里桥村两个村主任候选人争着请村里的人吃饭、给村民送香烟拉票,一些群众有意见,把送来的香烟转送到乡政府举报他们。县乡纪委接到举报犯了难:选举期间利用各种借口请吃喝、分发香烟、糖酒等物品,算不算贿选?相关法律对此规定不够明确,查处这些问题缺少必要的手段和有力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浦国 《学理论》2008,(1):50-51
在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有一位传奇人物张秀林。这位已有38年党龄、当了36年村党支部书记、现年58岁的“村官”,用30多年的时间带领全村人植树造林2万亩,为村集体建造了绿色银行:用了13个秋冬组织村民填“坑”造田1480亩,等于再造了一个长营村耕地总面积之和。为此,张秀林被黑龙江省新闻媒体称之为“当代愚公”。也就是这位当代“愚公”,30多年来,  相似文献   

19.
农村“出嫁女”问题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妇女权益日益增强的今天,一种新的侵犯农村妇女权益的现象值得关注:在农村经济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政治上实行村民自治后,一些地方的村组以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决议或村规民约等多种“村民自治”形式,非法剥夺了不少“出嫁女”及其子女等村民最基本的合法经济和政治权利。经济政治权益被剥夺 今年61岁的“出嫁女”卢水带,出生在南宁市兴宁区安吉镇苏卢村。1976年嫁给了有城镇户口居民,但按照当时户籍制度规定,她的户口只能是农村户口,没有办法迁走,婚后她也一直居住在村里。1993年南宁市扩建征用了苏卢村的耕地。她说,在发放土地补偿款时,村  相似文献   

20.
吴解生 《党政论坛》2006,(12):42-43
地处七宝镇外环线以东的九星村是2005年上海市百强村的第一村,全村1600亩地,1117户人家,3757名村民,外来流动人口20000多名,2005年该村的劳均收入达35000元,全村农方收入3.3亿元,上交税收1亿元,净利润收入1.8亿元。九星村成为上海市文明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特色村,党支部书记吴恩福成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十大优秀村官。十年前,吴恩福同志接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九星村负债1780万元,村劳均收入不足3000元,九星村是个贫困村。十年来,吴恩福同志在地方党委的支持下,带领村民艰苦奋斗,一心一意谋发展,抓住改革开放的每个机遇,创造性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